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慶彩
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生物課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改進、不斷創(chuàng)新。生物科學不僅是眾多事實和理論的匯總,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因而, 生物課教學也不應局限于一個狹窄的課本知識領域里,而是應該讓學生對知識和技能初步理解與掌握后,進一步的深化和熟練,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運用課本的知識舉一反三,應用"變式教學"的方法來學習生物學,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平時生物課教學中,我們講得比較多的是觀察法、實驗法(尤其強調(diào)“對照”和“科學探究”),還有調(diào)查法、分類法、比較法、文獻法等等?,F(xiàn)在,我們一起討論一下“變式教學"在生物課堂中的運用。
一、了解生物課“變式教學"的含義
所謂"變式",原本是數(shù)學教學常用方法之一,運用于生物課教學就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命題進行合理的轉化;即教師可不斷更換命題中的非本質特征,變換問題中的條件或結論,轉換問題的內(nèi)容和形式,配置實際應用的各種環(huán)境,但應保留好對象中的本質因素,從而使學生掌握生物學對象的本質屬性,達到掌握生物學知識的目的。
二、注意生物課“變式教學"的原則
1.適用性原則
選擇課本內(nèi)容進行“變式”,不能“變”得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變式題對學生來說是重復勞動,學生思維的質量得不到很好的提高;也不能“變”得過于難,難度太大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選擇課本習題進行變式時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在適當?shù)姆秶鷥?nèi)變式。
2.針對性原則
生物課通常有新授課、習題課和復習課,生物“變式教學”中遇到最多的是概念變式和習題變式。對于不同的授課,變式教學服務的對象也應不同。例如,新授課的概念或習題變式應服務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習題課的習題變式應以本章節(jié)內(nèi)容為主,適當滲透一些生物科學思想和思維方法;復習課的習題變式不但要滲透生物科學思想和思維方法,還要進行縱向和橫向的聯(lián)系,如綜合復習題型的變式,可能同時涉及呼吸、消化、泌尿、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的知識。
3. 參與性原則
在“變式教學”中,教師不能總是自己變題,然后讓學生練;而是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變題,認識“變式教學”的基本過程與方法,然后再通過練習,讓學生主動獲取生物學知識,還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注重生物課”變式教學”的適用方法
1.變換條件或結論
變換條件或結論是將原題的條件或結論進行變動或加深,但所用的知識不離開原題的范圍。
2.條件一般化
條件一般化是指將原題中特殊條件,改為具有普遍性的條件,使題目具有一般性,這是設計變式題型經(jīng)常考慮的一種方法。
3.聯(lián)系實際
聯(lián)系實際是將生物學問題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物學應用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情景,引領或指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讓學生知道生物學與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很多生物學問題在生活中都能找到模型。通過聯(lián)系實際的“變式教學”來提高學生應用生物學的意識和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四、重視“變式教學"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運用“變式教學”能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主動性
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這就首先要求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性,有了學習主動性才能積極參與學習。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學習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是現(xiàn)代生物教學的趨勢。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勵,人的積極性可以增加3—4倍。除了語言上的激勵以外,教師還可以用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給人一種新鮮、生動的感覺,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夠產(chǎn)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所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
2.運用“變式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眲?chuàng)新,即通過舊的知識,新的組合,得出新的結果的過程?!靶隆笨梢允桥c別人不一樣的,也可以是自己新的提高,它突出與眾不同。創(chuàng)新學習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在課堂中運用“變式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多側面,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問題,讓學生多探究、多討論,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運用“變式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變式教學”轉換問題的條件和結論,轉變問題的形式,但不改變問題的本質,使本質的東西更全面。使學生學習時不只是停留于事物的表象,而是能自覺地從本質上看問題,同時學會比較全面地看問題,注意從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矛盾上來理解事物的本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和減少思維僵化及思維惰性,從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
五、總結開展“變式教學”的體會,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生物課“變式教學”可以讓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變”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不變”的本質,從“不變”的本質中探究“變”的規(guī)律,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從而讓學生在無窮的變化中領悟生物學的魅力,體會學習生物學的樂趣??傊?,在新課標下的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繼續(xù)完善好生物課“變式教學”模式,“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能總是自己變題,然后讓學生練;而是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變題,然后再練習,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是為了不教?!蓖ㄟ^開展“變式教學”,讓學生主動獲取生物學知識,在認識和解決生物學問題的重要探究中,認識“變式教學”的基本過程與方法,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及交流與合作意識,學生的自主性等得到體現(xiàn),學生的觀察、分析、表達及科學探究等能力得到培養(yǎng),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應變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得到提高,并為學生學好生物學、用好生物學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