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燕
【摘 要】 閱讀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對小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幫助學生提高個人閱讀技能。
【關鍵詞】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主要是幫助小學生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多篇文章的閱讀教學,這一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增加閱讀量,提高其閱讀技巧。群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小學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特點,在進行教學前需要設定合適的目標和計劃,這樣才能夠引導小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幫助小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研究
首先,群文閱讀教學能夠增加小學生的閱讀量。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非常重視閱讀積累,而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這一要求同樣適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對課內閱讀過于重視,但對于拓展性閱讀重視程度不高,這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達不到新課標要求。而群文閱讀教學,在每一堂語文教學中引導小學生閱讀相同主題的多篇文章,增加小學生閱讀量的同時,對小學生的知識面拓展也具有重要意義。信息時代對學生的信息獲取速度和效率也在逐漸提高標準,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之后,由于小學語文課堂時間固定,完成教學任務需要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速度,這與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相適應。
二、合理設計群文閱讀課程,開展群文閱讀自學
對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展前設計一些合適的問題,使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提高學生在群文閱讀中獲取對應信息的能力。此外,群文閱讀教學的初期,教師可以先幫助學生進行基礎的鞏固,閱讀從一篇文章開始,隨著學生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再嘗試多篇文章整合閱讀,這樣能夠對小學生的遷移能力進行提升,幫助小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另外,在問題的設計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引導小學生掌握默讀技巧。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一文章時,教師可以將對應主題的文章引入其中,如《特殊的葬禮》和《沙漠中的綠洲》等,通過這些文章的默讀,教師根據內容設計合適的問題:“對比兩篇文章尋找其中的異同,你更喜歡哪一篇文章,原因是什么?”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學生能夠相互討論、發(fā)表看法,從而喚醒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這種群文閱讀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通過教材對比分析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通過篩選合適的教材文章,同其他文章進行對比,這樣才能夠尋找到更加具有關聯性的群文閱讀文章素材。此外,群文閱讀的文章需要根據文章的內容以及主題等進行一定的順序組合,通過合適的順序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逐漸進入到閱讀教學的佳境,閱讀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和鍛煉。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大部分是教師講解,這種方法對學生的自主性影響較大,而單純的問題尋找又會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多種風格的文章相互連通,對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行激發(fā),提高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例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這一文章時,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對整個文章有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對整篇文章的情節(jié)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理清,然后引出《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文章來進行群文閱讀,并讓學生在閱讀完成后自主進行思維導圖的繪畫,尋找兩者之間表達方式的異同點,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同時對學生閱讀中的對比分析能力也有較大的提升。
四、讀說結合感受文章
小學階段的群文閱讀教學,其對小學生的表達和思考能力都有較大的鍛煉和提升,在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聽”和“說”的環(huán)節(jié)添加到群文閱讀教學中,特別是對于一些內容比較豐富的文章,朗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寄托。這在閱讀中也是比較難以掌握的一點,對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先聽一次,再根據實際情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自由閱讀和朗讀,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表達。最后,通過群文閱讀讓學生充分發(fā)表各自的看法,并對文章的含義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果。
綜合所述,對于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群文閱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學中“慢”這一問題,能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最佳方法,不斷推動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