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陽
江蘇省檔案館保管著179個全宗近6萬件革命歷史檔案,這些紅色檔案中所彰顯的紅色精神,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檔案人堅守“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永恒初心、擔當“為黨護旗、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神圣使命的紅色基因、信仰底色、力量源泉。
在先輩先烈的精神光照下篤信前行
江蘇省檔案館作為省委直屬單位,政治性是首要屬性,“檔案姓黨、檔案為黨、檔案護黨”是最重要的政治要求,是一以貫之的永恒初心。
初心就在中國共產黨人救亡圖存的偉大實踐中。1840年鴉片戰(zhàn)爭、1894年甲午戰(zhàn)爭、1900年庚子事變,中國軍隊一敗再敗。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為求救國圖存的道路,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但農民起義、君主立憲、資產階級共和制等種種救國方案都相繼失敗。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后,中國共產黨人懷著“為中國人民謀幸?!钡牟蛔兂跣?,投身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踐行著初心和誓言。
初心就在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檔案的言行中。中國共產黨具有高度重視檔案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毛澤東同志經常囑咐身邊的戰(zhàn)友:“生命可以犧牲,檔案文件不能丟掉的。”周恩來同志是黨和國家檔案事業(yè)的奠基人,在中國革命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黨和國家檔案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發(fā)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檔案工作。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檔案工作“四個得以”“三個走向”的重要論述,強調“檔案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經驗得以總結,規(guī)律得以認識,歷史得以延續(xù),各項事業(yè)得以發(fā)展,都離不開檔案,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檔案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檔案工作的諄諄教誨和殷殷囑托,使檔案工作者不斷增強政治定力、事業(yè)自信和工作自覺。
初心就在黨的檔案工作者前赴后繼冒死守護中。中國共產黨的檔案工作與黨相伴相隨,檔案人既是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忠實記錄者,也是共產黨人永恒初心的堅定執(zhí)行者;既是紅色檔案的保管利用者,又是紅色基因的傳承傳播者。中央文庫收集和保管著從1922年起到1933年中央和各地黨組織的文件檔案,從1927年建立到1949年上海解放,這2萬多件檔案就秘密存放在大上海,張唯一、陳為人、徐強等十余位共產黨員接力保管守護著這個“一號機密”,3人為之付出了生命。這些先輩先烈們對黨的檔案工作極端忠誠、極端負責,在一代代檔案人的接力傳遞中,續(xù)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無悔初心。
在新時代肩負起檔案工作新使命
新形勢下,檔案人必須在正本清源上持續(xù)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chuàng)新上不斷實現新作為,自覺擔負起“為黨護旗,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的神圣使命。
為黨護旗。就是以黨的旗幟為旗幟,堅定自覺地護信仰之旗、護道路之旗、護思想之旗。黨的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彰顯。當好黨的護旗手,讓黨的意志和主張成為時代最強音,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近兩年來,我們充分利用紅色檔案資源,堅決守護和捍衛(wèi)黨的信仰、道路、思想之旗。通過主編《初心永恒:江蘇四種革命精神簡明讀本》,成立紅色檔案開發(fā)利用戰(zhàn)略研究小組,推出《紅色記憶》系列項目,編纂《人民必勝》系列叢書,出版《紅旗飄飄》作品集,主辦“紅色豐碑”系列活動,推送“江蘇解放”系列微文,征集新四軍戰(zhàn)士口述影像、手稿、公文,等等,在全社會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宣揚紅色精神。
為國家立心。就是為國家、為社會建構正向正能量的價值體系,堅決打贏意識形態(tài)領域“白刃戰(zhàn)”。檔案工作既是黨的意識形態(tài)主陣地之一,又是黨打贏意識形態(tài)爭奪戰(zhàn)的主力軍之一。黨的檔案館要敢于對社會上別有用心的雜音噪音,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和批駁,不回避、不含糊、不失語。這兩年,我們通過發(fā)表《砸向“精日”分子的一記重錘》《什么是“侵略者”的本性?血色檔案告訴你!》等文章,用檔案史實駁斥“精日”分子瘋狂言論,產生較大反響。利用館藏檔案主動發(fā)聲,發(fā)表原創(chuàng)文章《禍港亂港的廢青們,睜眼看看這段歷史,當年香港,因他暗無天日!》,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點擊量達數萬人次,香港《文匯報》《大公報》分別重磅推出兩個整版專稿,通過真實的檔案文獻,幫助香港市民了解那段屈辱歷史。
為民族鑄魂。就是為完善與提升民族的精神情感、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提供動力和支撐。檔案館保管著大量展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獻資料,對確立民族精神、堅定文化自信起著非同一般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豐厚的檔案資源,通過開發(fā)編研成果、舉辦陳列展覽、出版書刊讀物、拍攝影視作品、舉辦青少年檔案夏令營等多種途徑和方式,積極發(fā)揮檔案在傳播優(yōu)秀文化方面的獨特作用,努力為中華民族“鑄魂”作出積極努力和應有貢獻。
奮力實現檔案館建設高質量發(fā)展
對標新時代新要求,江蘇省檔案館要賡續(xù)紅色基因、秉承優(yōu)良傳統(tǒng),重整行裝、接續(xù)奮斗,努力在破解難題、解決問題中把檔案事業(yè)推向新的高度。
加強政治建設,提升政治站位、政治素養(yǎng)。檔案工作者應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要始終堅定政治信仰,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學會從政治的高度來看問題、作決策、干工作。要始終堅守政治立場,以鮮明的政治態(tài)度維護黨的旗幟,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服務國家大局,以權威的政治觀點劍指歪理邪說。要始終堅持政治學習,持之以恒抓好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真正做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自覺把新思想作為檔案工作者作決策、辦事情的準繩,從靈魂深處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推動思想解放,提升進取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要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作為,鉚住關鍵環(huán)節(jié),借鑒有效做法,下力攻堅克難。要樹立“服務優(yōu)先”的發(fā)展理念,圍繞“用”字做好文章,以紅色檔案為開發(fā)利用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牽引和促進檔案開發(fā)利用工作范圍更廣泛、影響更深遠、效果更明顯。要創(chuàng)新“開放共享”的發(fā)展模式,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持續(xù)加強長三角一體化民生檔案便民服務平臺建設,不斷拓寬民生檔案服務種類,擴大民生檔案信息供給,盡快打通檔案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強化使命擔當,提升履職能力、奮斗自覺。著力提升“五種能力”。一是提升“融”的能力。要主動投入、自覺融入江蘇省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傾力為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的學習以及紀念建黨100周年等活動提供紅色教育素材、資政參考。二是提升“研”的能力。積極倡導“當學習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大力營造愛學習、肯思考、善鉆研的良好氛圍。三是提升“統(tǒng)”的能力。既要“攥指成拳”,凝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更要“五指彈琴”,加強統(tǒng)籌兼顧、協調配合,上下左右齊心協力、形成合力。四是要提升“創(chuàng)”的能力。大力開展“爭第一、創(chuàng)唯一、樹品牌”活動,點燃黨員干部創(chuàng)新作為的“主引擎”“反應堆”,不斷深化與宣傳、文旅、黨史等部門的合作,推動檔案資源有效整合、深度融合、系統(tǒng)開發(fā)。五是提升“抓”的能力。切實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讓黨員干部有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真正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作者系江蘇省檔案館館長)
責任編輯:陳偉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