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季節(jié)的變化,人們通常是以氣溫來判斷的??晌乙恢惫虉?zhí)地認為,在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里,每一個季節(jié)都應該可以用一種基本色調(diào)來表達。哪怕這種基本色調(diào)只是一個色系里的一種色差,它也理應有一個足以成為一年中各季節(jié)的標志性的色差級。如果這種色差級不明顯,甚至就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都感覺不到這種色差,那么,對于一座城市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種缺憾。
南寧就是個缺乏明顯的季節(jié)性色差級的城市。在這里,一年四季,你所能看到的,除了綠還是綠,于是,“綠城”便成了南寧的城市名片。在南寧待的時間長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從自然界的基本色調(diào)上,你是感受不到季節(jié)的更替的,要不是特別留意,你甚至感受不到任何能體現(xiàn)季節(jié)更替的色差級。所以,喜歡旅游的南寧人,出游的動因常常是被東南西北不同城市的季節(jié)性色調(diào)所誘惑。秋天的紅楓銀杏,冬天的白雪冰天,無疑都是最能引誘南寧人走出綠城的旅游吸引物。
智慧時代的情形通常是這樣的:三五好友小聚聊天,一人說,聽說某地楓葉紅了或者某處銀杏黃了,眾人的出游欲望便立馬被激活,不能說走就走也必須約定了最近的周末。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南寧人被“色誘”到異地城市的可能性與及時度更是大幅度提升,只要某人在微信圈或QQ群里發(fā)一條某市楓紅杏黃或雪白銀妝的信息或圖片,定然有一批易被“色誘”者秒贊秒約。對于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來說,更常見的是全家的出行激情忽然之間就被天氣預報煽動起來了。通常的情形是,一家人看著電視,天氣預報說,某某城市大雪,一家人會立馬驚呼:哇!北方下雪了,走,北方看雪去!
我算不上真正的南寧人,坎坷人生,莽闖莽撞,一路打拼,輾轉(zhuǎn)前行,踉踉蹌蹌,年近不惑才算在南寧定居下來。十幾年生活下來,對于這個城市,我已有一種近乎虔誠的認同感。所以我也不得不承認,與眾多南寧人一樣,對于北國秋色、雪原冬景,一直總是“色誘”難禁,一旦捕獲相關(guān)信息,便心向往之……
關(guān)于旅游,曾經(jīng)有過一個很粗俗但卻又很在理的說法:旅游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到別人活膩的地方去。世人都有好奇心理,凡自己未見過、未經(jīng)歷過、未體驗過的,總不免有要嘗試一回體驗一番的欲望。南寧沒有北方美麗的秋冬色彩,喜歡旅游的南寧人一到秋冬時節(jié)自然就特別向往北方那些個精彩色調(diào)??墒且苍S由于這兩個季節(jié)往往與寒冷如影隨形,因而它就常常連北方人自己也有所不屑。記得有一次在北京,去香山看紅葉,下山晚了打不上車,好不容易在瑟瑟秋風中打到了個順風車,一上車便與看上去與我大致同齡的司機訴說打車之難,沒想到這位京爺一臉的不屑,道:“有什么好看的呀!”尷尬之余便想:也是哦,幾片樹葉,一派枯槁色調(diào),只為看上一眼,還落得個在刺骨的寒風中折騰半天打不到車回不了賓館的下場,何苦呢?
或許是異地賞秋看雪遇到過太多稀奇古怪的尷尬經(jīng)歷讓喜歡旅游的南寧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或許是老年社會與二胎時代的同時到來使得南寧人遠行的困惑與難度大幅提升,又或許還有種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刺激了南寧人難禁季節(jié)性“色誘”的神經(jīng),于是,不知自何時起,南寧便悄然出現(xiàn)了種種季節(jié)性“色誘”基因突變現(xiàn)象。有人想到了人造反季節(jié)景觀以滿足季節(jié)性“色誘”的法子,可再反季節(jié)也得有氣溫的配合才行呀。更有人想到了充分利用氣候優(yōu)勢留住春色的法子——你不是沒有秋冬色彩嗎?那我就把季節(jié)的色調(diào)永遠留在春夏兩季,讓你永遠活在精彩的春夏兩季里,讓你沒時間去追逐北方深秋的紅葉、嚴冬的白雪。這還不夠,還要把北方人吸引過來,讓北方人無論何時來,都能欣賞春夏兩季最美的色彩。
在南寧這片肥沃滋潤的土地上,本來就生長著許多花期極長甚至四季花開不斷,或者干脆到了秋冬季節(jié)才激情綻放的植物,比如羊蹄甲,比如三角梅,比如異木棉,等等。而且有很多種類,比如油菜花、格?;?、向日葵之類,在南寧一年四季可以一茬接一茬地種上四茬。這樣一來,在如今喜歡旅游的南寧人的朋友圈里,經(jīng)??吹降奶?,通常就是哪哪的向日葵開了,哪哪的油菜花開了,哪哪的格?;ㄩ_了……當你手機刷屏看到的滿是這類信息的時候,你開車出門就得開始忍受滿大街堵車的痛苦,就連公交車上,地鐵里,也滿是趕去看花拍花玩美拍的人們。到了花地一看,更是人山人海,手機的、單反的,自拍的、他拍的,專業(yè)的、業(yè)余的。除了站著拍的,還有蹲著拍的、趴著拍的、貓著腰拍的、仰著頭拍的……滿山遍地都是美拍的人們。手機相機拍照的咔嚓聲和著一陣陣笑浪、一陣陣尖叫,人聲鼎沸,遍地狂歡?;ㄌ锏仡^,滿是紅裙飛揚,絲巾飄舞。最投入的多為女子,她們或佯作嬌羞狀,或蘭花指撫面,或雙手托腮,或纖指拈花,或輕嗅花香……但凡日常生活中的百般姿勢體態(tài),萬種嬌顏媚目,都會被各自在花地里一遍一遍地自導自演或他導你演著,被攝入鏡頭,載入賞花生活史冊。那場面,怎一個熱鬧了得!
最熱鬧的時段,自然永遠是周末?,F(xiàn)今南寧人的周末,幾乎總能在城里城外找到個賞花拍花的好去處——美麗南方、那考河畔、紫金農(nóng)莊、青山南湖、獅山鳳嶺、大學校園……只要你愿意,幼兒園小朋友的親子活動,中小學生的集體郊游,大學生的聚會交流,企業(yè)團隊素質(zhì)拓展訓練,都能依時找到花團錦簇的去處。至于市民小家的周末,則可一家人開上車,牽著大寶,抱著二寶,帶上簡易戶外帳篷,扶老攜幼,拖娃挾崽,尋一爿鮮花盛開之地,其樂融融,悠閑自在地玩上一天。
在眾多的賞花拍花人群中,最搶眼的得數(shù)那些退了休而精力依然旺盛的大嬸大媽大叔大爺姆姆老嘢們。他們半生勞碌,一路打拼,到了五十五、六十,退了休,放下了事業(yè),依然體健身輕,精神矍鑠,前半生獻給了家庭和事業(yè),后半生才突然覺悟過來,該好好享受人生了。于是乎,他們常常三五成群,八九結(jié)伴,凡有賞花拍景的去處,便呼朋喚友,拖個裝滿五顏六色、鮮艷靚麗用于拍照的服裝道具的拉桿箱,或擠公交,或竄地鐵,或網(wǎng)約,或自駕,高調(diào)結(jié)伴而行。到了花海景點,便從從容容、大大方方地從拉桿箱里翻出各種服飾道具,對著小鏡子一陣濃妝艷抹之后,在隨行攝影師的導演之下,隨心所欲地變換擺弄各種自認為很迷人的“pose”,集體照、組合照、夫妻照、姊妹照、兄弟照、個人照,換著花樣猛拍狂攝……瘋了鬧了樂了盡興了,也累了乏了困了饑餓了,便就近找家農(nóng)家樂,點上一盤柴火雞,幾個長壽菜,或就在大學校園里的學生食堂各自要上一份快餐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喝著,一邊拿出手機單反翻出剛拍的照片,幾顆發(fā)鬢花白的頭顱湊到一塊,興致勃勃地欣賞著,點評著,狂笑著,瘋著,鬧著,再家長里短地神聊上一陣,又約好晚上廣場舞的場地和下次美拍的選址,并定下時間約好攝影師直至諸多事項均已一一敲定,才意猶未盡,興致盎然又憧憬滿滿地散去……
作者簡介:吳言明,廣西鳳山縣人,南寧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教授,潛心于教育研究數(shù)十年,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偶有散文、詩歌發(fā)表于各種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