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智濤 姜明明 萬善志
支氣管哮喘屬于一種以氣道炎癥及高反應性為病理基礎的疾病,中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嗜酸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共同參與氣道炎癥反應的發(fā)生,而氣道炎性反應是導致哮喘氣道高反應發(fā)生的重要因素[1]。目前對支氣管哮喘的診斷主要以臨床癥狀、體征結合肺功能檢測(支氣管激發(fā)或舒張試驗)為主,但其診斷的特異性較低,同時對患者配合情況要求較高。因此,尋求一種簡單、快速、安全且對支氣管哮喘診斷效能更高的檢測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呼出氣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xiàn)eNO)是臨床上用來監(jiān)測氣道炎癥的非創(chuàng)傷性手段,特別是在診斷哮喘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2]。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ECP)在哮喘發(fā)病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高水平是哮喘診斷的重要指標。因此,F(xiàn)eNO、血清ECP、IgE檢測可能對氣道炎性反應的定量評價具有重要價值[3]。而基于FeNO、血清ECP、IgE與支氣管哮喘的緊密聯(lián)系,近年來,本院對收治的疑似支氣管哮喘患者均進行FeNO、血清ECP、IgE水平及肺功能檢測,并以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以及支氣管激發(fā)或舒張試驗結果作為診斷支氣管哮喘的金標準,探討FeNO、血清ECP、IgE 對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診斷價值,以及各指標與肺功能的關系,為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38例疑似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研究對象均符合知情同意原則,并已經過院倫理委員會審批;②無明確哮喘病史;③存在呼吸困難、胸悶、喘息等癥狀,且經X線等輔助檢查并無異常;④發(fā)病24 h 內無支氣管舒張劑、β2 受體激動劑使用史,48 h 內無抗組胺類藥物使用史。排除標準:①1個月內有呼吸道感染病史或者變態(tài)反應相關表現(xiàn),以及激素及抗感染藥物使用史者;②無法配合完成FeNO 檢測及支氣管激發(fā)或舒張試驗者;③氣胸、心律失常無法進行支氣管激發(fā)或舒張試驗者;④相關檢查前1 h 內進食過富含氮類的食物。其中男76例,女62例,年齡21~65歲,平均(43.32±14.66)歲,體重指數(shù)20~29 Kg/m2,平均(24.67±4.74)Kg/m2,有吸煙史者40例,占31.16%。
1.2.1 FeNO 檢測
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氧化氮測定儀(NIXO,由瑞典Aerocrine AB公司提供)對FeNO 進行檢測。測試前1 h 內均無劇烈運動,測定前將氣體標本收集方法通過視頻讓所有人觀看,后進行檢測,檢測時囑患者靜坐,首先盡可能呼出肺內所有氣體,然后用嘴包緊口含器并全力吸氣5 s,再緩慢呼出肺內氣體,持續(xù)約10 s,在測定時將流速維持在50 mL/s,90 s 后對FeNO 數(shù)據(jù)進行讀取,重復檢測3次,并計算3次的平均值。進行此操作時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1.2.2 血清ECP及總IgE檢測
于入院次日清晨抽取4 mL 空腹靜脈血,常規(guī)離心、冷凍保存待[4-5]。應用變態(tài)反應檢測儀(瑞典Phadia公司,型號:UniCapSystem,)對血清ECP 水平進行檢測,應用全自動生化儀(日本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公司,型號:日立7160)ELISA 法檢測血清總IgE 水平,并均嚴格依照試劑盒說明書中的操作步驟進行。
1.2.3 肺功能檢測
應用多功能肺功能檢測儀(比利時麥迪公司,型號:Medisoft)對所有患者第1 s 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預測值百分比(FEV1%)以及最大呼氣流量(PEF)占預計值百分比(PEF%)進行檢查,以FEV1%、PEF%指標對肺功能進行評價[6]。
記錄患者支氣管哮喘及非支氣管哮喘疾病發(fā)生情況,并對哮喘嚴重程度進行評價,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FeNO、血清ECP、IgE 水平及FEV1%、PEF%的差異,以及FeNO、血清ECP、IgE 水平與肺功能的關系。
應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應用ROC曲線對FeNO、血清ECP、IgE單項及聯(lián)合檢測支氣管哮喘的診斷效能進行分析,兩連續(xù)變量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吸煙史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n(%),(±s)]Table1 Baseline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n(%),(±s)]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n(%),(±s)]Table1 Baseline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n(%),(±s)]
分組支氣管哮喘組非支氣管哮喘組χ2/t值P值n 67(48.55)71(51.45)年齡(歲)44.58±14.77 42.13±14.61 0.979 0.329性別男38(56.72)38(53.52)0.142 0.706女29(43.28)33(46.48)體重指數(shù)(Kg/m2)25.21±5.04 24.16±4.21 1.331 0.185吸煙史有22(32.84)18(25.35)0.938 0.333無45(67.16)53(74.65)
支氣管哮喘組患者FeNO、血清ECP、IgE 水平均明顯高于非支氣管哮喘組,而FEV1%及PEF%水平則顯著低于非支氣管哮喘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FeNO、血清ECP、IgE及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2 Comparison of FeNO,serum ECP,IgE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2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FeNO、血清ECP、IgE及肺功能指標比較(±s)Table2 Comparison of FeNO,serum ECP,IgE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2 groups(±s)
分組支氣管哮喘組非支氣管哮喘組t值P值n 67 71 FeNO(ppb)65.09±30.84 31.64±13.70 8.312 0.000 ECP(μg/L)38.09±21.37 17.58±8.31 7.510 0.000 IgE(IU/mL)325.93±165.94 183.70±96.23 6.202 0.000 FEV1%85.73±19.61 95.78±12.15 3.640 0.000 PEF%78.57±19.43 87.83±11.73 3.414 0.001
經Pearson 相關分析,結果顯示,F(xiàn)eNO、血清ECP、IgE與FEV1%呈負相關(r=-0.448,P=0.000;r=-0.398,P=0.000;r=-0.283,P=0.001),與PEF%也成負相關(r=-0.326,P=0.000;r=-0.283,P=0.001;r=-0.225,P=0.008)。見圖1。
通過繪制ROC曲線確定FeNO、血清ECP、IgE 診斷支氣管哮喘的最佳臨界值,同時應用SPSS 18.0 的Binary Logistic和ROC Curve計算三個指標觀察值預測概率PRE,以預測概率PRE 為檢驗變量,繪制聯(lián)合檢測診斷支氣管哮喘的ROC曲線,明確各指標診斷支氣管哮喘的敏感度、特異度及AUC,見表3。
表3 各指標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支氣管哮喘的效能參數(shù)Table3 Efficacy parameters of each index for the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bronchial asthma independently and jointly
哮喘是世界上的一類大疾病,全球每年均有3億人發(fā)病。我國每年發(fā)生支氣管哮喘的患者大約有3 000萬,發(fā)病率在1%~4%之間,近幾年該病的發(fā)生率呈直線上升趨勢[7]。支氣管哮喘患者通常在清晨及夜間時病情較為嚴重,可能還會出現(xiàn)可逆性氣流受限,但大部分患者可以自行緩解。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生與支氣管痙攣、氣道高反應性密切相關,該病的本質為氣道炎性反應。以往臨床上對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和監(jiān)測主要是根據(jù)患者的癥狀、肺功能以及生命體征等,肺功能是當前臨床上常用的評估哮喘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但是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8],氣道炎性反應與肺功能的關聯(lián)性并不大,而是與其他因素相關。支氣管內膜活檢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是臨床上評估氣道炎性反應的最佳手段,但是由于以上操作費用較高、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耐受程度較低等原因很難被患者接受。因此,尋求更加高效、靈敏、無創(chuàng)的檢測方法對支氣管哮喘進行診斷是臨床研究的重點。
由于支氣管哮喘存在反復發(fā)作、很難根治的特點,臨床上單純對患者的肺功能進行檢測,診斷結果并不可靠。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人們發(fā)現(xiàn)支氣管哮喘患者在發(fā)病期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對患者炎性指標水平進行檢測,可為支氣管哮喘病情評估提供一定的依據(jù)。FeNO 主要由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與氣道炎癥關系密切,其檢測操作簡單,且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較小,不僅可對氣道炎癥反應進行評估,而且還可對患者是否對激素治療藥物存在過敏反應進行準確評估,同時還能對疾病的良惡性進行較為準確的鑒別。FeNO 檢測可以反映支氣管哮喘患者氣道炎性反應程度,已逐漸成為哮喘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9]。IgE 屬于一種變態(tài)反應介質,其細胞活性較強,能與人體內的嗜堿粒細胞及肥大細胞等結合。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哮喘基因與高水平的IgE 存在緊密聯(lián)系,IgE基因與氣道高反應基因相似,與氣道高反應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0]。還有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支氣管哮喘的嚴重程度與IgE 的水平成正比[11]。嗜酸性粒細胞可以和IgE 相互結合生成ECP,標志著嗜酸細胞的激活,可反映氣道炎癥的活動性,并可導致氣道上皮壞死并誘發(fā)氣道高反應性[12-14]。本研究結果提示FeNO、血清ECP、IgE 水平有助于對呼吸道疾病患者肺功能進行評價,同時可能有助于支氣管哮喘的鑒別診斷。而進一步通過繪制ROC曲線分析各指標鑒別診斷支氣管哮喘的效能參數(shù),結果顯示,F(xiàn)eNO、血清ECP、IgE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支氣管哮喘的特異度均較高,而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明顯高于各單項檢測,提示聯(lián)合檢測更有利于支氣管哮喘的早期篩查。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患者存在FeNO、血清ECP、IgE 的顯著升高,且與機體FEV1%、PEF%等肺功能指標呈顯著的線性負相關,對疑似支氣管哮喘患者早期進行FeNO、血清ECP、IgE檢測有利于支氣管哮喘的鑒別診斷,而聯(lián)合檢測對支氣管哮喘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對支氣管哮喘的早期篩查更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