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詠白
清平調·立夏 200cm×150cm 布面油畫 2017年
鏡像之二100cm×50cm 布面油畫 2016年
凝視 100cm×50cm 布面油畫 2016年
黃海燕以開放的思維和個性化的藝術表達方式,解構著傳統(tǒng)的、僵硬的性別定式,呈現(xiàn)著社會性別的多樣化和藝術形態(tài)的多元化,給出了關于當下的一種文化暗示,我們權且稱之為“游走在性別邊緣進行創(chuàng)作的藝術家”。當代藝術的特征就在于藝術的多元性與自身本體語言的形式化傾向。藝術家關注表現(xiàn)技法的個人化圖式的符號性,而這種符號性必須符合藝術家對自己生活狀態(tài)的理解以及個人的審美能力。在對當下的體驗與思考,對藝術形式的探索中,黃海燕逐漸建構了自己的精神圖式。他的作品具有一種綜合性,包含了多重意義形態(tài)的成分,試圖以敘事的藝術手法觸摸人物心靈的透視,能讓觀眾直接體悟到他所要展示給人們的—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都市女性所特有的情緒與心態(tài)。這使得他的作品從根本上脫離了傳統(tǒng)方式的直觀與對應,而呈現(xiàn)出模糊的、朦朧的、難以釋解的幻象。他特別注意提煉形式的迷離感,看似分割卻并置一體的幾塊狹長畫面分別塑造出形態(tài)各異的多個女性形象,于和諧微妙的色調中尋找色彩的冷暖、虛實的縹緲與詭譎。同時,也弱化了人物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適度的夸張與變形,圓弧線與形的大量使用似乎是在勾勒人的靈魂而不是實體,從而使作品具有了一種意象的隱喻性。這是似真似幻的“心中之象”,神秘如夢,無以名狀,讓人完全沉浸在夢幻的光彩中,又有一種涅槃重生之感。
清平調 180cm×80cm 布面油畫 2017 年
涅槃之九 180cm×75cm 布面油彩 2013 年
冀意 100cm×50cm 布面油畫 2017 年
狀態(tài)·牽 180cm×60cm 布面油彩 2017 年
黃海燕作品中那精微的輪廓與神秘的構成形式,使得這些女性不可思議,琢磨不透,象閃爍的星辰燦爛輝煌,他用豐富的幻想和詩意的語言來詮釋可感知的實體。我們無法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畫中的人物,但某些東西是存在于作品之外的,具體真實,并隨著不斷的深入解讀變得更為明顯。正如畫家在自述中所言:“畫最可貴的是在凝凍的畫面之外的那些飄浮的生命?!?/p>
我不由地想起艾爾伯特·賈克梅蒂說的一段話:“真實仿佛躲在一層薄霧后面,扯去一層,又有一層,一層又一層,真實永遠在隔著一層薄霧的后面。然而我們似乎每天接近一步。就為這緣故,我行動起來,不停息地,似乎最后我終能把握到生命的核心。”最后我們終能把握生命的核心。
從這些柔韌不張揚的形象中,可以觸摸到作者那充滿人性化的溫情、與世無爭的平和心態(tài)以及他的審美理想。歌德有句名言:“永恒之女性,引導我們飛升?!弊屖澜绯錆M愛,或許這就是人類拯救自己的出路。藝術家們已在作品中解構著性別傳統(tǒng)的定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