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萱
“金子,黃黃的,發(fā)光的……這東西,只要那么一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是莎士比亞的名言,也是馬克·吐溫筆下《百萬英鎊》的真實寫照……
對于普通人來說,一百萬英鎊無異于天文數字,而這張巨額鈔票卻偏偏落到“夠窮夠誠實”的亨利手里。故事是這樣的:亨利·亞當斯在海灣里駕船時誤入大海,被開往倫敦的船只救起,便到了倫敦。那時他已身無分文,成了真正的流浪漢。就在那時,有兩位年長的紳士派一個仆人把亨利叫進了路邊的一個豪華房間里,給了他一個信封。信封里有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和一封信。原來這兩位紳士是兄弟,他們在打賭把這張百萬英鎊給一個外邦窮人時,在三十天內會發(fā)生什么?哥哥說他會餓死,因為他無法證明這錢是他自己的,會受到別人的猜疑。而弟弟則認為他會過得很好。在這之后,亨利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不僅在三十天內活了下來,還抱得美人歸,成了媒體報道的寵兒,以及與公爵平起平坐的風云人物。
幽默大師馬克·吐溫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描繪了人們對金錢的貪婪,辛辣地揭露了人們拜金的嘴臉。這篇小說讀著令人捧腹,放下卻讓人深思。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亨利在得到那張巨額鈔票后,他想到一家店里為自己添置一套新衣服。可是,店里的人看到他衣衫襤褸,都對他冷眼相待。但當他們看到亨利的那張百萬鈔票時,態(tài)度立即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老板不僅親自為他挑選衣服,還為他定制了許多的高級服飾,甚至讓亨利無期限地賒賬,畢恭畢敬地送亨利出門。
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盡力討好有錢人,對窮人卻漠不關心。他們仿佛掉進了錢眼兒里,心心念念地只想掙到更多的錢。
我想,金錢固然重要,可是我們不能把錢當作人生的唯一目標,不能把錢當作衡量一個人的唯一標準,更不能不擇手段地獲得金錢。世界上還有許多東西比金錢更重要,比如親情、友情、健康等。菲爾丁曾經說:“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迸喔苍f過:“金錢是個好仆人,但在某些場合也會變成惡主人?!蔽覀円蔀榻疱X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否則只能落個悲慘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