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芳 朱晨霞 羅婉嫻
(惠州市博羅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婦產科 惠州 516100)
先兆早產是指孕周在 28~37 周之間,發(fā)生腰腹酸痛、陰道出血、宮頸口未開等癥狀。如果不能及時進行治療與護理,就會出現(xiàn)早產現(xiàn)象,對產婦及腹中嬰兒造成危害,如增大產婦的感染率,降低嬰兒的存活率等[1]。早產是引起圍產兒發(fā)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據(jù)報道,全球早產兒死亡數(shù)是圍產兒的10%[2]。紐曼系統(tǒng)模式是一種全面細致、動態(tài)性強的護理方法,其綜合考慮了患者的客觀情況、具體病情及外界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3]。為探究紐曼系統(tǒng)模式在先兆早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部分先兆早產患者實施紐曼系統(tǒng)模式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婦產科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間收治的80例先兆早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診斷均符合《婦產科學》中對于先兆早產的診斷標準。排除存在溝通困難或精神障礙及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先兆早產對癥治療,根據(jù)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6.50±2.55)歲;孕齡28~35周,平均孕周(31.50±1.50)周。觀察組年齡23~34歲,平均年齡(25.50±2.45)歲;孕齡27~36周,平均孕周(32.00±1.55)周。兩組患者年齡、孕齡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藥物對癥治療和常規(guī)先兆早產護理,常規(guī)護理包括:(1)患者取適當臥位休息,確保患者睡眠充足;(2)保持病房環(huán)境清潔;(3)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穩(wěn)定情緒,緩解壓力;(4)指導患者健康飲食。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與紐曼保健模式措施進行護理,該模式由機體防御、應急源及干預措施三部分組成,通過三級預防來完成護理干預,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初級預防措施:可以給患者及家屬發(fā)放孕期安全手冊,并講解先兆早產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并使患者了解治療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對于先兆早產的認識,增強對抗疾病的信心,引導患者的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對患者的病情、家庭、胎兒及現(xiàn)狀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對患者實施鼓勵、督促;(2)二級預防措施: 確保病房安靜、清潔,最大程度上減少病房外的噪聲,進出病房輕聲關門等;睡前通過心理暗示、放松訓練及音樂療法等方式使患者快速進入睡眠的狀態(tài);制定以合理搭配、營養(yǎng)均衡為原則的營養(yǎng)食譜,并關注患者的飲食情況,食物種類多樣化;督促患者規(guī)律作息;(3)三級預防措施:密切監(jiān)測患者及胎兒的各項臨床指征,包括患者的血壓、血糖、心率、尿量等指標水平,以及胎兒的胎心監(jiān)測等;患者懷孕過程中積極了解不利于腹中胎兒的藥物,如用安胎藥,應密切監(jiān)測相關生理特征,協(xié)助完成患者B超檢查,如出現(xiàn)藥物副作用,則告知醫(yī)師,對癥處理。通過三層預防措施,盡可能減少早產的發(fā)生。
比較兩組患者在住院1周后的心理焦慮評分,統(tǒng)計住院期間的護理滿意度、早產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心理焦慮評分測定:通過SAS焦慮量自評表,對患者住院1周后的心理焦慮情況評分,<50分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重度焦慮;>69分為重度焦慮。分值越大,焦慮程度越嚴重。
運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等級資料分布情況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焦慮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Z=2.04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焦慮程度比較
分組心理焦慮評分<50分50~59分60~69分>69分對照組110263觀察組515191Z2.045P0.041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早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早產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分組n護理滿意度早產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照組4025(62.50%)12(30.00%)14(35.00%)觀察組4036(90.00%)3(7.50%)6(15.00%)χ28.3526.6464.267P<0.05<0.050.039
紐曼系統(tǒng)模式是近年來新出現(xiàn)的護理模式,該模式注重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從多方面判斷患者與環(huán)境、壓力源等的關系,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達到預防疾病的目標[4]。本研究通過對先兆早產患者應用紐曼系統(tǒng)模式實施干預,探究紐曼系統(tǒng)模式護理在先兆早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心理焦慮程度比對癥組更低,表明紐曼護理對于控制患者焦慮情緒具有良好的效果,良好的護患溝通交流,能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狀況,排解心中的負面情緒。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表明患者對于這種護理模式持積極態(tài)度,更愿意遵從各項護理操作,究其原因是紐曼護理下,患者能感受到自身狀況的改善。觀察組早產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更低,表明紐曼護理在治療先兆早產患者中能起到加強療效的作用,其原因是在紐曼護理下,患者的行為生活方式、心理狀況得到改善,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常規(guī)護理模式將監(jiān)測患者的臨床指征作為護理重點,對于可能的危險因子缺乏全面預防的意識,例如對于患者生活方式改變及心理狀態(tài)關注較少,缺乏護患之間的溝通,因此忽略了患者個體的隱性問題。紐曼護理由機體防御、應急源及干預措施三部分組成,通過三級預防來完成護理干預,可以使護理工作更加科學化、規(guī)范化及有序化,更大程度地提高護理質量[5]。紐曼護理在考慮到可能造成先兆早產的因素,包括飲食、睡眠、生活方式、病房環(huán)境、心理因素與人為不可預料的措施等,因此采取了相應的預防措施來避免早產的發(fā)生。首先,紐曼護理更注重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并能及時排解患者的負面情緒,而且能夠促使患者家屬加入到護理工作中來,通過對患者進行先兆早產方面的健康宣教,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客觀的了解,增強患者參與護理的主動性及護理依從性,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其次,紐曼護理針對患者的住院環(huán)境、睡眠、飲食與生活方式進行了相應干預,引導患者開啟健康的生活模式,盡可能地消除生活方式中的早產誘因;最后也是最直接的一道預防措施,密切關注患者體征,做好各項檢查與藥物使用的監(jiān)測,這將有助于患者出現(xiàn)癥狀及早采取對癥措施。
綜上所述,在護理中應用紐曼系統(tǒng)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度,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早產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