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龍 (上海市嘉定區(qū)建設工程安全質(zhì)量監(jiān)督站,上海 201822)
隨著我國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一路一帶建設,在建設以及拆除過程中產(chǎn)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僅2017年全國就產(chǎn)生了約24億噸建筑垃圾。大量的建筑垃圾存在著污染和安全的隱患,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建筑垃圾,是擺在工程界人士眼前的一個難題。復合載體夯擴樁是一種有效利用建筑垃圾的工程技術,自復合載體夯擴樁發(fā)明以來,由于其具有承載力高、施工工藝簡單、施工成本低等優(yōu)點,已在業(yè)內(nèi)廣泛采用。普通夯擴樁是采用混凝土作為夯擴體填充料,而復合載體夯擴樁的夯擴體是采用少部分混凝土以及大量的碎磚、碎石等建筑垃圾作為夯擴體填充料。復合載體夯擴樁的突出優(yōu)點在于:①在保證單樁承載力的前提下,使用建筑垃圾,降低了單樁工程造價;②在夯擴過程中填充料形成了良好的透水通道,讓夯擴體周圍影響范圍的土體快速固結(jié),提高土體強度,且由于夯擊過程擠密了樁端土體,又進一步了提高單樁承載力;③這種樁型可以消除利用大量建筑垃圾,有良好的節(jié)能減排環(huán)保效果。
復合載體夯擴樁的樁端下部由4部分組成:夯實的干硬性混凝土(低塌落度)、夯實的填充料(碎磚、碎石等建筑垃圾)、擠密土體和影響土體[1],見圖1。
圖1 復合載體夯擴樁的樁端下部組成
復合載體夯擴樁由混凝土樁身、樁端的復合載體2部分組成,荷載也通過兩部分傳遞:部分荷載利用樁身的側(cè)摩阻力傳遞到樁側(cè)土體,部分荷載通過樁身垂直傳遞到樁端以下深層土體。為節(jié)約工程造價,在設計時一般將復合載體夯擴樁的樁長設計得較短,用以減少鋼筋和混凝土用量,減少開挖深度。所以復合載體夯擴樁的樁身周圍土體側(cè)摩阻力較低,大部分荷載都是通過樁端的夯擴體傳遞到樁端下部的深層土體。復合載體夯擴樁的受力原理圖見圖2。
圖2 復合載體夯擴樁的受力原理
從受力上分析,當復合載體夯擴樁承受豎向荷載時,可以視為常見的擴展基礎[2]。上部荷載傳遞到載體后,通過夯實干硬性混凝土、夯實填充料和擠密土體,荷載逐級擴散,形成多級的擴展基礎,最后荷載傳遞到持力土層。
復合載體夯擴樁通過對填料的夯擊,使樁端土體變的更加密實、均勻,并由于樁身較短,以及多級擴展基礎的受力,使得樁身側(cè)阻力所占比例較小,其承載力主要來源于樁端夯擴體受荷。
由于復合載體夯擴樁的受力特點是擴展基礎形式,其計算承載力是fa x Ae[2]。當載體持力層一定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也是一定的。通過控制三擊貫入度改變持力層密實度,三擊貫入度數(shù)值越小,則土體越密實,等效樁端計算面積Ae就越大。因此三擊貫入度是復合載體夯擴樁設計和施工過程的重要參數(shù),需要合理確定。
由于復合載體夯擴樁中的載體受力為擴展基礎,是深層載體基礎的設計原理。設計要求需滿足如下3點:載體下方的土體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建構(gòu)筑物的沉降值滿足規(guī)范要求,樁身構(gòu)造滿足樁頂荷載受力要求。
設計內(nèi)容如下:土體持力層和加固土層的選擇、樁長計算、三擊貫入度值、等效樁端計算面積Ae和基礎沉降計算。設計關鍵是持力層和加固土層的選擇和三擊貫入度確定。
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的計算按《復合載體夯擴樁設計規(guī)程》[1]中公式4.2.2計算:
μp為樁身斷面周長;qsia為樁側(cè)第i層土的側(cè)阻力特征值(kPa);qpa為復合載體下地基土經(jīng)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持力層承載力特征值(kPa),按GB50007確定;Ae為等效樁端計算面積,按《復合載體夯擴樁設計規(guī)程》中表4.2.2選用。樁長、樁身等其他幾項的設計與常用的樁基設計相同,見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3]。
復合載體夯擴樁的樁距,規(guī)范要求不宜小于1.6~2.0m,根據(jù)過往經(jīng)驗、試驗及參考文獻,為把夯擴擾動影響控制在合理范圍內(nèi),最優(yōu)樁距宜為4倍樁徑[4],這樣既能保證樁間土在夯擴過程中的擾動影響在容許范圍內(nèi),又能使下臥層土體的承載力得到充分發(fā)揮。
復合載體夯擴樁的施工一般包括如下的程序[5]:
①樁位確定,樁機就位;
②采用特定的設備,重錘夯擊成孔,反壓護筒使護筒下沉到設計標高;
③提錘填料(碎磚、碎石等建筑垃圾),對樁端土體進行夯擊擠密;
④測量三擊貫入度,若大于設計要求三擊貫入度,重復工序3,直到滿足設計要求;
⑤填入干硬性混凝土,并夯擊密實;
⑥放入鋼筋籠;
⑦灌注樁身混凝土。
施工程序可以參考圖3。
圖3 施工程序
與設計、施工有關的部分規(guī)定如下。
①復合載體持力層應為可塑到硬塑狀態(tài)的粘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
②樁端被加固土層應為可塑到硬塑狀態(tài)的粘性土以及粉土、砂土、碎石土,被加固土層厚度不宜小于2m。
過硬和過軟的土層不應作為被加固土層,如密實的砂卵石土層、淤泥和淤泥質(zhì)土都不適合作為被加固土層。因為砂卵石層在夯擊作用下會產(chǎn)生剪脹,原固結(jié)狀態(tài)的土體結(jié)構(gòu)被破壞,起不到加固作用;淤泥和淤泥質(zhì)土由于處在水飽和狀態(tài),在夯擊作用下產(chǎn)生超靜孔壓,土體無法壓實壓密。但密實砂卵石層可以作為土體持力層,所以要注意區(qū)分持力層和加固土層的區(qū)別。
③樁身不應進入有承壓水的土層中。
④樁的間距不宜小于1.6~2.0m,一般采用4倍的樁徑為宜[4]。
⑤夯擴體投料量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夯擊后地面隆起不得大于50mm;
b.采取措施防止對相鄰樁的不良影響,相鄰樁的豎向位移值不得大于20mm;
c.在滿足1和2條要求的前提下,以三擊貫入度控制夯擴體的投料量。投料量不宜小于0.5m3,且不宜大于1.8m3,否則應調(diào)整樁長或改變施工參數(shù)。
山東某化工企業(yè)新建廠房項目,主廠房建筑尺寸69m×36m×33m(長x寬x高),總共5層,第一層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其余上部4層為鋼結(jié)構(gòu)。根據(jù)地質(zhì)勘察報告及業(yè)主要求,對主廠房樁基工程的預制樁和復合載體夯擴樁進行經(jīng)濟比選。經(jīng)過經(jīng)濟性計算,選擇了復合載體夯擴樁,詳細資料及設計過程如下。
6.1.1 各土層地質(zhì)參數(shù)(以不利孔128#孔為例)
①素填土厚1.2m,qsia=8kPa;
②粉質(zhì)粘土厚1.1m,fak=130kPa,qsia=24kPa,Es=5.0MPa;
③粉土厚1.5m,fak=130kPa,qsia=24kPa,Es=5.5MPa;
④粉質(zhì)粘土厚6.4m,fak=120kPa,qsia=17kPa,Es=5.0MPa;
⑤粉土厚2.4m,fak=140kPa,qsia=27kPa,Es=6.0MPa;qpa=425kPa;6.1.2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計算
樁頂標高取第2層土頂部,樁端進入第5層粉土,有效樁長9.5m,計算深度 D=9.5m+2.0m(擴底部分直徑)=11.5m,樁徑410mm,C30混凝土。
由《復合載體夯擴樁設計規(guī)程》4.2.2公式:Ra=μp∑qsiali+qpa·Ae,其中
查《復合載體夯擴樁設計規(guī)程》表4.2.2,Ae=1.7m2(取三擊貫入度為10cm),則復合載體夯擴樁單樁承載力特征值Ra=μp∑ qsiali+qpa·Ae=1.2874 ×184.7+425×1.7=960.28kN,取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900kN。
三擊貫入度的投料量控制在1.2m3,三擊貫入度控制值為10cm。樁詳圖如圖4。
圖4 樁詳圖
在本工程實例中,樁基原計劃采用預制管樁,地質(zhì)參數(shù)各層土性質(zhì)如下(以孔19#孔為例):
①素填土厚1m,qsia=10kPa;
②粉質(zhì)粘土厚2m,qsia=35kPa;
③粉土厚1.5m,qsia=25kPa;
④粉質(zhì)粘土厚3.5m,qsia=30kPa;
⑤粉土厚2.5m,qsia=30kPa,qpa=1100kPa;
⑥粉土厚1.5m,qsia=28kPa;
⑦粉土厚3.8m,qsia=30kPa,qpa=1200kPa;
預制樁采用樁長12m,樁徑500mm,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8.5.6公式[2]計算如下:
若取與復合載體夯擴樁相近的的承載力900kN,則預制管樁需加長至15m,經(jīng)計算得:Ra=909.515kN,取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為850kN。
通過以上樁基工程樁型的經(jīng)濟比選,采用復合載體夯擴樁可以有效減少樁長,降低造價,經(jīng)核算該項目樁基工程采用復合載體夯擴樁可比采用預制管樁節(jié)省30%的造價,最后業(yè)主方采用了復合載體夯擴樁。經(jīng)過近7年的使用,該建筑物的樁基沉降在規(guī)范限值內(nèi),經(jīng)受了實踐的檢驗。
復合載體夯擴樁作為一種新興施工技術,由于其不僅具有較高的承載力而且成本較低,同時還能消除大量建筑垃圾,具有較好的節(jié)能減排環(huán)保效果,因此這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施工技術。本文從實際工程出發(fā),介紹了復合載體夯擴樁的設計、施工要點,希望能為廣大的設計、施工人員提供參考資料和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