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目前漁具市場,賣魚竿和魚線哪個更暴利,請剖析成本和利潤。
回答:當然是魚線的利潤大。想想看,一支魚竿能用多久?答案是很久。魚線則不同,它是易耗品,每人每年要消耗很多,所以利潤會更大。
再看魚竿,不但銷量小,而且受制于電商以及直播帶貨的沖擊,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得很小了。
提問:新手怎么選筏竿?
回答:筏竿本身并沒有太多可挑剔的東西,從十幾塊錢到幾百塊錢的都有,我覺得新手還是從便宜的入手比較好,就算是入門后覺得不合適,丟掉了也不可惜。
相比之下,我倒覺得新手玩筏釣,輪子的選擇更重要,我還是推薦兼容性比較好的紡車輪,既可以筏釣,又能用在磯釣竿上,還能用在小海竿上,未來升級也不至于產生浪費。
提問:為什么有些人更喜歡野釣?
回答:幾年前北京的霧霾比較嚴重的那段時間,我在吉林遼寧交界處的鐵河水庫偶遇了兩輛北京牌照的汽車,三個操著京腔的老頭正在水邊支家伙,又偶然搭了幾句話,問了句:這是出門路過這兒玩一會兒唄?回答卻叫我大吃一驚:不,我們特地趕來釣魚的。這句話確實叫我吃驚。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間小水庫有何魅力能叫人驅車千里日夜兼程地趕來?。坷蠣斪佑只卮鹞艺f:在北京我能看到這么藍的天空嗎?能呼吸到這么清新的空氣嗎?又指了指身后的草叢說道:在北京我能聽到這么悅耳的蟈蟈叫聲?嗯,我承認,還真不能。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其實野釣者,漁翁之意不在魚,在乎山水之間也。
還有,從魚情上說,野釣和黑坑有著諸多差別。在黑坑釣魚,釣什么魚、有多大,完全取決于老板,人家放什么你就釣什么。野釣就不一樣了,可能前一秒你還被小雜魚鬧得要崩潰,下一秒“咯噔”一下子就遇到大物了;可能上次還魚獲滿簍,下一次指不定就會空軍。魚什么時候咬鉤,咬鉤的是什么魚、有多大?全是未知的,充滿了懸念,只要不到收竿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
至于魚獲,不論是黑坑魚獲還是野釣魚獲,或許都會有那么幾條出現(xiàn)在餐桌上,養(yǎng)殖魚的品質和野生的同類相比肯定不是一個檔次的。
雖然現(xiàn)在野釣資源越來越匱乏,但是野釣可釣的魚種多,釣不到鯉魚、草魚,可以釣鯽魚;釣不到鯽魚可以釣白鰷;釣不到白鰷可以撈河蝦??傊?,只要不想空軍,總能鼓搗點野味河鮮回來,那是自己親自動手的勞動成果,意義非凡,送人都倍兒有面子。
野釣叫人更放松。不用說呼吸了多少負氧離子,也不用說陶冶情操之類的大道理?,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和大自然的接觸,這是事實。野釣的釣友恰能做到這點,聽水韻天籟,品垂釣人生。
提問:野釣喜歡用活餌還是商品餌?
回答:這要看我野釣的時候把什么魚作為目標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按照我的喜好和我確定的目標魚,商品餌是肯定不會出現(xiàn)的。
野釣,就是在釣野生魚。野生魚是吃大自然的東西長大的。在這里,我尤其要強調一下,野釣用餌不要有擬人的思維。也就是說,不要用我們人類的習慣去推測魚的習性。人類進食上有個特點,即什么東西沒吃過反倒想嘗嘗,魚絕不是這樣,它更愛吃它吃慣了的東西。養(yǎng)殖魚喜歡吃什么?肯定是顆粒飼料,因為吃慣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釣野生魚最常使用的是原生態(tài)餌料,也就是那些沒有人為加工痕跡或人為加工痕跡很少的餌料,比如老玉米、青玉米、毛豆……這都是我常用的,我的目標魚是鯉魚、草魚,這些天然餌非常有效。
此外,我還喜歡釣稀少的鲇魚、黃顙魚等,釣這類習慣吃肉的家伙,我依然選擇用原生態(tài)餌料——小魚小蝦就可以了,現(xiàn)釣現(xiàn)撈,方便得很。
不過,如果你是新手,可千萬別被我誤導。我這樣用餌不僅是由對象魚決定的,還有我個人的因素。我不愛經常換餌,但我又喜歡釣大魚,所以我才這樣用餌。如果你喜歡釣鯽魚或其他魚種,我還是建議用商品餌,商品餌的狀態(tài)好掌控,可以很輕易地實現(xiàn)你所需要的狀態(tài),而且商品餌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含量也不盡相同,挑選空間很大,總有一款適合你。
提問:釣魚時,新手在用商品餌時會出現(xiàn)什么錯誤,該怎么樣解決?
回答:有的時候我也會帶著新手去水邊玩,開餌之類的活自然是我的。在用餌時,新手們總會埋怨:你這魚餌不行啊,才下水就沒了,你得開得黏點。一些稍微有點理論基礎的新手,對魚餌的狀態(tài)有些粗淺的認識,他們會說這魚餌狀態(tài)不好啊,霧化得不夠快,然后搓起一小團扔到岸邊給我看。這是比較常見的兩種新手。
魚餌的狀態(tài)究竟應該什么樣,這是新手們要首先掌握的常識。魚餌的狀態(tài)要由魚情來決定。比如小魚鬧得歡時,再過分追求餌料的霧化狀態(tài),結果肯定是釣餌入水即消失,這意味著你徹底沒有了釣目標魚的機會,正確的做法是適當增加魚餌的黏度和硬度。想讓魚餌黏硬起來很容易,但要把握好度。我的經驗是,無論小魚鬧鉤程度如何,魚餌都能在釣點內保持三五分鐘,這就算基本合格了。
還有一點新手們容易忽視。有一次,我遇到一個熟識的新手朋友,他已經釣了一天,空軍,見我來,便急忙奔過來,只為要一塊魚餌,他自稱自己的魚餌不好用,我讓他過一會兒來取。
魚餌醒好后,我叫他過來,給他了一團。他并不著急回自己的釣位,站在我身后和我聊了一會兒,發(fā)煙的時候,我一回頭,看到他正不停地揉捏著那團魚餌。這可不行。魚餌中含有拉絲粉,越揉越黏,揉的過程中餌料的狀態(tài)已經改變了。我解釋之后,他才恍然大悟,一拍大腿道:原來是這樣啊,怪不得釣不到魚,原來魚餌都被自己“盤”壞了呀!
提問:溪流如何釣魚?
回答:溪流釣魚,本質上就是在流水中釣魚。流水釣魚和靜水釣魚是完全不同的形式。
關于調標。釣流水別教條地調幾釣幾,在水流的沖刷下,浮標會很快隱沒,魚訊也就捕捉不到了。所以,不要特別死板地追求調幾釣幾,在這種情況下,精確調標遠沒有粗糙的大鉛墜與浮力小、阻力小的浮標的組合好用。試想,鉛墜大在水流中的穩(wěn)定性自然會好,而小浮力、小阻力的浮標水阻小,對鉛墜及魚鉤的牽引力最小,釣組就會相對穩(wěn)定。但是,鉛墜的大小一定要有度,夸張地說,1千克的大鉛坨肯定能克服水流,但是這樣的配置還能釣魚了嗎?肯定不能。那么,大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呢?釣組能緩慢地移動,但浮標短時間內不沉沒。
另一種釣法是,干脆摘下浮標,把釣組拋向正前方,然后任憑釣組向下游漂流,竿尖一定要露出水面。因為水流的作用,主線在移動的過程中雖然會有彎曲,但是竿尖附近的主線一直是繃直的,魚訊就能體現(xiàn)在竿梢上。有人會說,輕口魚也會拉動竿梢?須知,魚在流水中吃餌可不像在靜水中那樣可以四平八穩(wěn)地進食,在水流的作用下,它們需要不停地游動才能保持平衡。
用磯釣竿是我最喜歡的辦法。水流急一些,手竿確實存在缺陷,但是用磯釣竿,很多問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磯釣竿的大鉛墜帶來的穩(wěn)定性就是手竿所不能比擬的,我們可以直接把釣組拋向下游,然后繃一下魚線,竿梢的每一次點頭或者彎腰幾乎都會中魚,成功率高,操作也簡單。
提問:野釣鲇魚,用什么餌料效果最好?什么時候釣鲇魚最佳?
回答:野生的鲇魚在自然環(huán)境下生長,它們的食物自然也都來自水中,比如小魚小蝦,它們就是吃著小魚小蝦長大的。所以,釣鲇魚的最佳餌料就是該水域的魚蝦,效果相當于原塘顆粒,我一直這樣做。
不過,一些意外情況也是難免的,比如個別水庫里的鲇魚也存在偏口現(xiàn)象。我就遇到過,當時我在某水庫釣鲇魚,用泥鰍作釣餌,一夜下來收獲寥寥,可是當?shù)蒯炗训聂~獲都需要兩個人抬著走。我當時就被刺激到了,后來經過一番感情攻勢,我終于打聽到了“秘方”——他們當?shù)厝擞梦涹ㄗ麽烉D,我如法炮制之后,收竿時也能驕傲地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我還有一個習慣,每次釣完魚回家剖魚的時候,都喜歡打開魚胃,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找到了魚胃里的食物,就等于找到了打開魚嘴的鑰匙。結果有一次我在鲇魚的胃里居然發(fā)現(xiàn)了被咀嚼成了老玉米粒大小的河蚌肉,后來我只要在那個水庫釣鲇魚,就用河蚌肉作釣餌,效果很不錯。
以上都是可以釣鲇魚的天然餌料,選用時有個規(guī)律:該水域哪種小型水生物多,就首選哪種。
釣魚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不會只用一種餌料,出釣前都會準備得很充分,我也如此。釣鲇魚,蚯蚓肯定是必備之物,還有很多人用雞肝。我不反對用雞肝,但我用豬脾。在血腥氣方面,豬脾和雞肝不相上下,要知道血腥氣對肉食性的鲇魚有著超常的誘惑力,但豬脾的韌性是雞肝無法比擬的。雞肝又嫩又脆,很難剪成理想的掛鉤形狀,且不利于海竿遠投,稍一使勁就會被掄飛,豬脾則不然。其實不僅僅豬脾好用,除油脂之外的所有動物內臟都可以用來釣鲇魚,雞心、鴨腸之類的也都有很好的效果。
釣鲇魚通常都是夜里比較好,但要分季節(jié)。春天氣溫開始回升,最低氣溫達到六七攝氏度的時候,會有那么幾天白天也很瘋狂,然后氣溫繼續(xù)升高,白天就見不到鲇魚的蹤影了。
提問:所謂冬釣小水域,春釣大水域,但早春釣水庫有時連魚的影子都見不著,這是為什么?
回答:我不知“春釣大水面”這個“常識”是誰說的,尤其在早春釣大水面。實際上早春的時候,水面越小越好,哪怕是面積和水深相同的水域,水面狹長的也會比圓形的效果好。早春釣魚就要找這樣的水面,或者干脆找小水面。在大水面看不到魚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水面特別大,很可能要到初夏才會看到魚影。
提問:用芝麻麩可以釣草魚嗎?
回答:理論上說,所有谷物的種子都可以釣草魚,只不過效果有好有壞,芝麻麩作為打窩的添加劑可以,但是作為釣餌效果并不怎么好。
提問:超過半斤的鯽魚沒釣起來,我感覺是魚吃餌不深,到底是什么原因?
回答:如果是偶爾發(fā)生,大可以不必大驚小怪,因為偶爾半路脫鉤跑魚純屬正?,F(xiàn)象。每條被成功釣起的魚不論大小,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魚鉤刺入的部位需要足夠牢固,而鯽魚嘴唇附近的肉質相對鯉魚來說更薄,也就是說,更禁不起提拉時的撕扯。再者,提竿刺魚的動作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點運氣成分,誰都不敢保證每次魚鉤刺入的部位都是最結實的,所以偶爾跑魚無需大驚小怪,魚越大,掙扎力越大,對中鉤部位的破壞力也越大。
提問:請問老師你臺釣的主打魚竿是幾米的,為什么?
回答:我的都是長竿子,常用的是7.2米的,因為我以野釣為主。野釣,竿子越長,優(yōu)勢越明顯,但是太長的竿子受周圍環(huán)境的制約過大,所以我最常用的是7.2米的。
提問:野釣鯽魚立標怎么選擇?
回答:從標型上看,現(xiàn)在市面上常見的水滴型、棗核型都可以。從吃鉛量上看,要考慮到竿子的長度和所垂釣水域的水深,竿子越短,浮標吃鉛應該越小,前提是能拋投到位。水深的情況下則要考慮適當加大吃鉛,以便釣餌能安全快速地到位。最后一點是你的視力,細標尾的浮標精度更高,但是對視力的要求也更高,若視力允許,還是選擇細標尾。相反地,以能看清為準,標尾可適當加粗。
提問:魚靠什么識別餌料,是靠顏色還是味道?
回答:每種魚對食物的感知器官都不相同,比如路亞釣法的對象魚主要靠視覺、聽覺、以及水流的變化來確定獵物,于是能做出適當運動姿態(tài)的擬餌就能起到很好的誘騙作用。但是我們常垂釣的對象魚,靠的絕不是這個,它們大多數(shù)靠的是嗅覺。說到嗅覺,我們很多人就會不自覺地聯(lián)想到味道。其實并非如此。我們垂釣的主要對象魚靠嗅覺覓食不假,但是絕不是通過味道那么簡單。以我們人類為例,味精本身沒什么營養(yǎng),但是加了味精的食物會叫我們食指大動,哪怕它是一杯白開水。而魚卻不會被蒙蔽,里面沒有營養(yǎng)的食物是不會吸引它們的。魚的嗅覺作用絕不是我們人類理解的那樣,它們能在水流經過嗅覺系統(tǒng)的時候,本能地感知到食物的氣息,這種氣息是魚類在進化過程中一代代遺傳下來的。所以,我認為魚餌中的那些化學添加劑毫無用處。要想釣到魚,釣餌必須富含營養(yǎng),否則多濃的味道都欺騙不了魚。如若不信,釣友們可以用各種神奇的小藥和個黃泥球試試。味道到底神不神,看看魚吃不吃那個黃泥球不就一目了然了嗎?
而真正的谷物制品,哪怕是我們最不待見的玉米面,雖然沒有濃厚的味道,卻不耽誤釣魚。關于顏色是否重要,無法一概而論,因為各種魚的視力相差很大。不過,我們垂釣的大多對象的視力狀況都很糟糕,具體不多解釋。我只用兩個簡單的現(xiàn)象來證明顏色并不重要。第一,水下世界很混沌,我們人類的視力比魚強很多,但是哪怕是艷陽高照的正午,你潛到自然水域的水下2米處,你還能分辨出顏色?不能。第二,釣魚人都知道,夜釣一點都不比白天釣得少,空氣中尚且伸手不見五指,水下的世界只會更黑暗。所以,顏色沒那么重要。
提問:配制魚餌應遵循哪些原則?
回答:配制魚餌沒什么規(guī)律可言,要依照魚情來分析推理,也就是說你在配制的時候心里要明確你的配制方法要達到怎樣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利用手上現(xiàn)有的魚餌來搭配。舉個例子說,初春釣鯽魚,小魚對魚餌的破壞可以忽略不計,那么商品餌即可勝任,無需多此一舉進行配制。隨著水溫的日漸升高,小魚也活躍起來,單純的霧化餌料失去了持續(xù)誘魚的能力,這時在商品餌中加上些適量的酒米就解決問題了。再隨著溫度的升高,白鰱也猖狂起來,為了避免它們霸占窩子,再加一些緩釋小顆粒物就更好了??梢?,配制釣餌一定要依據魚情,或許這也算是個規(guī)律吧。
提問:釣白鰷,溪流鉤和袖鉤哪個好用?
回答:如果是休閑釣白鰷的話,這兩種鉤型真的沒什么區(qū)別,具體用哪種,關鍵看習慣。我就用溪流鉤,這純粹是多年的習慣使然,因為當年只有這一款輕型魚鉤,釣小型魚的話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于是那個時候釣小魚就用這種小藍鉤,用著用著就成了習慣,自然而然就成了我的不二選擇。但是,我要強調的是,目前的市場上的所有的鉤型幾乎都好用,只有用得熟練了才會產生傾向性,袖鉤也是一樣。如果你對魚鉤的選用要求很嚴格,那么在鉤型相同或者鉤型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應該著重考慮魚鉤的極限拉力。
提問:天然糧食餌哪個好用?
回答:從使用概率角度說,玉米粒應該排在第一位,是無可爭議的“王者”,其中嫩玉米的使用范圍更廣,不僅大江南北通殺,而且適用的對象魚也很廣泛,鯉魚、草魚、青魚、鳊魚、翹嘴等我們常釣的魚種都可以用嫩玉米釣獲。老玉米的使用頻率雖然不如嫩玉米,有一些局限性,但是老玉米直接掛鉤卻有另一個優(yōu)勢,即專攻大魚,哪怕有個別鯽魚咬鉤,也很少有低于1斤重的,這是我的經驗。至于排名第二的,根據我個人的實踐情況來看是麥粒。無論是老麥粒還是鮮麥粒,乃至于發(fā)酵的麥粒,都會在某種情況下或者某個特殊水域有不凡的表現(xiàn),比如在小魚鬧得厲害的地方釣鯽魚,用麥粒作釣餌能有效避免假信號,大大降低空竿概率。我也曾多次在“麻將鯽”橫行的水域用發(fā)酵麥粒作釣餌垂釣,上鉤的大多是2兩以上的鯽魚,不僅中鉤率大大提高,質量也大幅提升,其他的如稻穗之類的也可用。
提問:相比立標,七星標有哪些不足?
回答:我以現(xiàn)在釣鯽魚的立標為例進行比較。立標的優(yōu)勢首先體現(xiàn)在精確度上,這種精確度是七星標不具備的。也就是說,相對立標而言,七星標的不足之處是精度不夠,這是主要的差距。其他的比如,七星標用于居高臨下的釣位更易于觀察,這是立標相較不足的地方。但是,在平視的環(huán)境下,七星標又不如立標了,在風浪中七星標也不如立標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