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君 王昕鴻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塑料的生產由于其用途的多樣化而呈指數級增長,如食品包裝、消費品、醫(yī)療器械和建筑。雖然有顯著的好處,但與塑料產量增加相關的負面影響令人擔憂。為了解決這個不斷升級的環(huán)境危機,我們必須采取一系列的行動,減少一次性和一次性塑料產品的浪費。本文建立評價體系來估計一次性或一次性塑料產品廢物的最大水平,并討論在何種程度上可以減少塑料廢物以達到環(huán)境安全水平。
(1)本文收集的數據是準確、可靠和相互一致的
(2)本文是在一個全球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建立模型,不考慮無法預知的突發(fā)情況。
(3)本文選取的指標可以準確代表分析因素,不考慮分析因素受除了指標的其他方面的影響。
(4)我們認定PMQ≤0.4時,環(huán)境達到安全水平。即在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中,無污染和輕度污染是可以被接受的狀態(tài)。
(一)建立層次模型:
(1)確定目標層為塑料廢物最大量,記為PMQ;
(2)確定三個一級指標,它們分別是廢物來源、塑料污染程度、塑料廢物的可用性,分別記為PSW、PEW、PAW。
(2)確定七個因素作為PMQ的二級指標,它們分別是工業(yè)發(fā)展程度(C1)、個人使用數量(C2)、政策(C3)、科技發(fā)展程度(C4)、塑料可降解度(C5)、人口數量(C6)和回收意識(C7)
(二)構造判斷矩陣:
(1)引入標度值aij。
(2)為了構造矩陣,我們查閱文獻并根據經驗總結得到七個因素比較的重要程度,以下是判別矩陣公式:
(三)向量歸一化
利用MATLAB軟件進行判斷矩陣歸一化,其次進行向量歸一化,最后得到一級指標對于塑料排放水平的權重值
首先,根據文獻和資料將二級指標對一級指標的影響程度進行分級,我們將一個地區(qū)在相應指標方面做出不利決策表示為“1”,做出有利決策表示為“0”,其次針對選擇的地區(qū)情況來給七項二級指標打分,然后計算各項二級指標對應的數值,從而得到PSW、PEW、PAW的數值,計算公式如下:
根據上述公式,得到
PSW=0.1587C1+0.2399C2+0.3543C3+0.1036C4+0.0676 C5+0.0488C6+0.0312C7
PEW=0.2412C1+0.0453C2+0.1040C3+0.3569C4+0.1593 C5+0.0617C6+0.0315C7
PAW=0.1036C1+0.0312C2+0.1587C3+0.2399C4+0.3543 C5+0.0488C6+0.0676C7
最后,根據以下公式進行權重計算得到PMQ的數值。
PMQ=0.2857PSW+0.4286PEW+0.2857PAW
我們將塑料廢物最大量PMQ定為1,將塑料廢物排放量劃分為五個等級:
無污染量:廢物量在0~0.2之間
輕度污染量:廢物量在0.2~0.4之間
中度污染量:廢物量在0.4~0.6之間
重度污染量:廢物量在0.6~0.8之間
超重度污染量:廢物量在0.8~1之間
根據數據[2],中國的未處理垃圾達到8.82 百萬噸/年。我們通過分析上文提到的七個二級指標發(fā)現(xiàn),由于中國的人口數量大,塑料廢物排放量多,同時相關政策不夠嚴厲,使得除科技發(fā)展程度外,其他六個二級指標得分均為“1”,將所得結果代入上述幾個公式中可以得到,中國的塑料廢物排放量為0.7489,屬于重度污染量,然后將我們查得的未處理垃圾與污染等級系數進行比值,可得出中國的PMQ為11.78百萬噸。
本文選擇當前污染程度比較高的發(fā)展中國家——印度,和作為全球環(huán)保模范的發(fā)達國家——挪威。下面我們分別對兩個國家的七個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利用上述打分體系進行影響評估,探討他們的污染程度。
3.1.1 數據分析
我們查閱相關數據后,發(fā)現(xiàn)印度現(xiàn)在屬于重度污染國家。我們結合查閱的相關文獻,利用0-1打分機制對七個相關因素進行打分評價。
(1)印度的工業(yè)發(fā)展相對快速,對于塑料的排放產生消極的影響。
(2)印度的人口基數巨大,對塑料廢品的產生影響較大。
(3)個人使用數量受制于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個人使用數量較小。
(4)印度的科技發(fā)展比較迅速,對塑料廢品的處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5)材料可降解性較差,對于塑料廢品的處理產生消極影響。
(6)政府塑料廢品回收相關政策出臺較少,落實程度差,對塑料回收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
(7)當地人民普遍接受相關教育程度較低,回收環(huán)保意識較差,對塑料廢品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
3.1.2 結論與建議
我們將評價完印度七個因素的分數代入判別矩陣,得出印度的塑料廢物排放水平為0.6509,屬于重度污染,符合相關數據體現(xiàn)的排名。
對于提出的建議實施,我們建議按照全球環(huán)保模范國家挪威進行調整改進:根據挪威的發(fā)展狀態(tài),對七個相關因素進行評判打分,得到塑料廢物排放水平為0.188,屬于無污染程度,其主要優(yōu)勢有以下幾點:
1.政府對環(huán)保的充分重視,出臺相關政策,證發(fā)展經濟的同時盡可能回收塑料廢物,少產生塑料垃圾
2.公民的環(huán)保意識很強,對于回收塑料從生活出發(fā)
3.科技發(fā)達,屬于一流發(fā)達國家,對于環(huán)保技術的開發(fā)有充分的后備力量。挪威相對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材料本身難以降解帶來的影響。
1、根據“排放越大,責任越大”的原則,主動承擔處理塑料垃圾的任務。
根據所研究國家的人類生活被改變的方式、環(huán)境的影響和塑料工業(yè)的影響,得到所研究國家排放塑料廢物量,排放量越大的國家承擔的責任越大,要更有擔當地致力于自己國家的塑料垃圾處理和環(huán)境保護。
2、嚴格遵守國際一次性塑料污染控制政策,從塑料垃圾的源頭控制。
現(xiàn)在世界上主要頒布的政策有塑料袋控制政策、塑料袋征稅政策、塑料袋禁令、禁令和征稅組合政策等,各個國家應根據自己國家的國情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合理制定、嚴格執(zhí)行相關政策,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
3、提高科學技術水平,提高塑料垃圾回收率。
不斷提高塑料降解的能力,研究新技術來加快對塑料廢物的降解,并鼓勵制造商在其產品中使用高比例的再生成分,減少使用不可降解物質。
4、做好垃圾分類和回收。
制定科學的垃圾分類標準和相關政策法規(guī),研發(fā)和推廣高效的垃圾分類工藝及設備。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民眾垃圾科學分類的意識,從最根本的源頭上做好垃圾分類,良好的垃圾分類有利于進一步的垃圾回收,特別是塑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