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河北 秦皇島 066000
在變聲期,中小學生需要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作息,才能減輕喉嚨的壓力,從而為嗓音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育條件[1]。在合唱教學中,變聲期給中小學生帶來的尷尬、自卑等心理狀態(tài)使其不敢積極參與合唱活動。而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nèi)容,不但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和音樂素養(yǎng),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實施合唱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狀況和變化,特別是處于變聲期的中小學生,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變聲期,提高學生的合唱技巧,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從而不斷提高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變聲期是童年到青少年的過渡時期[2]。在這個時期內(nèi),學生的身體器官會發(fā)生一定的變化,其中嗓音的變化相對明顯,容易出現(xiàn)聲音難以持久、高音費力甚至找不準調(diào)以及聲音沙啞等問題。因此,音樂教師在實施合唱教學之前,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變聲期。首先,對學生進行常識教育,幫助其了解變聲期的相關知識,使其認識到變聲期是第二性征發(fā)育導致的正常生理現(xiàn)象,從而對自己嗓音上的變化有個正確的認識。同時,讓學生認識到高音唱不好是變聲期的正?,F(xiàn)象,而非個人原因造成的,從而在合唱教學中幫助其建立自信,使其在合唱訓練中敢于發(fā)聲。其次,在合唱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指導中小學生正確用嗓、科學用嗓。比如,在歌唱時不大吼大叫,注重聲帶的保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增大肺活量;減少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使聲帶有個相對溫和的發(fā)育環(huán)境;確保睡眠充足等。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和用嗓習慣,使其了解在變聲期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從而科學地用嗓和護嗓。學生只有正確地看待變聲期后,才能避免變聲期帶來的不適,從而積極地參加合唱教學。
合唱教學活動是中小學生音樂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中小學生接觸音樂藝術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yǎng)其在音樂方面的素養(yǎng)上有著極其重要的教育意義[3]。合唱教學活動能使學生深入了解音樂的藝術內(nèi)涵,具備敏銳的審美嗅覺,從而能夠觸類旁通,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同時,合唱教學活動也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情,通過合唱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歌唱技術,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從而使學生逐漸成為社會中樂于助人、團結(jié)協(xié)作的綜合性人才。此外,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還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消除變聲期對生活的影響,讓中小學生都能在合唱教學活動中感受青春的活力和美好。在正式開展合唱訓練之前,音樂教師應該向?qū)W生講解合唱教學活動的教育價值,從而讓學生能在合唱中放開。學生積極參加合唱教學活動,能夠深刻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體會團隊活動的趣味性,從而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聲樂、節(jié)奏、和聲以及音樂鑒賞等都是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讓處于變聲期的學生練好合唱,需要其加強對這些內(nèi)容的理解和學習。首先,音樂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技能。呼吸和氣息是學好歌唱的基礎和前提,對于處于變聲期的中小學生,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要指導其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例如,胸腹聯(lián)合是現(xiàn)階段比較完善和科學的呼吸方法。而對于喜歡唱流行音樂的中小學生來說,打呼嚕練習法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找到呼吸對抗產(chǎn)生的支持點的感覺,而且還能提升學生在橫膈膜方面的控制力。其次,指導學生掌握指揮手勢的變化。指揮是合唱中的核心內(nèi)容,歌曲風格上的體現(xiàn)、聲部高低以及情感處理等都需要相應的指揮手勢來進行詮釋。因此,音樂教師在合唱教學活動中使用的預備、其、收等手勢,學生一定要學會看懂,從而強化師生之間的配合和默契,進而有效提升合唱的水平。再者,音樂教師要重視學生輕聲高位的教學。對于變聲期的中小學生,高強度的合唱訓練會對其的聲帶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加大了合唱教學的難度,音樂教師在開展合唱教學時要指導學生掌握輕聲高位,應用換氣和輕聲的方法完成高音節(jié)的歌唱,協(xié)調(diào)學生各個呼吸與發(fā)聲器官的功能,從而幫助其順利度過變聲期。最后,音樂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應用真假混合聲音。音樂合唱教學活動不能僅限于高聲合唱教學,高強度的高聲歌唱會對中小學生的聲帶造成一定的損害作用,并且不會產(chǎn)生音樂藝術上的美感。而真假聲是語言發(fā)音上的不同狀態(tài),在本質(zhì)上沒有很大的差異性,并且對于處于變聲期的中小學生來說,假聲能夠改變學生發(fā)生的途徑,以較柔美和較高位的方式發(fā)出聲音,從而有利于中小學生聲帶的保護,具有較高的實用性。此外,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也要注重合唱訓練的時間和強度,維護中小學生在歌唱中的自尊和自信,同時也避免對學生的聲帶造成不利影響。
中小學生變聲期的音樂合唱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容易受到中小學生破音、高低音把握不準確等問題的影響。因此,音樂教師在進行合唱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變聲期這一正常生理現(xiàn)象,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適當降低合唱教學的難度,使學生掌握合唱中的相關技巧,從而不斷提升中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其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