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嬋
受疫情影響,2月中旬武漢市養(yǎng)老機構(gòu)一線護理人員緊缺,養(yǎng)老護理員日夜值守,身心已處于透支狀態(tài),疫情防控和服務壓力非常突出。武漢市現(xiàn)有養(yǎng)老機構(gòu)270多家,承擔著2.6萬多名入住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和生命安全責任。民政部及時謀劃安排養(yǎng)老服務領域跨省支援。2月下旬以來,江蘇、安徽、湖南三省民政部門挑選精兵強將,迅速組建多支養(yǎng)老服務支援隊,分別馳援武漢市社會福利院、江漢區(qū)社會福利院和洪山區(qū)社會福利院。
湖北省省內(nèi)各地民政部門也紛紛馳援武漢。2月24日,省民政廳緊急動員宜昌市、襄陽市、黃石市和荊門市各組建一支養(yǎng)老護理員隊伍,對口支援武漢市社會福利院、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佛祖嶺福利院、武漢市青山區(qū)南山老年公寓。襄陽市老河口市光化辦事處民政辦公室民政志愿者38歲的張晶晶通過嚴格審核、健康檢查等程序,加入了襄陽市(共15人)馳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隊,是老河口市被選拔的唯一人員。此后的一個多月里,她任勞任怨、精心照料32名素不相識的老人。她用家人般的溫情,為老人們撐起了疫情期間的“生命安全傘”。
主動請纓 寫下戰(zhàn)書
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關鍵階段,湖北省民政廳動員宜昌、荊門、襄陽、黃石四市分別組建養(yǎng)老服務隊支援武漢,加快解決武漢市一線養(yǎng)老護理人員缺口問題。
“應急支援,責無旁貸!”“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作為民政志愿者的張晶晶,2月24日接到《省民政廳關于組建養(yǎng)老服務支援隊伍的通知》,2月25日向光化辦事處黨委遞交了請戰(zhàn)書。為了讓家人放心,給他們做了一晚上的思想工作,丈夫哽咽著說:“孩子今年才3歲,你舍得?。俊睆埦ЬЩ卮穑骸拔沂敲裾驹刚?,人這一輩子,國家能有幾次需要你呢?”最終,她說服了丈夫及家人,得到了他們的支持?!扒f千萬要小心,注意安全……”諸多叮囑深深地烙在她的心里。她顧不及家里年歲已高患尿毒癥多年、一直靠透析維持生活的媽媽及年僅三歲的孩子,第一時間寫下請戰(zhàn)書,主動請纓馳援武漢,第二天就踏上了征程。她在請戰(zhàn)申請書中寫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來,所有黨員、干部在這個非常時期舍棄家人的團聚,不分晝夜地付出,義無反顧地戰(zhàn)斗在一線。我雖不是黨員,但同樣以黨員的標準時刻要求自己,作為一名年輕的民政志愿者,我自愿加入支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隊,到抗疫一線為黨和國家分憂解難義不容辭,使命光榮。字字鏗鏘、發(fā)自肺腑,詮釋了民政志愿者戰(zhàn)勝疫情的忠誠、執(zhí)著、決心和信心!
襄陽市支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隊于2020年3月1日早在襄陽市民政局集合,3月1日晚到達武漢,入住賓館。在賓館進行了防控知識、護理技能培訓及入養(yǎng)老機構(gòu)之前的身體檢查,之后張晶晶與襄陽市的同事們一同進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佛祖嶺福利院,開始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志愿服務工作。
在志愿服務期間,張晶晶的主要工作是在老人生活區(qū)進行消毒殺菌和生活照料服務。在照料老人生活時需要穿著防護服、隔離衣、口罩、面罩、眼罩、防護靴、手套等,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為預防感染,每次穿脫防護服都需要2個多小時,當防護服穿好后整個身體就已經(jīng)濕透了,她和同事們還要堅持著為老人送餐送水、打掃房間、消毒物品等。
在佛祖嶺福利院,她參與了與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觸的老人和火神山等醫(yī)院的新冠肺炎治愈老年患者一共32人的隔離護理工作。她每天的工作時間達13個小時,主要為病人講解消毒隔離知識,做心理防護,指導病人服用藥物還有其他生活護理。在佛祖嶺福利院一個多月的支援時間里,張晶晶也會感到擔心和疲憊:“說不怕那是假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佛祖嶺福利院疫情形勢還是很嚴重的,尤其是我前面一批的護理員已經(jīng)被感染?!彼f,“不忙的時候,我也會覺得害怕??墒羌热恢鲃訄竺?,我不怕,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做一名更合格的護理人員。我要求自己,必須要堅持下來,必須完成任務!”
她和同事們在福利院期間的生活也非常簡樸,平日里都是用電飯煲燒點簡單的飯菜,但沒人抱怨,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相互鼓勵。
張晶晶性格開朗,為人和善,平日里言語不多,在老人生活區(qū)工作時她認真仔細,從不計較。當帶隊領導向她了解家庭情況和困難時,她不愿給單位添麻煩,總是擺擺手說“都挺好”。其實,她最大的牽掛就是母親和孩子。了解到她的實際困難后,老河口市民政局和光化辦事處黨委非常重視,專門安排人員到她家里走訪慰問。
心有大愛 細心服務
佛祖嶺福利院又叫陽光醫(yī)院,是一個醫(yī)養(yǎng)結(jié)合的養(yǎng)老機構(gòu)。該院分為ABC三個區(qū)域。支援隊到院后,襄陽市支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隊全盤接手護理工作。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針對老年群體的防控工作,務必做到嚴而又嚴、細之又細,確保萬無一失。集中居住在社會福利院的老人們,有的還是失能、半失能人員,做好這類特殊群體的護理和疫情防控工作難度更大、任務更加艱巨。
張晶晶被安排在B區(qū)二樓,負責整個樓層的相關工作,到達樓層以后,需要快速進入工作狀態(tài)。該區(qū)老人包括密切接觸者,高血壓高?;颊撸L期臥床老人,盲人,視力障礙老人,肢體殘疾老人(坐輪椅),幾乎每位老人都有3種以上的老年基礎病。作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員,要清楚的了解每一位老人的性格、愛好、生活習慣、身體健康狀況等個人情況,她用一天時間,熟悉了解了所負責樓層的老人情況,根據(jù)每個老人的情況來合理安排服務工作,為了克服防護服帶來的距離感,她每天將自己的服務話語寫在紙上,用溫馨的話語緩解老人們的精神壓力,細心做好生活照顧,盡最大能力為老人們提供便利,踐行著“長輩事無小事”的標準。
為了做好安全防護,大家身上的防護服,常常一穿就是5、6個小時??谡?、護目鏡也必須扣得緊緊的,壓在臉上、鼻子上,汗水一浸,又疼又癢。防護服不透氣,每天穿著就會全身冒汗,汗水從前額滴到防護眼鏡里,那種感覺特別難受。那段時間,不斷適應,不斷調(diào)節(jié),“張晶晶們”慢慢地已經(jīng)習慣了這種在防護下的工作狀態(tài)。而每次脫掉防護服,摘下護目鏡,印痕已是掛滿全臉。為了當好老人的“守護神”。張晶晶每天的工作是護理老人,做好房間消殺防護。為了減少防護服用量,一旦進入工作區(qū),就要連續(xù)7個小時不能喝水、不能進食、不能上廁所,還要照顧老人們的情緒,消除“全副武裝”給老人們帶來的恐懼和心理隔閡。為了拉近與老人們的距離,她在防護服上寫著“爺爺奶奶,我愛你們”,并積極與同事們開展了“聽講過去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動,幫助老人們緩解長期隔離帶來的焦慮。
213號趙大爺,是一名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基礎病也比較嚴重,平時除了吃飯、上廁所,其他時間都是臥床。這位老人脾氣暴躁,還有點暴力傾向。他肺部有痰,咳不出來,非常難受,醫(yī)生開了藥,并囑咐抽時間多給他拍拍背,有助于把痰咳出。一開始趙大爺極其不配合,對張晶晶又罵又推又踢,甚至把她的手套扯掉,手背都撓破了,還把藥扔了,把水杯打翻。即便是這樣,張晶晶還是堅持每天給他喂藥、拍背,收拾房間,為房間消毒,洗衣服和被子,幾天下來,病情減輕了不少,他也再不抗拒,還笑著對張晶晶說:“你每天給我吃藥,可真是準時,謝謝你,我感覺好多了!”聽到他說好多了,張晶晶心里真的高興,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6號殷老伯雙目失明,經(jīng)常出現(xiàn)去廁所卻走到陽臺,去電視機前卻走到走廊上的情況,張晶時刻關注著他,以便及時給他解困。張晶晶第一次接觸他時,他十分焦慮、恐慌,很少與人交流,幾乎每次都會跟別人說著說著哭起來。張晶晶了解到,由于疫情影響,病毒隔斷了他與家人相見,也影響了老人之間的正常交流,使他們的情感變得非常脆弱。此后,張晶晶除了每天配合醫(yī)生給殷老伯做心理疏導,也會主動引導他講講家人、孩子,回憶以前生活中開心的事。張晶晶說,老人們就像自己年邁的父母,哪怕多陪他們幾分鐘,說一句關心的話,輕輕撫摸一下他的肩膀,拉一下他的手,修剪他的指甲,也會讓他們感到親人就在身邊,讓他們不孤單。
由于疫情特殊時期,老人們活動量不大,食欲普遍不是很好。為了保障老人們的營養(yǎng),張晶晶每次在收飯盒的時候,都會仔細觀察老人們的用餐量,對于進食偏少的老人都會主動詢問原因。遇到食欲不佳的老人,張晶晶總是想著法的讓老人多吃一點兒,不厭其煩。每天除了服務好老人,還要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消殺工作!認真做好消殺記錄,對自己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奉獻大愛 一生驕傲
3月23日,“張晶晶們”獲得民政部致支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隊隊員的慰問信。慰問信中稱,在武漢市養(yǎng)老機構(gòu)疫情防控最吃緊、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最艱巨的時期,支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隊主動請纓,逆行向前,奮不顧身,悉心照料,規(guī)范防控。民政部黨組攜全國民政系統(tǒng)廣大干部職工,向他們及默默支持的家人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4月16日,參加襄陽援漢養(yǎng)老服務支援隊護理工作的隊員張晶晶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圓滿完成任務,結(jié)束集中休整,順利返回老河口市與家人團聚。在光化辦事處辦公樓門前歡迎儀式上,“歡迎支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隊隊員張晶晶凱旋歸來”的鮮艷橫幅格外醒目,副市長劉國強為其送上鮮花。劉國強說,在新冠疫情期間,張晶晶面對疫情不退縮,圓滿完成了支援武漢養(yǎng)老服務工作任務,踐行了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彰顯了擔當和專業(yè)素養(yǎng),也體現(xiàn)了老河口人民的奉獻精神。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但我們與那里的老人們已經(jīng)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睆埦Ьдf,得知他們要返回家鄉(xiāng),老人們紛紛通過書寫感謝信、贈送紀念品等方式表達謝意?!袄先藗兌忌岵坏梦覀冸x開,惜別的情景讓我很激動?!薄斑@次支援武漢的經(jīng)歷,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記憶?!睆埦袂閳远ǖ卣f,“如果國家還有需要,我依然愿意請戰(zhàn)?!薄澳嫘邢蚯?,挑戰(zhàn)極限,同時也鍛煉了自己在艱苦環(huán)境中成長的強大力量?!狈蛛x1個月,隊員張晶晶十分掛念家中3歲的兒子。回首在武漢的日子,她坦言,隊友們每天都盼望疫情早日結(jié)束,回到正常幸福的生活?!盎丶液?,還要一如既往做個熱愛生活和心有大愛的人?!边@也是服務隊成員共同的心聲。
張晶晶說:“能夠戰(zhàn)斗在武漢,是我一生的驕傲,而我想說的是,戰(zhàn)斗在一線的戰(zhàn)友們,你們永遠是我心中最大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