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人都“宅”在家里,居家鍛煉成為很多人增強體質促健康的重要手段。于是,有說法稱“居家防疫特殊時期,提高抵抗力的有效方法是進行大強度的體育鍛煉”。這真的科學嗎?
科學研究表明,那些中等強度的、有一定時間的運動,有更多肌肉參與的鍛煉,對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是有好處的。而長時間大強度的運動,不但不會提高我們的抵抗力,反而會因為運動過量而導致人體免疫力水平短暫性降低。這是因為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后,人體內的應激素驟然減少,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急劇失衡,體內免疫系統(tǒng)為恢復穩(wěn)定性,會對特定免疫機能進行暫時性抑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免疫細胞因為“太累”正在休息,所以造成抵抗力暫時下降,通常把這種因大強度運動而造成一過性免疫能力下降的現(xiàn)象稱為“開窗期”(即好像是開了窗似的讓病毒輕易入內)。
“開窗期”如果突然遇上病毒,就會很容易感染上。有報道稱一名獲得過全國老年健身比賽冠軍的老年人,在疫期初期,不戴口罩仍去健身房刻苦訓練,結果不幸中招。人們百思不得其解,其實道理很簡單,年紀偏大、健身房空氣流動性差、沒有戴口罩保護、大運動量有“開窗期”,這些因素都對防控病毒不利。
既然適量運動可以提高抵抗力,那我們應該怎樣進行鍛煉呢?
首先,運動場所要適宜。在疫情期間,應盡量避免外出鍛煉,以居家、院落鍛煉為好;其次,要根據自身體質狀況和運動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次數和運動項目;最后,通過控制每次運動時間來實現(xiàn)對運動量的把控。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建方表示,身體素質較好的和平常有著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成年人,建議可以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這樣能夠提高心肺功能和基本力量素質,同時,還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比如可以做一些原地跑、俯臥撐、開合跳、波比跳等,每個動作練習10到15次,進行2到4組。
老年人以及一些缺乏體育鍛煉的成人,建議以功能性練習和柔韌、平衡素質提升的練習為主。針對肩、頸、腰、背這些關鍵部位的肌肉進行拉伸和轉體類的練習,每組拉伸時間持續(xù)20到30秒,進行2到4組。另外還可以練習一些仰臥臀橋、“小燕飛”等。(據科普中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