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長春
(東莞市東城生源門診,廣東 東莞 523125)
近年來我國臨床中腦梗死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該疾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祖國中醫(yī)學在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中具有悠久的研究歷史,特別是中醫(yī)學中主張腦梗死患者治療中堅持辨證分型的施治原則,通過口服中藥湯劑進行治療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降低病殘率方面效果理想[1]。本文旨在分析對于陰虛風動型腦梗死患者通過聯合應用中醫(yī)藥養(yǎng)陰通絡湯并配合穴位注射方案的治療價值。
抽取院內自2017年4月~2019年3月診治的76例陰虛風動型腦梗死患者,以數字法隨機分組。觀察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齡56~79歲,平均(64.3±1.2)歲。對照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54~78歲,平均(65.2±1.3)歲。兩組線性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案,主要措施如下:給予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行靜脈滴注,阿司匹林腸溶片行口服治療,血栓通注射液行靜脈滴注治療,同時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等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配合穴位注射治療,方法如下:取雙側足三里穴,100 mg維生素B1+2500 ug維生素B12行穴位注射治療,1次/天;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yī)藥養(yǎng)陰通絡湯內服治療,重要組方如下:枸杞子、丹參、沙參、菊花、牡丹皮、麥冬、地龍、紅花、桃仁、三七及生地黃均為20g,鉤藤和天麻均為15g,太子參和五味子均為10g,加水煎煮并取汁約300 mL,1劑/d,早晚口服。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
(1)以卒中量表(NIHSS)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的改善情況予以評價;(2)利用ADL 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日?;顒幽芰Φ母纳魄闆r進行評價,主要有進食、洗漱、修飾、穿衣、如廁、行走、上下樓梯等,0~100分,分值與患者活動能力成正比。。
研究的相關數據均以軟件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通過(±s)描述,行t檢驗和x2檢驗,P<0.05代表差異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NIHSS、ADL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ADL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s,分)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NIHSS AD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8 27.42±3.15 9.73±1.14 42.16±3.04 82.03±5.62對照組 38 27.03±3.28 14.02±2.06 41.95±5.31 67.59±4.38 t 0.429 4.153 0.815 12.016 P 0.173 0.002 0.214 0.000
腦梗死患者病情嚴重且病情進展迅速,但是由于患者腦內血液供應不足或障礙而形成的腦部缺血及缺氧,進而誘發(fā)一系列腦部病變。腦梗死的病因機制復雜治療難度相對較高,中醫(yī)將腦梗死納入到中風范疇,且認為其病機在于風痰瘀火虛,特別是陰虛是誘發(fā)腦梗死疾病的關鍵誘因?;颊叨鄶祵儆谥欣夏耆送瑫r其發(fā)病部位集中于脾胃、心、肝、腎等。并且從病性上分析為本虛而標實之證,本虛即氣虛,而標實則為瘀毒和熱毒,結合患者病機特點并堅持治病求本的基本治療原則。本次研究中,對于陰虛風動型腦梗死患者聯合采取了穴位注射療法與養(yǎng)陰通絡湯內服治療,養(yǎng)陰通絡湯方劑當中的菊花能夠疏風解毒和清熱;牡丹皮能夠引氣血下行發(fā)揮活血祛瘀的效果;而丹參等可能夠發(fā)揮活血化瘀及涼血安神等作用;當歸、桃仁、赤芍和紅花等連用則可發(fā)揮良好的活血化瘀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療效果;枸杞子則能夠強筋骨和安神明目,還可幫助降血糖并調節(jié)機體免疫能力;地龍則具有清熱止痙和通經活絡等治療價值。因此全方共用可發(fā)揮養(yǎng)陰袪風及活血通絡的治療效果。在此基礎上配合穴位注射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體質,同時穴位注射中通過針刺能夠激發(fā)機體中免疫防御功能,有助于調節(jié)機體消化循環(huán)功能[2]-[3]。從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治療后NIHSS、ADL評分的改善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也進一步證實,聯合采取養(yǎng)陰通絡湯內服及穴位注射療法,有助于提升陰虛風動型腦梗死患者的治療價值。
綜上所述,針對陰虛風動型腦梗死患者通過應用養(yǎng)陰通絡湯內服并配合穴位注射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及日?;顒幽芰Γ兄诖龠M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