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領域對新的人才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切實提升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將音樂治療方式應用在心理健康輔導過程中能夠確保大學生順利擺脫未來就業(yè)壓力,為社會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以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存問題為切入點,將音樂治療方法高效應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探索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音樂治療新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音樂治療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10-0228-02
【本文著錄格式】王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音樂治療方式初探[J].北方音樂,2020,05(10):228-229.
前言
就目前來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從傳統(tǒng)心理咨詢與治療模式,轉向為生物醫(yī)學與社會學相結合模式,深入分析學生復雜心理特征,創(chuàng)新交談手段,充分發(fā)揮出音樂在幫助學生構建音樂審美心理結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確保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接受運用音樂治療、調整心理,從而達到心理健康。
一、音樂治療的理論研究
(一)音樂治療概念
音樂治療是一種表達性藝術治療手段,主要通過音樂媒介來傳達出正能量使學生釋放內心的情感,切實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自我自愈能力。在開展音樂治療期間,需營造出一個安全放松的環(huán)境,借助音樂的方式幫助學生緩解內心壓力,獲得心理宣泄與心理治療的效果,目前在大學生心理安全教育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二)音樂治療研究現(xiàn)狀
經過文獻調查分析,當前音樂治療手段被應用于自閉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人群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1]。與其他心理健康治療手段相比,音樂治療方式能夠更好地改善大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心理穩(wěn)定性,切實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但與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音樂治療手段的使用依然處于起步階段,音樂治療方式僅被作為輔助方式參與到心理教育與治療過程中?,F(xiàn)階段,我國大學生心理問題較為突出,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信任度不高,因此,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將心理安全教育與音樂教學有機結合,通過更加新穎的教育與治療手段,激發(fā)出學生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的積極性。
(三)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現(xiàn)階段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初級教育,用來防治大學生心理障礙問題出現(xiàn);第二,中級教育,提升大學生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控制心理壓力[2];第三,高級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發(fā)展,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需求。而將音樂治療手段應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需相關教育工作者針對個別學生或學生團體開展針對性音樂治療活動,解決學生共性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等。同時,音樂治療師需更加科學地設計音樂活動,使學生能夠自覺調整心理壓力,更好應對長期情緒問題。
(四)音樂治療手段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首先,改善大學生不良情緒。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使學生對未來工作失去信心。而借助科學的音樂治療手段,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改善不良情緒。舉例而言,音樂治療師對求治者進行治療時,針對學生情緒特征播放輕松的樂曲或者播放哀傷的樂曲,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具有焦慮或者其他不良情緒的學生宣泄出來,配上解說詞加以引導、疏導、撫慰學生的情緒,最后讓學生舒緩平穩(wěn)放松,從而達到音樂治療的目的。
其次,減輕大學生心理壓力?,F(xiàn)階段,學習壓力與大學生就業(yè)不斷增大,為更好滿足社會發(fā)展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出的更高要求,需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工作進行不斷優(yōu)化。而利用合理的音樂治療方式能夠幫助大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放松心情,懷有更高的熱情投入到未來學習生活與工作崗位中。
最后,提升大學生溝通水平。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大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更需不斷拓寬自身知識范圍,增強自信心,更加渴望在學習生活中被他人認同。但受到自身性格特征與成長經歷影響,部分學生溝通能力較差,因此,可利用音樂為學生營造出更加舒適的交流環(huán)境,為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平臺,從根本上提升學生人際溝通能力。
二、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分析
(一)學習目標問題
部分大學生沒有制定出清晰的學習目標,對未來發(fā)展缺乏明確規(guī)劃,對自身所學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認知度不高,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焦慮、迷茫等心理問題,難以更好適應未來激烈的崗位競爭。
(二)人際溝通問題
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大學生人際溝通往往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在實際生活中不會與他人進行過多交往,無法正確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3]。同時,因無法融入人際交往圈,導致學生自信心受損、缺乏安全感,對自身心理健康造成極大不利影響。
(三)社會適應力問題
部分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力較弱,在學習與情感中受到挫折就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變化。個別學生還會因此采取不理智方法,導致更多社會悲劇。
三、音樂治療手段在大學生心理安全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一)加強音樂治療重視度
音樂治療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的新型教學方式,需加強學校學生及相關教師對音樂治療手段的認知度與重視度,積極組織關于音樂治療的益處等宣傳活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音樂氛圍,使學生能夠認知到音樂治療在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4]。同時,進一步挖掘音樂治療的教育資源,將音樂治療方式與音樂學科教學內容有序結合,在大學生心理安全健康課程與音樂賞析課程中加入更多心理治療曲目,使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受到音樂治療,控制自身不良情緒出現(xiàn);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在學校官網平臺中創(chuàng)建與心理健康教育及音樂治療等在線服務方式,使學生能夠依照個人需求選擇不同音樂治療方式。
(二)構建音樂治療體系
將音樂治療方式充分利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能夠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切實提升音樂治療教學水平。而在構建音樂治療體系過程中,校方與教師、學生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完善校內基礎設施配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起專業(yè)性與人性化并存的音樂治療教室。配備專門的音樂治療教師,配置全面的音樂治療器材,針對學生不同心理問題和治療要求選擇適宜的音樂治療方式,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好實現(xiàn)個性化目標;構建一支具備高專業(yè)性與高素養(yǎng)并存的音樂治療隊伍,在音樂治療隊伍中定期開展關于新治療方式與治療注意事項等內容的教育培訓活動[5]。加強音樂治療教師專業(yè)技能考核力度,強化教師責任心,使其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心理疏導,緩解心理壓力。要求相關治療人員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準確評估,制定出嚴謹?shù)男睦碇委熡媱潱_保音樂治療能夠與音樂課程有機結合在一起,切實提升音樂治療效果。
建立健全音樂治療管理機制。在將音樂治療方式應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與教師也需結合大學生心理特征,建立起更加科學的音樂治療管理機制,針對學生之間的心理差異性,制定出不同治療目標與治療流程,確保學生能夠在音樂治療過程中改善心理現(xiàn)狀,提升心理調節(jié)能力。
(三)創(chuàng)新音樂治療方式與途徑
音樂治療主要就是利用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如聆聽樂曲、演奏樂器等,音樂治療師進行疏導、講解,讓學生能夠借助音樂來抒發(fā)出自身情感[6]?,F(xiàn)階段,音樂治療方式主要分為個體治療與群體治療兩方面。在個體治療中,學生可在音樂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一系列演奏、演唱、創(chuàng)作等活動,切實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情感表達能力及感知自我意識等;在全體治療過程中,音樂治療人員需深入分析當前大學生存在的共性心理問題,如工作壓力大、拒絕未來競爭環(huán)境等,積極開展音樂劇排練、合唱練習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心,提供更好的人際交往平臺。
(四)創(chuàng)新音樂治療模式
在將音樂治療方法應用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相關教育工作者也可利用開辦音樂治療教室與開設音樂治療選修課等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治療過程中。
教師可在音樂治療選修課中設計音樂與交往練習,設計音樂活動,在課堂上讓所有學生參與音樂活動,最后讓學生身心得到放松。向學生傳授音樂治療學的基礎知識、音樂治療的病癥、音樂治療的方式、方法;音樂治療的音樂等等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到音樂治療的重要性,同時學會自我心理探索,建立起自我意識。與音樂教育內容聯(lián)系在一起,使音樂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升,并進行音樂與心理調節(jié)等研究課題。利用學生更加喜愛的網絡宣傳方式,對音樂治療知識及心理健康理論知識進行引導傳播。
(五)音樂治療教育與音樂治療
在運用音樂治療方法時,相關教師應注意音樂治療與音樂教育完全不可混淆在一起的兩個概念[7]。音樂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與專業(yè)技能,因此音樂治療可在音樂鑒賞課程等方面應用,輔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也可適當引進音樂治療手段,將音樂治療曲目作為賞析課的重點,使學生能夠在日常音樂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
注重音樂治療的科學性,深入研究國內外音樂治療案例,制定出更加專業(yè)的音樂治療方案,才可充分發(fā)揮出音樂治療的積極作用;結合學生不同心理問題制定出相應的音樂治療方案,從而達到音樂治療的效果。
四、總結
在音樂治療運用中,不斷優(yōu)化音樂治療手段與方式,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治療經驗,將音樂療法與大學生心理特征有機結合在一起,使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發(fā)揮音樂治療的作用,切實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工作環(huán)境,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杜丹婷.讓心靈在詩書舞樂中獲得浸潤滋養(yǎng)——感官統(tǒng)合訓練在藝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實踐教學初探[J].藝術教育,2019(8):205-206.
[2]黃容.鼓圈音樂活動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
[3]郭常娟.音樂治療對高齡長者焦慮、睡眠質量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9.
[4]韓萌萌.洛陽市高校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5]祖曉燕.體驗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6]趙玥.音樂系統(tǒng)脫敏對廣泛性焦慮障礙實踐干預的質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7]程曉婷.以音樂美育創(chuàng)新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1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