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樣?xùn)|西,每每想起,總令我回味無窮,它就是粽子。我喜歡吃粽子,不僅僅是因為喜歡粽子的味道,更因為它承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童年記憶。
端午節(jié)期間,超市里各種各樣餡料的粽子一應(yīng)俱全,有板栗味的、綠豆味的、紅棗味的,甚至還有鮑魚味的。海味山珍的餡味滿足了人們的“各有所愛”。
我7歲那年的端午節(jié),是我最難忘的一個端午節(jié)。那天,帶著過節(jié)的興奮,一大早我就在院子里掃地,一陣綠豆餡的粽香本能地讓我停下手中的活兒,原來是鄰居家的小青來到我家院門口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溫飽無常的我嘴角自然地饞出了口水,我呆呆地望著小青,巴望能得到一點點“恩賜”,肚子已經(jīng)“咕嚕咕?!表懥?,我很自然地走上前,沒料到她拒絕了我分一點吃的要求。天真的年齡讓我哭著跑回了房間,向爸爸鬧著要粽子。爸爸安慰說:“我們家沒有糯米,爸爸也不會包,以后爸爸再給你買很多很多好吃的粽子好嗎?”在我眼里萬能的爸爸并沒有能說服我,我繼續(xù)向爸爸大哭大鬧:“為什么她們都有媽媽包粽子,而我的媽媽去哪里了?為什么不包粽子給我吃呀?爸爸快叫媽媽回來好嗎?”沒想到我這么一說,爸爸竟然一巴掌打到我的屁股上。第一次被打讓我驚訝萬分,突然間恨起爸爸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只有一只手能勞動的爸爸打的是自己的心!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得知媽媽在我很小的年紀就拋下我們姐妹仨和右手殘疾的爸爸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都說后媽不疼孩子,爸爸擔心再婚后我們?nèi)忝檬芪瑢幙勺约憾嗬坌?,也一直未娶,靠一只左手為我們撐起一片天?/p>
日出日落,斗轉(zhuǎn)星移。我們?nèi)忝靡苍诹w慕別家的歡笑聲中以及爸爸的加速衰老中告別了童年時光,早早地學會當家。我們十來歲的時候,家境稍有改善了,吃粽子已不再是什么奢侈的事。
后來我學會了做點小生意,時常往返于縣城與南寧之間。
有一次,車進站了,我拖著疲憊的身體走下車,突然有一個似乎熟悉的聲音在喊:“小妹又去進貨啊,肚子餓了吧,吃個粽子吧。”我本能地回頭一看,一個粽子已遞到我眼前,遞粽子的阿姨滿臉笑容,她的親切讓我無法懷疑她認錯人了。我有點不知所措,一下子答不上話來?!斑@人有點眼熟。”我在心里嘀咕。“小妹你忘記了,幾個月前你幫我出的車費呀。”那位阿姨自信滿滿地說道?!芭?,哦……是嗎?”我在腦海里拼命回憶……原來是她呀!我記起來了。上一次我來進貨,搭乘無人售票車時,因為阿姨第一次坐這種車,不知道這是要自投零錢的,因沒有零錢,她只能尷尬無助地向四周張望,希望能得到理解與幫助。當她的眼睛與我相對時,我下意識地對司機說道:“我替她交吧?!边呎f邊把兩塊錢投了進去。阿姨感激地看著我,顫抖的雙手從兜里掏出一張10元人民幣。我說“阿姨不用了”,沒有接過她的錢……
沒想到過了這么久她居然還認得我,我接過她的粽子,問她怎么又來到這里了,她說:“我女兒在這里工作,平時比較忙,不經(jīng)常回家。我想著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來給她送幾個粽子,上次我來這兒不知道坐車的規(guī)矩,多虧了你啊?!蔽倚α诵φf:“是啊,端午節(jié)快到了,您女兒有您這么個母親可真幸福啊?!彼龂@了口氣說:“人老了,也沒什么能為女兒做的了,就包些粽子送來給她。”我又和她隨意地聊了一些家?!?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0/10/01/qkimagessayssays202003says20200307-2-l.jpg"/>
過了一會兒,阿姨的女兒來接她了,我和她女兒彼此留下聯(lián)系方式就分頭走了?;氐郊抑?,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粽子,像一個孩子得到期待已久的玩具,興奮不已。正品嘗著粽子,電話突然響起,對方不是別人,正是阿姨的女兒:“粽子好吃嗎?如果你不嫌棄,以后我媽再包的話多送幾個給你?!辈恢浅鲇诟屑み€是對粽子的期待,我?guī)缀鯖]有停頓地說“好好好”,心里涌起一種難以名狀的感覺,好像媽媽突然出現(xiàn)似的。
時值盛夏的端午日,路邊擺賣粽子的攤位里站著一位老奶奶,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她顯得格外渺小。盡管老奶奶竭力的吆喝聲被市場的喧囂所淹沒,但在這濃重的節(jié)日氛圍里,粽子還是有一定銷量的,老奶奶臉上綻放出菊花般的笑容??吹焦畔≈甑睦夏棠踢€在酷熱的夏日與眾多的競爭對手拼生意,我不由得去想象老奶奶的人生境遇,也許出于同情,我徑直走到老奶奶的攤前。正要掏錢的一瞬間,從旁邊突然閃過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直沖著老奶奶叫“奶奶”,并順勢張開雙臂抱住老奶奶。小女孩的到來,讓老奶奶都顧不上生意了,笨拙的手折騰幾番,終于剝開一個粽子讓小女孩吃起來??粗∨捵斓某韵?,老奶奶的臉比夏日的陽光還要燦爛。吃飽后的小女孩左右各拎一個粽子又蹦又跳地從我的跟前閃過。好奇心驅(qū)使我緊跟著小女孩,在距離老奶奶十來米外,我叫住了小女孩,夸贊她有一個好奶奶。小女孩說:“奶奶不是我們家的奶奶,但奶奶對我可好了,是奶奶領(lǐng)我上學校的,我學習成績?nèi)嗯诺谌?。”雖然小女孩這么說,但我始終認為他們就是一家人。盡管我的童年與小女孩沒有什么可比性,但這些年來,無論在什么地方,一旦看到粽子,我就自然地想起被爸爸打屁股的那個早晨。長大后,明白了事理,我必須承認打也是疼愛的一種方式。
粽子像是一個會說話但始終也不出現(xiàn)的人,在悠長的時光里提醒我每一個端午節(jié)的到來;在匆匆的流年里跟我回憶父親那一句“給你買很多很多好吃的粽子”的幸福的謊言;在人生的旅途中引領(lǐng)我走向一個個幸福的轉(zhuǎn)角……
作者簡介:樊可香,女,壯族,廣西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南寧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紅豆》《廣西文學》《江門文藝》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