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蘭
肛瘺是肛腸科一種比較常見且復雜的疾病,在我國發(fā)病率約占肛腸病發(fā)病人數的1.67%~3.6%。肛瘺,通俗點說,就像是在肛管直腸周圍長了一個非常大的膿包,膿包向皮膚表面生長的過程,就在體內形成了一個通道,叫做瘺道,靠近皮膚表面那一頭為瘺道外口,靠近肛管直腸壁那一頭為內口。由于瘺道迂回曲折,周圍有瘢痕,會讓膿液排出不暢,導致肛瘺反復發(fā)作。一旦形成肛瘺,根本沒有自愈可能,手術是唯一的治愈性手段,主要是把瘺管切開或切除,然后形成開放創(chuàng)面來促進傷口愈合。但手術會帶來一定的風險性,手術后要做好護理工作,促進身體康復,減少反復發(fā)作次數。以下為術后護理的注意事項:
術后當天應以平臥位為主,肛門留置引流管者可以采取側臥位,因為平臥位對切口壓迫止血效果比較好,還有利于休息;盡量減少下床次數,避免切口出血;床上翻身動作盡量輕柔一些,避免幅度過大導致包扎敷料的松脫引起出血。
術后第一天,待肛門切口包扎敷料取出后,不宜馬上下床,盡量平臥1小時,觀察切口沒有明顯出血時,就可以下床活動;如果切口很大,滲血比較多,建議分次取出肛門填塞的敷料,避免壓力劇降引起大出血。
術后第二天,如果切口沒有明顯滲血,可以適當餐后運動,控制在15~30分鐘,有助于腸道功能恢復;適當進行提肛運動,每天5組,每組50次,這樣能促進切口血液循環(huán),加速切口愈合,肛門肌肉的功能鍛煉也能促進排便,避免出現(xiàn)大便失禁。
為保證有效的治療效果,術后要注重對創(chuàng)面觀察,如讓家屬定時查看切口敷料外是否有鮮血滲出,發(fā)現(xiàn)異常要及時向醫(yī)生反饋。術后換藥過程一定要觀察主瘺管的引流情況,還要觀察有沒有分支瘺管存在,如果有分支瘺管一定要及時放置引流條引流炎性液體,避免假性愈合的可能。
由于手術解剖部位具有特殊性,術后創(chuàng)面容易受到糞便污染,進而導致炎癥。因此在術后護理中要嚴格重視肛周護理,控制好排便次數,并在排便之后進行規(guī)范的中藥坐?。ǔS么矸届疃緶?、苦參湯、五倍子湯等),對肛周進行熏洗,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消炎止痛以及清潔效果。若敷料已經被染濕,則需要及時通知醫(yī)生更換。
在肛瘺術后,換藥得當可促進創(chuàng)口生長,加速愈合,減少患者痛苦,縮短住院時間,降低患者住院費用。這個工作很專業(yè),具體操作就放心地交由醫(yī)生吧!
手術之后,患者可能因為肛管括約肌痙攣或肛管內部的手術填充敷料過緊而劇烈疼痛。此時可通過與家人溝通交流、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也可遵醫(yī)囑口服止痛藥,若有需要也可以注射止痛劑。若因為填塞物過緊,導致肛門周圍過度疼痛,可及時報告醫(yī)生,以對填塞物適當調整。
合理飲食,可以幫助患者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營養(yǎng)和能量。對肛瘺患者而言,膳食應清淡而富含營養(yǎng),嚴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每天飲水量達到2000~3000毫升,以保證大便通暢,避免便秘對手術創(chuàng)口造成嚴重刺激,進而導致出血、水腫等現(xiàn)象。
術后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炎性液體引出,使切口盡快愈合?;颊咴谙麓不顒雍?,就可開始練習提肛運動,采取站立或者蹲坐位,在吸氣時收住肛門3~5秒,呼氣時則放松肛門10秒左右,5次為1組,每天做3~5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