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于強
為進一步教育引導青年大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筆者認為:當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應切實把握好以下七個“度”。
一要有高度。作為思政工作者就是要講政治,提高政治站位?!稁熣f》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易經(jīng)》講“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朱熹講“形而上者謂之道”等,“道”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最高范疇。習近平總書記講的“明道信道”這個“道”,就是從中國傳統(tǒng)哲學意義的高度,講的就是政治要求。這個政治要求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治素質是第一素質,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政治要強是第一位的要求。只有政治強,才能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政治立場,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才能堅持不懈地傳播馬克思主義,堅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不懈地促進學校和諧穩(wěn)定,堅持不懈地培育優(yōu)良校風和學風;才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政治引導,增強職業(yè)自豪感和責任心,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始終以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為言行自覺,勤勤懇懇為黨育人、兢兢業(yè)業(yè)為國培才。
二要有深度。要做好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對學生全面、深入、細致了解的基礎上,結合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和需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就業(yè)、學業(yè)、心理等困難與問題,引導他們成長成才。當前,大學生群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學生在各方面反映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復雜,純粹依靠傳統(tǒng)經(jīng)驗已經(jīng)力不從心,采取硬性的灌輸說教已難以奏效,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不斷研究新問題、適應新特點,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實踐能力。現(xiàn)代教育打破了傳統(tǒng)師生之間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常態(tài),要給學生一杯水,就必須具有“活水源”。這個“活水源”來源于不斷地學習,做到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能夠自如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向學生展現(xiàn)理論的魅力和實踐的成就,及時、準確回應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指導學生健康成長。
三要有廣度。打鐵必須自身硬。新時代的大學生思維呈現(xiàn)發(fā)散式、多樣性,自我意識、主體意識、發(fā)展意識凸顯,差異性、個性化需求增長,是“三觀”逐步形成、確立的關鍵時期,極易受到社會上各種思想的影響。一些學生不斷滋長的惰性思維和持續(xù)下降的自主學習能力,導致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容易產(chǎn)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和困惑。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必須強化自身本領,積極主動學習,做到博覽群書,豐富跨學科知識,在知識對比中,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文化的先進性。要拓寬歷史視野,胸懷九十多年中國共產(chǎn)黨史、五百年社會主義史和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在縱向對比中,印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要拓寬國際視野,在中外對比中,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不斷增強自身綜合素質,提升自己的內驅力、反思力、學習力、行動力、溝通力和意志力,在工作中堅定“主心骨”,守好“主陣地”,唱響“主旋律”,成為立德樹人“主力軍”,做一名愛崗敬業(yè)“樂為”的教師,做一名頭腦清醒、敢于亮劍的“敢為”“有為”教師。
四要有準度。思政工作者要準確把握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以及高校學生思政工作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尤其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要準確把握各種問題的具體性和特殊性,見微知著,在各種社會問題、社會矛盾,各種困難、困境面前做到未雨綢繆、有效應對。只有這樣才能準確、主動回應學生的理論關切和現(xiàn)實關切,引導學生站在理論高度思考問題,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fā)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幫助學生全面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勤學、修德、明辨、篤行上下功夫,樹立建功立業(yè)、報效祖國的宏偉志向,珍惜韶華、腳踏實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五要有硬度。青年大學生學習能力最強,接受新事物最快,精力最旺盛,可塑性最強,在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引導。因此,思政工作者必須要有硬度。有硬度,就是要有崗位榮譽感,把“四個自信”內化為自身管理育人的最大底氣和心氣。要做嚴師,敢于堅持原則、敢于指出學生的問題與不足,及時糾正學生的各種不良言行舉止,教育學生正確區(qū)分真善美與假惡丑的標準,讓真善美在學生心靈深處扎根,增強其識別能力,提升其思想境界與道德情操,培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得失觀、榮辱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促進健康成長。
六要有溫度。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引導意義,是宏觀上的指導,要讓它從理論變?yōu)榛钌陌咐|及學生的心靈,就要讓它始終冒著“熱氣”、帶著溫度與學生見面。如果不能營造適宜的溫度,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使學生對思政工作者產(chǎn)生距離感、陌生感、不信任感甚至存有懷疑和怨恨,那么在談話時融入再多的感情、使用再多的技巧,也難以打開學生心扉。因此,思政工作者要胸懷仁愛之心,做有溫度的布道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真的教育就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边@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對工作、對學生投入真情感、付出心行動,堅持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并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做到關心學生、關愛學生、關照學生,用大愛溫暖感化每一個學生,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跟得上、不掉隊。
七要有雅度。思政工作者的言行風范是最生動的“活教材”?!捌渖碚?,不令而行”,思政工作者應秉承“教人者必先受教”的原則和宗旨,立學生之德必先立己身之德。不能把高大上、真善美停留在嘴上,而要言傳與身教相結合,體現(xiàn)在自身言行中,用自己優(yōu)雅的言談舉止示范學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對人對事公平公正,嚴格要求自己,慎獨慎行,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為學、以德施教。
(作者單位:井岡山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