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永堅
“圖形與幾何”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由于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圖形教學自身的復雜性、抽象性,學生學習時會有一定的困難。通過對本校教師圖形與幾何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初步了解、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對圖形與幾何教學特點不太理解。部分教師在教學導入上往往存在一些誤區(qū)。近年來,我們通過問卷調查與案例分析,選取了圖形與幾何教學導入的四個方面內容,對一些案例進行了如下的分析,試圖從中找到產(chǎn)生誤區(qū)的原因。
一、過分抽象形式化
在圖形認識導入過程中,由于教師教學導入時過分抽象,低學段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欠缺,想象能力有限,在學習上會感到困惑。
【案例】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有趣的圖形》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生:小積木,電視,皮球……
師:你們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形狀。
生:我的鉛筆盒是長方體,我的鉛筆是圓柱,……
師: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生:平平的,圓圓的……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哪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的導入,雖然教師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并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形狀,再動手感受,引導到語言的描述,應該說是合情合理的,但這樣的導入,還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沒有提示出 “即面在體上”的圖形本質特征。學生對此認知度不高。課堂導入沒有抓住低學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顯得平淡無奇,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求知欲望不強。
二、媒體呈現(xiàn)簡單化
在圖形的運動的案例中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導入時只是簡單化進呈現(xiàn),沒有深入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案例】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軸對稱的再認識(二)》
師:同學們,你們看,淘氣畫的圖形對嗎?為什么?
生:不對,因為左右兩邊不對稱
師:大家再看看這幅圖,左右兩過對稱嗎?
生:對稱。
師: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做軸對稱圖形。
這個課件的演示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簡單重復了教材的圖例,并沒有真正促動學生的思維,只是多媒體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就會減少,想象空間減少,學生會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實際收獲不多,留下的印象也不深刻。這樣的導入并沒有發(fā)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所以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三、實踐操作盲目化
在圖形測量的案例中發(fā)現(xiàn),有些教師只是簡單的要求學生去測量,并沒有進行具體指導。
【案例】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教室有多長》
師:過節(jié)時,老師先買一些拉花布置教室,可是不知道教室有多長,你們能幫老師測量一下嗎?(引出課題:教室有多長)
生:好!
師:怎樣量教室的長度呢?
學生:尺子,書本,筆盒……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工具進行實際測量。填在書上的表格里。
(學生在教室里一片忙亂,各自用自己的工具進行測量)
師:同學們在測量中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的?
生1:我用尺子進行測量,量的結果不一樣。
生2:我用書本測量,最后也不知多少。
(教師歸納:用一個工具可以測量出教室有多長,但是大家測量的結果不一樣。為什么呢?)
教師安排了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前沒有進行操作活動的說明,在活動中也沒有進行具體指導,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推理認證。在活動結束后也沒有進行必要的啟發(fā)引導。因此,活動過程是混亂的,時間也浪費了,活動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現(xiàn)實生活表面化
在圖形的與位置的案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案例只為聯(lián)系現(xiàn)實,學生參與性并不高。
【案例】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比例尺》
(多媒體出示陽山賢令山風景區(qū)示意圖)
師:這是陽山賢令山風景區(qū)示意圖,它是按照我們所學的比例知識,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后畫在圖紙上的。圖里所量出的長度叫圖上距離,與圖上對應的地面上的長度是實際距離。(并板書: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師:請同學位再舉例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平面圖呢?
生:地圖,旅游區(qū)示意圖……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經(jīng)常要用到數(shù)學。像上面這樣的問題,就通過數(shù)學方法,把實際的大小按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畫了出來。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時,我們把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板書:叫做比例尺)
這節(jié)課的導入雖然也聯(lián)系了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并從實際出發(fā)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最終引出了概念,但是,這節(jié)課的聯(lián)系生活,應該是比較膚淺的,只不過虛晃一槍,并沒引起學生內心的共鳴,更談不上學生上的驅動力了。學生對比例尺的認識也只能停留在簡單的認知水平上。缺乏了深刻的理解。
通過案例的分析,反映出教師在圖形與幾何教學中存在的一些誤區(qū),教學導入誤區(qū)的存在,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反映出教學效率的低下,也為我們研究對應的策略提供了現(xiàn)實參考。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