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云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手術支持中心,江蘇 南通 226001)
小兒高熱驚厥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疾病,在小兒時期的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驚厥,此病的高發(fā)年齡為6個月~4歲[1]。感染是導致患兒出現(xiàn)高熱驚厥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而導致的體溫快速上升[2]。嬰幼兒發(fā)育不完全,體溫調節(jié)中樞能力弱,當體溫為39度時,會發(fā)生驚厥和肌肉抽搐,此情況若沒有及時處理,將會增加患兒發(fā)生驚厥的次數(shù)或時間[3]。對高熱驚厥患兒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提升治療效果和改善其身體狀況非常重要。本次研究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中的護理效果,具體如下。
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小兒高熱驚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年齡(3.91±1.14)歲;對照組39例,男19例,女20例,年齡7個月~7歲,平均年齡(3.86±1.2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包括:①環(huán)境和生活護理。確保病房環(huán)境整潔、舒適,每天定時通風,避免細菌感染;告知家屬為患兒提供棉質、寬松的衣褲,同時不可使用太厚的被褥。②飲食護理?;純涸诩膊〉挠绊懴聲霈F(xiàn)飲食不振的情況,所以,護理人員可為患兒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合理搭配飲食,將其食欲提高;對于年齡較小的嬰幼兒,盡可能母乳喂養(yǎng),便于將其免疫力和抵抗力提升,此外,積極鼓勵患兒多飲水。③心理護理。多數(shù)患兒都會存在不良情緒,如恐懼、煩躁不安等,而表現(xiàn)的方式為哭鬧,所以護理人員應安撫患兒,提升其安全感而降低哭鬧;針對年齡較大的患兒,可利用語言來溝通,或對其設立獎勵制度,以此來降低其哭鬧。④健康教育。將疾病的有關知識為患兒家屬講解,提升其疾病了解程度,安慰家屬。建立患兒治療的信心。⑤出院指導。護理人員可告訴家屬常備壓舌板、退熱藥、體溫計等驚厥用品。告知其應保證患兒飲食營養(yǎng)且均衡,保證蛋白質和脂肪酸的攝入量。年齡較大患兒可讓其適當運動,提升體質,適當增減衣物,將預防工作做好。
觀察指標: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住院時間。
滿意度: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根據(jù)焦慮自評量表(S A S)[4]和抑郁自評量表(SDS)[5]進行評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不良情緒越嚴重。
數(shù)據(jù)應用S P S S 1 8.0 進行分析,護理滿意度用(%)表示,行x2檢驗,SAS、SDS評分、住院時間、驚厥消失時間、退熱時間用(±s)表示,行t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兩組觀察指標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觀察指標比較(±s)
?
護理前,兩組評分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 表2。
表2 SAS、SDS評分[(±s),分]
表2 SAS、SDS評分[(±s),分]
?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護理滿意度[n(%)]
小兒高熱驚厥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為眼睛斜視或上翻、牙關緊閉、口吐白沫、面部和四肢肌肉強制性收縮、意識喪失,甚至出現(xiàn)大小便失禁。在治療中,并沒有特效治療小兒高熱驚厥的藥物,所以,對患兒采取良好的保護和預防措施來改善預后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采取的綜合護理干預是將一個舒適和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提供給患者,從而使不良因素刺激患兒的程度降至最低;對患兒的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測,可在第一時間處理患兒發(fā)病;科學的飲食指導可滿足患兒機體需求,加快其康復。并且,高熱驚厥患兒的家長在面對孩子以及缺乏疾病知識,導致其極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情緒,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可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配合治療度,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本次研究結果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評分、觀察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效果良好,可有效縮短住院時間、驚厥消失時間、退熱時間,改善家屬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所以,綜合護理干預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