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星
摘 要:以上海市嘉定區(qū)黃渡萊茵幼兒園的區(qū)重點課題“以故事為載體,開發(fā)生長式班本微課程的實踐與研究”為背景,以提高幼兒學習興趣與能力,提升教師課程領導力為目標,如何從班級幼兒的實際出發(fā),充分運用幼兒園園內和園外的各種資源,通過對園本課程的再設計等策略,由本班教師、幼兒、家長共同參與的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中創(chuàng)生新的教育經驗。
關鍵詞:中班;班本微課程;開發(fā);建構
一、基于幼兒的興趣及熱點
(一)鏡頭一:區(qū)角里的話題
在開展中班主題“在秋天里”的活動中,教師調整了新的個別活動的內容和材料,其中,一個內容引起了幼兒的討論,那就是“蜘蛛織網”。孩子們一邊在區(qū)角中用絨線在雪糕棒制成的網架上來回繞,一邊討論:“蜘蛛網就是蜘蛛的家嗎?”“那當然,不然它住哪呢?”“那為什么我上次看到的蜘蛛網上沒有蜘蛛呢?”“也許它搬家了吧!”“它會搬到哪里去呢?”……
(二)回顧分析
從孩子們的討論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蜘蛛的興趣度很高,他們樂于提問,會結合自己的認知及生活經驗進行判斷,對蜘蛛也充滿好奇和疑問。孩子們的討論讓教師有希望看到由“蜘蛛”帶來的價值,思考著如何關注幼兒經驗的多元化,如何推動幼兒更進一步對蜘蛛的探究?
(三)思考措施
1.問題式調查
通過“我來提問題”的趣味活動,教師向幼兒征集他們的問題,并將問題進行梳理歸類——聚焦性問題和發(fā)散性問題:(1)聚焦性問題:蜘蛛是怎么織網的?蜘蛛的絲是從哪里吐出來的?蜘蛛織一個網需要多久?蜘蛛為什么需要織網?為什么蜘蛛網有黏性?等等。(2)發(fā)散性問題:蜘蛛的家在哪里?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針對兩種不同類型的問題,教師用不同的方式請幼兒調查、呈現。(1)聚焦性問題:教師采用認領話題—查找資料—互動分享的方式,請幼兒自主認領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查詢、詢問父母等方式來查找答案并進行記錄,最后在集體面前分享自己的成果。(2)發(fā)散性問題:利用調查表的方式,每個幼兒針對一個問題進行調查、記錄、交流,最后師幼一起進行集中梳理和歸類。
3.多感官呈現
無論是聚焦性問題還是發(fā)散性問題,均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呈現,通過環(huán)境的影響使幼兒感知梳理經驗的方法。另外,幼兒園還增加了點讀筆等多媒體工具,使幼兒可以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聽一聽朋友的分享,這樣也可以避免幼兒看不懂圖文的現象,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
二、基于與繪本故事的融合
(一)鏡頭二:自由活動中的討論
近期,蜘蛛成了孩子們的熱點話題。自由活動時,孩子們依舊在熱烈地討論著“蜘蛛是益蟲還是害蟲?”“蜘蛛有毒嗎?”“蜘蛛長得都一樣嗎?”等問題,接著,睿睿小朋友得意地拿出自己帶來的繪本《捕獵高手——蜘蛛》,和同伴一起翻翻、看看、講講,開心極了。
(二)回顧分析
幼兒對于“蜘蛛”的經驗是存在個體差異的,并且幼兒的經驗是基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以及對書籍的閱讀內化而來,是有依據的,也是有價值的。
故事教育是我園的特色,而幼兒對繪本故事也充滿興趣。因此,繪本故事是一個讓幼兒獲取知識、經驗的良好工具,要充分利用好繪本,挖掘其價值,滿足幼兒對“蜘蛛”的探究。
(三)思考措施
1.“蜘蛛”繪本大收集
幼兒一起查閱、收集和“蜘蛛”有關的繪本故事,并且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主題核心經驗對這些繪本故事進行價值判斷,有的開展集體活動,有的投放到個活動中,如“蜘蛛的日記”“努力愛蜘蛛”……
2.借助集體活動
《蜘蛛先生要搬家》是一篇以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的敘事故事,符合幼兒語言發(fā)展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非常適合幼兒閱讀。因此,園內開展了集體教學活動“蜘蛛先生要搬家”,以問題的設置帶動幼兒學習,鼓勵幼兒發(fā)現問題、解答問題,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3.借助“一班一品”
上完這個集體活動后,幼兒非常喜歡《蜘蛛先生要搬家》這本繪本,基于一班一品“故事編輯部”——幼兒自己畫故事、編故事,教師便順應幼兒的需求,把這本繪本投放到“故事編輯部”中,幼兒可以再次翻翻、看看這本繪本,并且把“蜘蛛先生還會搬到哪里去”作為主題開展故事的續(xù)編活動。
三、基于與一日活動的融合
(一)鏡頭三:戶外游戲中的新花樣
一天下午,在玩“小兔跳”的游戲時,孩子們在游戲情境中練習雙腳跳、單腳跳等不同的跳躍方式。這時,有幾個男孩子圍在一棵樹邊嘀嘀咕咕。筆者悄悄走近,只聽見:“看,有蜘蛛?!薄斑@只蜘蛛好小呀?!薄瓭u漸地,蜘蛛不見了,孩子們的討論也結束了,筆者以為孩子們會回歸到游戲中。誰知,城城突然提議:“我們來學蜘蛛爬吧!”“好??!好啊!”于是,這幾個孩子就在一邊玩起了新花樣。
(二)回顧分析
對蜘蛛的探究越來越深入后,幼兒對蜘蛛也越來越敏感,他們對蜘蛛充滿了興趣,話題也離不開蜘蛛。現在的孩子更健康、更聰明、更具潛力,更好奇、更敏感、更愿學習,他們能發(fā)現并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主動學習、建構經驗。
(三)思考措施
教師將追隨幼兒的腳步,將“蜘蛛”微課程滲透到一日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比如,自由活動中,幼兒可以去自然角中觀察蜘蛛、照料蜘蛛,記一記自己的發(fā)現;戶外游戲中,可以利用大型玩具開展“小小蜘蛛俠”的游戲,鍛煉幼兒的攀爬能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等,這些充分體現了“一日活動皆課程”的教育理念。
四、結語
《蜘蛛探秘》的班本微課程還在火熱進行中,后期,隨著孩子們對蜘蛛越來越深入的了解,教師還將鼓勵幼兒制作“蜘蛛”海報,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最了解的蜘蛛做一個介紹。未來,隨著孩子們的深入探究,筆者相信“蜘蛛探秘”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彩!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