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燁
摘 要:新課程標準改革活動由來已久,也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廣大師生和家長朋友的重視和認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建立良好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進而實現(xiàn)自身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對于師生來說都極為重要,也是當前中小學教學中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本文即針對如何在新課改教育形勢下有效提高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討論,以供讀者參考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教學活動;教學有效性
高中地理學科在高中階段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往近了說,地理學科的學習效果的高低直接反映在每一次考試成績中,站在功利性的角度,學生必須掌握好地理學科,才能夠讓自己在高考時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往遠了說,學生在高中階段學好物理學科的相關知識不僅僅在短期內影響考試分數(shù),還能讓學生在日常實際生活中認識和應用地理知識,提高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總之,在高中階段,教師要積極相應新課標教學理念,不斷豐富教學方式,提高地理課堂的多元性,實現(xiàn)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有效性的穩(wěn)步提升。
一、當前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生過分關注關注成績,忽視學習實際效果
進入高中階段,師生都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在高考這座大山的壓迫下,許多學生乃至教師都將自己的精力的時間都投諸到考試分數(shù)的提高上,選擇性的忽視乃至放棄地理知識的實際學習效果,一切都為高考服務,顯得教師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較為功利,不僅如此,即使學生通過題海戰(zhàn)術和長時間的學習掌握可做題技巧,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將概念原理記住,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獲得的學習效果十分機械和僵硬,一旦題目轉換問法或者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過多,學生就會兩眼一抹黑,正是因為其沒有將知識進行本質性的理解,才導致自己對知識點之間不夠融會貫通,長久下去,對于最終的考試成績的提高也不會起到多大幫助甚至還會造成不好的消極作用。
(二)師生關系疏遠,信息傳遞不及時
由于高中階段師生面臨著巨大的教學和升學壓力,時間緊任務重,教師需要在保障教學效果的同時還要保障教學進度的穩(wěn)步推進,而學生則需要在學好地理學科的同時兼顧其他數(shù)門學科,因此,師生在這種節(jié)奏緊湊,分身乏術的環(huán)境中,往往忽視了相互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久而久之,師生關系逐漸僵化,嚴重的還會導致血多本可避免的矛盾和摩擦的產生,從而讓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日常學習因為信息傳遞的滯后性受到不利的影響,降低教學有效性。
(三)教學活動缺乏體系性,整體學習效果不好
如上所述,由于高考是高中師生目前面對的最為關鍵的任務,所以,自然而然的,師生的一切教學和學習的出發(fā)點都是為高考服務,這也導致教師在教學時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對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進行重復的大量的講解,占去絕大多數(shù)教學時間,與此同時,這樣的教學也在無形中給學生傳遞了一種錯誤的觀點,讓學生認為只要學習教師劃出的重點就可以了,教材中的其他內容沒有必要學習,進而放棄其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和授課理念會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體系性和完整性,阻礙學生地理學科綜合能力的提高,學習效果也很差。
二、如何為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提高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有效性
(一)教師要深入研究新課標改革理念,將其與自身教學活動靈活結合
首先,教師要從自身做起,時刻保持方式和自省,積極研究分析新課課標理所傳遞出的信息,并將之內化,在自身的教學活動中加以運用,要勇于舍棄傳統(tǒng)刻板的教學方式,完善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勇敢邁過教學改革的陣痛期,只有這樣,才會在后續(xù)長期的高中地理教學中保證教學效果的長期性。
(二)教師要緊抓教學本質,學生還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
高中地理教師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傳遞出的教學觀和引導方向,然后堅持生本教育理念,將學生的需求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引導學生在系統(tǒng)長期的地理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逐漸提高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學習自主性,促使學生能夠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來主動學習、探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愿意與教師交流溝通,及時進行信息的反饋,便于教師抓住教學重難點,從而后期更加針對性更加高效的進行教學,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教學效果。
(三)結合問題情景進行課堂授課,提高教學深入性
高中地理教師要想保障學科教學有效性,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的方式來展開具體的課堂教學,問題情景教學方式在高中階段的應用具有的重要優(yōu)勢就是可以讓學生在層層深入的思考中實現(xiàn)對知識點的深度理解和掌握,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知識講解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難度大大降低,實際的學習效果也更好,提高教師的教學深入性,還能讓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習自信心,進而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保障教師教學進度的同時還能保障學習有效性。
(四)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微課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目前的高中課堂上幾乎屬于必備教學工具,以往教師知識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件的簡單展示,對多媒體的利用率不高,而微課教學方式的運用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設備的功能,讓學生利用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畫面來進行學習,降低理解難度,更好更快速的掌握教師講解的重點內容。
(五)開展分層教學,保障班級教學效果的整體性
分層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也非常值得一試,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不僅僅要注重班級整體的成績,更要關注每一位具體的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讓每位學生都不被落下,因此,教師可以在深入了解和掌握班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基礎上以此為依據(jù)對學生進行分層,對接受能力強,地理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速,對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這方面進行重點考察,對于基礎弱且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則重點關注其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復習,通過分層教學可以有效平衡本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對于每一位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也十分有益。
(六)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地理教學
教師可以將課本教材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拉近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地理學科的親近感,緩解學習過程中的緊張抗拒心理,比如,教師在講解氣候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結合所在地的四季氣候進行教學,讓學生觀察和回想當?shù)氐臍夂蛱攸c,然后結合教材中的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師教學有效性。
結束語:
在高中地理學科的教學中,高中教師更要將新課改教學理念與地理教學靈活的融合起來,提高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容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也要積極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圍繞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授課,保障每堂課的教學有效性,讓學生穩(wěn)扎穩(wěn)打,循序漸進的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長期性。
參考文獻:
[1]張成奎.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23) :156-157.
[2]扈慶宏 . 談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整合 [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1X) .
[3]于連之.淺談信息技術促進初中地理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7)
[4]賈存明.芻議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強化初中地理教學[J].中國信息技 術教育,2014(22)
[5]陸健.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