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美雪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人民醫(yī)院,廣西 來賓 546200)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發(fā)病部位位于盆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稱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1]。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主要包括痛經、不孕、性交痛等,進而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超聲檢查是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常用輔助診斷方法,其具有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現(xiàn)已在該病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得到了廣泛應用[2]。本次研究旨在探討經陰道超聲診斷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0例疑似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21~49歲,平均年齡為(36.2±2.8)歲。納入標準:(1)對本次研究知情,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臨床基本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合并患有嚴重器質性疾??;(2)無法主動配合開展研究;(3)存在精神障礙相關癥狀表現(xiàn)。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方得以開展。
全部參與研究的患者均分別進行經陰道超聲檢查和腹部超聲檢查。超聲檢查儀器為韓國三星麥迪遜公司生產的A30多普勒彩色超聲儀。腹部超聲檢查的探頭頻率為3.5 MHz,檢查前叮囑患者充盈膀胱,并協(xié)助其取仰臥位,將超聲探頭置于患者的恥骨聯(lián)合上方進行多切面掃查,之后于腹部盆腔位置處進行常規(guī)掃查。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探頭頻率為6.5 MHz,進行檢查前提醒患者排空膀胱,檢查體位取截石位,使外陰處充分暴露,之后將避孕套套于超聲探頭上,然后將探頭置于陰道內部,并對子宮、盆腔等部位的具體情況進行探查。超聲檢查結束后,所有患者均進行術后病理診斷,并將病理診斷結果作為最終診斷結果。
觀察腹部及陰道超聲檢查的診斷結果,并對比兩種診斷方法的診斷準確率、敏感度和特異度。
文中計數(shù)(x檢驗)資料用SPSS 20.0軟件處理,P<0.05表示對比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
根據(jù)患者的病理學診斷結果可得知,在參與本研究的30例患者中,病理診斷結果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有24例,為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有6例。
將經陰道超聲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對比可得知,在30例患者中,確診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有23例,確診為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有6例,其中,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誤診患者例數(shù)為1例。
將腹部超聲診斷結果與病理學診斷結果對比可得知,在30例患者中,確診為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有18例,確診為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患者有3例,其中,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誤診患者例數(shù)為6例,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誤診患者例數(shù)為3例。
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均顯著高于腹部超聲檢查,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種超聲檢查方法的診斷價值對比(%)
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初期癥狀表現(xiàn)多為痛經,受該癥狀表現(xiàn)的普遍性影響,進而易在患者的臨床診斷中出現(xiàn)誤診及漏診的情況,從而可導致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臨床治療,進而不利于患者的病情[3]。超聲檢查是臨床上應用范圍較廣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方法,該檢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可反復檢查、無檢查創(chuàng)傷等優(yōu)勢[4]。經陰道超聲檢查和腹部超聲檢查均為婦科最為常用的兩種超聲檢查方法[5]。與腹部超聲檢查相比,經陰道超聲檢查可通過有效接近患者的發(fā)病位置,進而得到更為清晰的超聲顯像圖像,從而可更為準確地判斷患者的子宮、盆腔等部位的病變情況,且該檢查方法無需患者充盈膀胱,進而顯著降低了受膀胱充盈程度影響所導致的超聲圖像顯像質量不佳的發(fā)生率。
根據(jù)本次研究的研究結果可得知,與患者的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經陰道超聲診斷的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確診例數(shù)為23例,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確診例數(shù)為6例,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誤診例數(shù)為1例;腹部超聲診斷的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確診例數(shù)為18例,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確診例數(shù)為3例,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誤診例數(shù)為6例,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誤診例數(shù)為3例。經陰道超聲診斷的準確率為96.7%,靈敏度為95.8%,特異度為100.0%;腹部超聲診斷的準確率為73.3%,靈敏度為75.0%,特異度為50.0%;經陰道超聲檢查的準確率、靈敏度和特異度均顯著高于腹部超聲檢查(P<0.05)。進而可得知,經陰道超聲檢查診斷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可得到更為準確的臨床診斷結果。
綜上所述,應用經陰道超聲檢查對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進行診斷的臨床診斷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進行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