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霖
(吉林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吉林 長春 130000)
腦卒中是臨床上我們所說的腦中風,這是一種較為典型的腦血管意外病癥,現(xiàn)階段我國醫(yī)療水平在不斷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能降低腦卒中的死亡率,但是這種病癥經(jīng)過治療之后會導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致殘率,所以整體上對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1]。很多腦卒中患者會存在嚴重的偏癱后遺癥,并且患者會伴隨一定的語言障礙和智力障礙等,這會對患者生活質量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也會為患者家屬和社會產(chǎn)生嚴重的負擔。本文基于此分析對腦卒中患者通過早期康復治療所取得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選擇2018年4月~2019年4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卒中患者34例作為本文的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腦卒中患者34例作為對照組,確保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的一致性,以便進行分組對照研究。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大為72歲,年齡最小為26歲,年齡平均為(45.82±13.05)歲,對照組患者當中年齡最大為74歲,年齡最小為29歲,年齡平均為(46.78±13.52)歲。兩組患者均被診斷為腦卒中,采用統(tǒng)計學方法檢驗兩組患者臨床的一般資料,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肢體康復訓練方案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通過早期康復治療方案進行干預,具體的方法如下:
①肢體訓練:患者治療早期很難進行相關自主活動,所以叮囑患者選擇仰臥位,確保患者肩部能夠上抬,對患者進行手臂的外旋和外展等相關的訓練,指導患者掌心向上,置于枕上,在患者選擇側臥位的時候,使患者患側的肩部向前伸,并且確保患者肘部伸直,使患者的肩托出,以便防止患者出現(xiàn)受壓的情況。如果患者不能夠進行自主活動,需要輔助患者進行相關的腕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的運動,并為患者進行指關節(jié)屈伸活動。當患者能夠自主活動的時候,需要輔助患者進行相關的翻身,并指導患者進行做起訓練,叮囑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的抬高,以便于促進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的恢復,有效減輕全身疼痛。
②理療和按摩:為患者應用紅外線照射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的過程中每次持續(xù)時間半個小時,每日為患者進行一次治療,主要對患者肩部疼痛區(qū)域進行照射。按摩主要選擇患者患側的肩針和肩前、肩后等相關的穴位進行揉按,需要選擇患者的胸大肌、肩甲下肌等相關的肌肉群,為患者應用推、拿、滾等相關的手法進行推拿。針對痙攣期的患者,應該保證推拿的力度輕緩,這樣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肌肉群的松弛。針對緩解期的患者,需適當增加推拿的力度,定位患者進行較強的刺激,這樣能夠促進患者肌肉的收縮,能緩解患者的疼痛,對促進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2]。
③心理治療:腦卒中偏癱肩痛患者會合并嚴重的不良恐懼心理,所以在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期間,也要注意對患者的心理康復治療。主要是為患者進行引導,指導患者能夠放松,可通過冥想等相關的方式來調節(jié)患者的心態(tài)穩(wěn)定性,針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心理疏導,促進患者心態(tài)的康復。
對所有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和并發(fā)癥進行統(tǒng)計,以視覺評分法(VAS)評價患者的疼痛,滿分為1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疼痛越嚴重,采用ADL日常生活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選擇Constant-Murley肩關節(jié)功能平分,對患者的肩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肩關節(jié)恢復越好。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4.12%(32/34),對照組質量有效率為67.65%(23/34),P<0.05;觀察組治療以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82%(3/34),對照組為32.35%(11/34),P<0.05;對兩組患者治療以后的VAS評分、ADL評分和關節(jié)功能評分等進行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本文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詳見表1所示結果。
表1 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的康復情況比較(分,±s)
項目 n VAS ADL 關節(jié)功能觀察組 34 2.13±0.22 89.15±6.45 88.79±6.46對照組 34 4.21±1.25 84.44±3.13 83.42±4.16 t/9.5558 3.8307 4.0752 P/0.0000<0.05 0.0003<0.05 0.0001<0.05
綜上,臨床對腦卒中患者通過早期康復治療手段進行干預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預后,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