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蘇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廣西南寧 533000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屬于全身免疫性慢性疾病,會使得患者關節(jié)功能出現(xiàn)障礙,嚴重會出現(xiàn)殘疾,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影響[1]。目前我國發(fā)病率在0.4%左右,其中90%的患者在2 年內會出現(xiàn)功能喪失與畸形,至今無法治愈,會使得患者生活質量下降[2]?;颊吲R床表現(xiàn)較為復雜,會累及患者手、足、指等關節(jié),嚴重會累及到多個器官,因此需要做好各項康復工作[3]。在治療上可選擇西藥治療,配合針灸可緩解患者急性癥狀,但臨床近年來也不斷強調非藥物在康復中的意義,本文將個性化護理干預納入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類風濕關節(jié)炎100 例,根據(jù)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均50 例。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過確診;(2)具備正常的認知、交流功能;(3)出現(xiàn)關節(jié)僵硬、腫痛者;(4)知情本研究項目且愿意參加。排除標準:(1)既往有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史;(2)嚴重膝關節(jié)畸形、膝部皮膚有破損或感染的患者;(3)無法順利完成研究者。對照組:女24 例,男26 例,年齡50 ~78 歲,平均(64.3±4.1)歲;病程3 ~10 年,平均(4.41±1.05)年。研究組:女25 例,男25 例,年齡50 ~77 歲,平均(64.4±4.0)歲;病程3 ~10年,平均(4.23±1.1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確保患者及時用藥,并強化關節(jié)活動,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根據(jù)患者情況及時調整護理措施,評估病情。
研究組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1)軀體護理:RA 患者大多會關節(jié)腫脹、僵硬的情況,尤其是在活動后,癥狀會較為明顯。因此護士需要告知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活動量不宜過大,活動前不宜長期負重,可在床上進行簡單運動。注意臥床休息,將關節(jié)處保暖,避免受涼,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并伸直膝關節(jié),放松腳踝、手腕。避免關節(jié)長期同一動作,需要間隔1 ~2h 對患肢進行鍛煉,定時伸直關節(jié),促進血液循環(huán),關節(jié)肌肉僵硬的情況,幫助患者恢復關節(jié)功能。對于疼痛嚴重者,需要給予止痛藥物,并播放視頻、音樂,分散患者注意力,維持病房環(huán)境。(2)心理護理:由于RA 患者病程較長,藥物治療效果不夠理想,病癥遷延不愈,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的情況,增加了患者心理負擔。因此患者入院后,需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分析不良情緒出現(xiàn)原因,給予患者科學指導,消除患者疑問,保證患者積極治療的態(tài)度。(3)其他:提高護理穿刺技巧,盡量保證一次性成功,避免反復穿刺,指導患者科學進食,增加維生素與高蛋白的攝入,選擇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刺激食物,注意飲食結構。
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分標準0 ~10 分,0 分為無痛,<3 分為輕度疼痛,3 ~6 分為中度疼痛,7 ~10 分為重度疼痛。
膝關節(jié)功能:通過膝關節(jié)評分(HSS)觀察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5],其中疼痛30 分、行走能力22 分、功能情況18 分,肌力、屈曲畸形和穩(wěn)定各10 分,根據(jù)癥狀輕重對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分,得分越高表示膝功能狀態(tài)越好。
生活質量:通過生活質量量表(GQOL-74)調查,包括心理功能、物質生活、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單項目滿分均為100 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6]。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 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多組間計量資料采用方差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 周后及2 周后研究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比較(n=50,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比較(n=50,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1周后 護理2周后 F P對照組 6.52±1.05 5.05±0.89 3.85±0.54 122.700 0.000研究組 6.85±1.04 4.54±0.74 2.01±0.29 513.080 0.000 t -1.579 3.116 21.227 P 0.118 0.002 0.000
兩組患者護理前HSS 各指標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研究組護理后HSS 評分較干預前有明顯提升,與對照組相應指標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SS評分比較(n=50,,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SS評分比較(n=50,,分)
組別 疼痛 行走能力 功能情況 肌力 屈曲畸形 穩(wěn)定情況對照組 護理前 13.23±6.21 20.32±6.22 13.44±3.56 13.55±3.32 5.43±1.21 13.23±3.45護理后 14.23±2.32 23.56±5.53 14.65±3.43 14.23±2.45 6.11±1.02 13.43±3.21 t -1.067 -2.753 -1.524 -1.165 -3.038 -0.300 P 0.289 0.007 0.131 0.247 0.003 0.765研究組 護理前 13.21±6.23 21.21±7.45 13.22±3.54 13.45±3.32 5.54±1.32 13.42±3.45護理后 16.78±3.17 27.54±4.34 16.54±3.23 17.56±2.54 8.34±1.43 16.67±4.22 t -3.611 -5.191 -4.899 -6.952 -10.174 -4.21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t組間干預前 0.016 -0.648 0.310 0.151 -0.434 -0.275 P組間干預前 0.987 0.518 0.757 0.881 0.665 0.784 t組間干預后 -4.590 -4.003 -2.837 -6.672 -8.977 -4.321 P組間干預后 0.000 0.000 0.006 0.000 0.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GQOL-74評分比較(n=50,分)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GQOL-74評分比較(n=50,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2心周理后功 能 t P 護理前 護理2周物后質 生 活t P對照組 55.43±6.43 65.34±7.21 -7.254 0.000 58.54±7.43 66.24±7.43 -5.182 0.000研究組 55.32±6.32 75.41±6.32 -15.894 0.000 58.23±7.43 76.34±6.23 -13.141 0.000 t 0.086 -7.427 0.209 -7.365 P 0.931 0.000 0.835 0.000組別 護理前 護理軀2周體后功 能 t P 護理前 護理社2周會后功 能t P對照組 55.54±6.42 67.43±7.32 -8.635 0.000 60.43±6.32 70.32±7.31 -7.237 0.000研究組 55.32±6.44 78.32±6.45 -17.843 0.000 61.12±6.43 80.43±6.34 -15.121 0.000 t 0.171 -7.893 -0.541 -7.388 P 0.864 0.000 0.590 0.000
兩組干預前GQOL-74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研究組護理2 周后GQOL-74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目前類風濕關節(jié)炎在臨床發(fā)病率較高,以關節(jié)滑膜慢性炎癥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會使得患者出現(xiàn)關節(jié)腫痛,甚至會出現(xiàn)軟骨損傷,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殘疾[7]。主要出現(xiàn)在手、足、腕等小關節(jié),會反復發(fā)作,臨床表現(xiàn)為慢性對稱性病變,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長期遭受疼痛,影響患者心理壓力[8-9]。不良負面情緒的出現(xiàn),使得患者免疫功能出現(xiàn)差異,使得患者康復出現(xiàn)影響,因此可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10]。
本文通過將個性化護理干預納入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干預前VAS 評分、HSS 各指標評分、GQOL-74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研究組護理2 周后GQOL-74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個性化護理屬于新型且整體化的護理模式,通過尋找患者不適的原因,并通過多個角度進行護理,調整最佳狀態(tài),并使得患者心理獲得最愉悅的體驗,創(chuàng)造良好的康復條件,因此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好轉[11]。通過維持積極的心態(tài),對疾病治愈具有重要意義,在入院后關注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與家屬溝通,并增加患者信任,提高治療信心[12]。研究組護理1 周后及2 周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后研究組HSS 評分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在護理后,膝關節(jié)功能有效好轉,且疼痛緩解;由于長期服用抗炎藥物,胃腸道會出現(xiàn)一定影響,因此及時調整患者飲食,合理搭配,避免食用病情惡化的食物[13]。配合良好的康復訓練,在保護患者關節(jié)功能前提下,進行一定康復,通過正確的運動方式,提高了患者自主活動能力,并叮囑患者獲得良好的休息[14]。并指導患者養(yǎng)成積極鍛煉的習慣,確保在出院后家庭護理中,取得一定效果。王艷彬[15]表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扁平化責任制護理干預,觀察組干預4 周后HSS、SF-36 評分高于對照組;將個性化護理干預納入研究,可改善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提升其生活質量。因此良好的護理措施,均能夠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并提升膝關節(jié)功能,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可使患者關節(jié)疼痛明顯好轉,生活質量有效改善,膝關節(jié)功能有效提升,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