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政,郭 峰,楊 錕,趙恒偉,馬霄霖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濱州供電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0)
電力變壓器在運行中,當其內部存在電弧、放電、過熱等情況時,其絕緣油會分解產生故障特征氣體。特征氣體的成分、含量和增長速率與主變壓器內部缺陷類型及嚴重程度有緊密關聯,通過對特征氣體的監(jiān)測,可以分析變壓器的運行狀況,進而實現對其內部狀況的實時掌握。油色譜分析結合電氣試驗能夠及時發(fā)現變壓器運行中可能存在的隱患[1-2]。在變壓器的綜合故障診斷中,以油色譜分析為主線的潛伏性故障診斷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本文結合一起220 kV 主變壓器絕緣油中總烴超標缺陷進行綜合診斷,對類似缺陷的診斷及檢修處理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某220 kV 變電站2 號主變壓器型號為SFSZ11-240000/220,出廠日期為2016 年9 月,投運日期為2017 年3 月。2 號主變壓器投運之后,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裝置測試的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數值保持穩(wěn)定。2019 年6 月以來,油色譜在線裝置檢測到乙烯、總烴含量出現增長,如圖1 所示,其中C2H2的濃度接近于0。隨即縮短例行檢測周期,加強對該主變壓器進行本體油色譜分析,如表1 所示。并與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裝置數據進行對比,如表2 所示,發(fā)現數據變化趨勢基本一致。2019 年11 月7 日,離線色譜總烴含量達到168.99 μL/L,大于DL/T 393—2010《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 中規(guī)定的總烴注意值150 μL/L。隨后,2019 年11 月8 日、9 日、10 日分別對該主變壓器本體取油樣進行色譜跟蹤分析,結果顯示總烴含量持續(xù)增長。
試驗人員對2 號主變壓器進行紅外測溫,未發(fā)現2 號主變壓器本體存在局部溫度過高情況。對2號主變壓器鐵芯、夾件接地電流檢測,鐵芯接地電流為3 mA,夾件接地電流為6.5 mA,對比其歷史數據未發(fā)現明顯變化,滿足DL/T 393—2010《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試驗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不超過100 mA 的要求。因此初步排除變壓器存在鐵芯、夾件多點接地的可能性。
圖1 2 號主變壓器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數據趨勢
運用三比值法對缺陷類型分析,得到三比值編碼如表3 所示。
參考DL/T 722—2014《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計算三比值編碼為(0,2,2),表明主變壓器內部存在高于700 ℃高溫的過熱缺陷,內部可能存在引線接頭焊接不良或夾件螺絲松動、分接開關接觸不良、繞組層間絕緣不良、渦流引起銅過熱、局部短路、鐵芯漏磁、鐵芯多點接地等故障[3]。
當變壓器存在缺陷故障時,伴隨其內部缺陷部位溫度的不斷上升,絕緣油裂解產生的各種烴類氣體按CH4—C2H6—C2H4—C2H2的順序推移,而且當溫度較低時,發(fā)生局部放電的離子不斷碰撞游離會有H2的出現,這就是四比值法的提出依據。四比值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歸納為: 四比值法在三比值法C2H2/C2H4、CH4/H2、C2H4/C2H6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比值C2H6/CH4,該方法對磁回路、導電回路的過熱性缺陷的判定有較高的準確度。
表1 2 號主變壓器取本體油樣進行色譜試驗數據 μL/L
表2 2 號主變壓器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裝置數據 μL/L
表3 三比值法編碼計算
對2 號主變壓器進行缺陷分析時,三比值法與四比值法進行綜合分析,可判斷過熱故障存在于導電回路還是磁回路中。通過計算分析,1<CH4/H2<3,C2H6/CH4<1,C2H4/C2H6≥3,C2H2/C2H4<0.5,表明變壓器的磁回路中存在過熱性缺陷[4]。
對2 號主變壓器進行停電,并進行主變壓器診斷性試驗。修前試驗項目包括:測量變壓器主體及鐵芯、夾件的絕緣電阻,測量高、中、低壓線圈直流電阻,重點測試高壓運行分接。測試數據如表4—表6所示。
表4 2 號主變壓器高壓側繞組各分接位置直流電阻測試數據
表5 2 號主變壓器中、低壓側繞組直流電阻測試數據
表6 2 號主變壓器繞組、鐵芯及夾件絕緣電阻測試數據
通過試驗分析,變壓器繞組直流電阻、絕緣電阻數值合格,鐵芯、夾件絕緣電阻數值合格,因此排除導電回路存在缺陷可能性。
對2 號主變壓器進行現場內檢,內檢前將主變壓器放油,將儲油柜、片式散熱器與主體之間的閥門全部關閉,只排出主體的油,連接排油管路,排油至下節(jié)油箱。排油前將濾油機,油罐清理干凈,不能對油進行二次污染。排油完成后將變壓器套管及人孔位置灰塵清理干凈。打開人孔蓋板與上部定位,讓空氣流通30 min,檢查人員從人孔進入油箱內部,開始內部檢查。主要檢查變壓器油箱內部(鐵芯裝配及高低壓側引線)所有金屬螺栓及鎖片緊固情況,并對所有螺栓重新進行緊固,在檢查中發(fā)現變壓器低壓側BC 相串聯電抗器固定拉桿螺栓螺母處有輕微燒傷痕跡,如圖2 所示,拉桿位置如圖3 所示,初步確定為發(fā)熱點。隨后對疑點進行拆解,拆下平墊片1 枚,螺母2 枚,如圖4 所示。目視檢查發(fā)現,平墊片和2 枚螺母都有明顯燒蝕痕跡,產生結構破損。故障部件的特征符合發(fā)熱缺陷的特征,與前期判斷結論相符。檢修人員將拉桿拆下后發(fā)現拉桿兩側螺紋及絕緣墊塊均燒傷變形,如圖5、圖6 所示。
圖2 拉桿螺栓螺母輕微燒傷
圖3 鐵芯電抗器拉桿位置
圖4 拉桿兩側平墊片與螺母損壞情況
圖5 燒傷的電抗器鐵芯拉桿
圖6 絕緣墊塊燒傷變形
該缺陷變壓器為高阻抗型,內部低壓繞組串聯電抗器[5],根據故障部位結構、損毀部件特征分析,電抗器鐵芯拉桿絕緣端墊塊絕緣能力降低導致接地,與鐵芯永久接地點形成環(huán)流,進而引起電抗器鐵心拉桿兩側固定螺栓墊片發(fā)熱導致絕緣油產生氣體。
現場更換燒傷的拉桿、墊片、絕緣墊,然后對變壓器內部再次進行全面排查,未見其他問題。
復裝完成后進行修后試驗:繞組直流電阻測試,變比測試,主體介損測試,主體及鐵芯夾件絕緣電阻測試,耐壓、局部放電試驗[6-7]。各項試驗數據均合格,并重新投入運行,投運后對其取油樣進行色譜跟蹤檢測,檢測數據如表7 所示,數據穩(wěn)定且符合相關標準,缺陷消除,充分說明了缺陷診斷分析及處理的正確性。
表7 2 號主變壓器檢修投運后色譜試驗跟蹤檢測數據 μL/L
油色譜在線監(jiān)測裝置是監(jiān)測變壓器運行中內部缺陷的重要手段,同時與離線油樣色譜微量氣體分析結合,對H2、CH4、C2H2、總烴等特征氣體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比較,可對變壓器內部存在缺陷的嚴重程度及類別進行診斷分析。對變壓器內部發(fā)生的過熱故障判斷分析較復雜,故障類型與部位有緊密聯系。通過以油色譜試驗分析為主線,輔助以鐵芯及夾件接地電流檢測、繞組直流電阻、鐵芯及夾件絕緣電阻等電氣試驗和紅外測溫,對變壓器內部存在的過熱缺陷進行綜合分析診斷,對類似缺陷的處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