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社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與此同時,人民大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我們所關注的重點也逐漸由物質生活轉變?yōu)榫裆睢侨祟愡M步的階梯,書籍對于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在圖書出版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和支持。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圖書出版、應用研究
引言
在圖書出版行業(yè)中,必須有相應的指導思想,其中,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能夠為圖書出版行業(yè)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我們必須配合黨的方針政策來優(yōu)化圖書出版工作,并且大膽探索新時代的圖書出版工作策略,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豐富中國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1]。
1.堅持馬克思主義服務于革命實踐的出版理論
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對于指導中國的文化建設而言具有十分關鍵性的意義,其與中國的革命斗爭實踐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并且始終服務于中國的革命實踐。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在革命中的應用,并且充分研究其對于革命的指導性作用,從而更好地開展出版工作。圖書出版行業(yè)的工作者必須牢記革命方針,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為人民大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同時要傳遞科學的價值觀和世界觀,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信心,凝聚斗志。從五四運動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就發(fā)揮出了其重要價值,其指導人們追求自由,批判舊思想和舊文化,為中國人民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導,為民主革命斗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宣傳做出了不朽的貢獻。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堅持共產主義社會的建設,在這個特殊的戰(zhàn)爭時期,有很多編輯和文學家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出版了革命圖書,揭露了舊社會的腐敗制度,闡述了對未來社會的政治主張。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革命形勢非常嚴峻,革命理論也需要隨著革命實踐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結合了中國的社會背景,當時社會出版了很多的革命刊物,有效激發(fā)了廣大人民的革命斗志,組織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奮起抗日。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始終結合各個階段的革命戰(zhàn)爭特點,以宣傳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為宗旨,帶領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2]。
2.堅持實事求是的出版原則
實事求是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實踐的經驗總結,也是圖書出版行業(yè)必須堅守的重要原則。圖書行業(yè)工作者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圖書內容的真實性,不能夠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而空洞地議論,書籍需要具有深度,要透過表面現(xiàn)象看本質,既真實可靠,又具有涵養(yǎng),從而有效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與此同時,圖書出版行業(yè)的編輯要深入基層充分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群眾的實際情況,包括閱讀興趣、文化水平以及與圖書出版相關的各種影響因素,從而更加有建設性、有方向性地開展圖書出版工作[3]。
我們必須嚴格貫徹實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客觀實際辦事,不能夠自以為是;要善于深入人民群眾基層開展工作,在黨的領導下,做好圖書出版工作。圖書內容一定要符合實際情況,不能夠對真實的事情加以粉飾,要將事物原本的面貌展示給人民群眾。同時,對于事物的評價,要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對待,從而留給人民群眾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圖書建設更有成效[4]。
3.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出版理論
在圖書出版工作中,相關的從業(yè)人員必須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出版理論,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必須意識到出版的圖書的受眾是人民群眾,出版工作離不開群眾路線,只有群眾認可的書籍才是好書籍。因此,要將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思想路線應用到圖書出版行業(yè),既要保證思想文化建設,又要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做出一定的貢獻。
出版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內容,里面涉及各種類型的影響要素,我們必須從出版內容、出版方法、組織原則、服務對象等方面綜合考慮,并且取得一個平衡點,從而緊密聯(lián)系群眾,真正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盛宴。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夠脫離群眾,要深刻認識到圖書就是為群眾而服務的,只有滿足大部分群眾的思想認知和學習需求,圖書出版工作才是有意義的。因此,要善于與群眾進行溝通和交流,把群眾的想法和問題總結起來,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指導圖書出版工作[5]。
4.與讀者建立良性互動關系,提高服務水平
為了擴大圖書出版行業(yè)的影響力,我們就必須加強出版社與讀者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讀者的水平,這也能夠起到號召革命力量的作用,提高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水平。首先,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出版團隊,團隊中要有明確的分工,加強各界進步學者、作家和翻譯人員之間的聯(lián)系,定期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獲得更多文學工作者的支持,出版更多的優(yōu)秀書籍。同時,要不斷健全和完善編審委員會,提高圖書的編輯效率和審核效率,從而更快地為人民大眾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作品,為出版事業(yè)做出貢獻。要構建一支專業(yè)的出版團隊,提高出版行業(yè)工作者的準入門檻——不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且要有充足的實踐經驗。例如,具備豐富經驗的作家學者和譯者都可以納入編審委員會中,而社會科學方面的專家也應當加強聯(lián)系,為出版工作的內容方面提供重要的指導。除此之外,要構建和諧的團隊關系,重視建立書店和作者之間的友誼,幫助作者解決生活方面的困難,從而讓作者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出版行業(yè)之中,創(chuàng)作出更加具有深度的作品。
我們之所以要建立強大的出版團隊,核心目的就是保證出版質量,滿足讀者日益高漲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們要以此為核心開展各項工作,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注重與讀者建立深厚的友誼,并且開展高效的互動。例如,在閱讀完圖書之后,很多讀者都會給出版社寄來書信,詢問相關的問題或者進行情感交流,我們要認真回復讀者關于家庭、職業(yè)、求學等方面的問題,真正幫助讀者解決問題,構建和諧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讀者對我們更加信賴,從而擴大圖書出版行業(yè)的影響力。
總而言之,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對于圖書出版行業(y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相關從業(yè)者必須不斷完善工作思路,革新工作方法,總結工作經驗,堅持馬克思主義出版理論的指導性地位,為人民大眾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胡真. 關于出版理論研究的問題[J]. 出版與發(fā)行,1987(3):11-15.
[2]周家華. 鄧小平出版理論中的哲學觀[J]. 濟寧學院學報,2015,36(4):51-55.
[3]李新祥. 出版?zhèn)鞑W理論體系研究[D].北京: 北京印刷學院,2005.
[4]豫海. 關于堅持社會主義出版方向的幾點思考[J]. 中國出版,1991(11):3-6.
[5]張志強,楊陽. 時代之需:出版學設為一級學科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 中國出版,202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