棗強縣第四中學 河北 衡水 053100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開放性課程,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相當有限。教師應該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地填補文本的缺失。把故事與學生生活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去,小學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當下的真實生活,引導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提升學生額綜合素養(yǎng)。
1.準備充分。如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景要讓學生做好認知心里準備。教師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認知基礎和心理狀態(tài),善于調節(jié)兒童的情感,使他們對即將開始的活動充滿期待。否則學生很難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學習。教學“種子”的有關知識時中,教師布置學生去收集各種各樣的種子。學生搜集回來的種子讓我大開眼界:有的學生撿來了奇怪的榕樹種子,有的撿來用放大鏡才可以看清楚的草莓種子,有的撿來了吃完剩下的桃樹種子,甚至有學生找來了奇形怪狀、里面是紅色像小珍珠的種子等,課前收集,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
2.情境真實。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選用的活動情景的內容必須真實。學生的體驗脫離了實際生活,其學習就達不到課程目標。如果學生訴說的東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無法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訴說生活中故事對學生來說是最有體驗的。
3.教學目標有針對性。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教學中,無論活動內容還是活動形式,都應指向教學目標,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服務。上課交流,課堂教學是一個煥發(fā)生命色彩的漁場。教學“禮貌用語”這部分內容時,剿說指定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掌握日常的禮貌用語、日常的禮節(jié),并體會講禮貌給自已、給他人帶來的快樂。為此,教師設計聽故事、演一演、評一評、看一看等教學活動,訓練學生運用禮貌用語。從課堂的反饋看,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懂禮貌了。
1.激發(fā)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了教育事業(yè)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面,信息技術大有優(yōu)勢。通過現(xiàn)代教育輔助手段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從聽覺、視覺、觸覺等多方面去感受情境的真實性和時代性,從而更好地促發(fā)學生學習內動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僅能夠讓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產生沖擊,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的學習興趣。
2.角色扮演。在傳統(tǒng)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變成了課堂的聽眾,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學習無味,而且限制了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方式,讓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對于小學生而言,雖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都處于待開發(fā)的階段,但小學生生性好動,想象力豐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積極性。
3.結合實際生活。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如果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以理論為重點,就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有了很大的變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越來越生活化,給予了學生許多自主探究的空間,因此,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借助教材,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理論知識,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
1.巧用繪本觀察。要打造高效課堂,就要積極調動小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而繪本資源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是對兒童現(xiàn)實生活的升華。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中的豐富插圖信息引導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細致的觀察,使其逐步建立對“德育元素”的直觀性認知,從而知曉生活中蘊含的深刻道理。繪本中所具有的直接或間接的道德教育,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依托繪本資源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要巧用繪本觀察,利用學生直觀性思維的特點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形成師生共進的教學課堂。
2.活用繪本課件。教師應用繪本中的內容去觸動學生,進而牽引學生心動、情動,打開學生的情感之門,使學生產生共鳴,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促進作用。對此,教師充分了解課標、教材、學生的基礎上,整合課堂教學資源,制作精美的電子課件,把繪本中的插圖放大、剪接,把生活中的一些內容進行加工,嵌入到課件中,并對一些內容進行動畫處理,增強繪本的立體感,從而調動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為教師進行德育引導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可借用生動的課件說話,用鮮活的生活案例說話,讓學生樹立了時間觀念,強化了學生對課堂的接受度和認知度。
3.巧用繪本課件。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對繪本資源的故事進行精講、細講,講到學生的心坎上,引導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繪本資源是道德與法治課程開放延展的一扇窗,教學內容中編排了較多蘊含豐富生活哲理、道德涵養(yǎng)的故事,能夠涵蓋道德的與法治課程大多數(shù)方面教學內容,能有效培育小學生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品德與個體生活中的道德良善。假使教師能夠將繪本故事巧妙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并結合小學生的生活世界進行個性化加工,引導小學生聽故事、思行為,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