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集團青海黃河電力技術(shù)有限責(zé)任公司 青海省西寧市 810016)
黃河積石峽水電站位于青海省循化縣境內(nèi)積石峽峽谷出口處,該工程主要任務(wù)為發(fā)電,電站水庫為日調(diào)節(jié)水庫,正常蓄水位1856m,最大壩高103m,總庫容2.94億m3,最大發(fā)電水頭73m,總裝機容量1020MW,多年平均發(fā)電量33.63億kW·h。
積石峽水電站工程樞紐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左岸下掩式引水鋼管、壩后廠房、左岸一孔岸邊溢洪道、左岸中孔泄洪洞、左岸泄洪排沙底孔、左右岸灌溉孔、GIS封閉式開關(guān)站等組成。積石峽水電站工程規(guī)模為二等大(2)型,大壩為1級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發(fā)電引水建筑物及發(fā)電廠房均為2級建筑物。
積石峽水電站工程于2005年開始籌建,2007年3月實現(xiàn)截流,2008 年1月發(fā)電廠房工程開工,2008年10月開始填筑大壩,2009年9月大壩主體填筑完成,面板混凝土施工時段為2010年3月15日~2010年5月14日,上游鋪蓋施工期為2010年7~8月;2010年10月14日下閘蓄水,2012年12月25日~2013年4月初為電站二期蓄水期。
為監(jiān)測面板堆石壩及廠房區(qū)的滲流量,在廠房尾水渠右邊墻處布設(shè)了一座不銹鋼板制作的薄壁梯形量水堰,同時在墻前設(shè)置長20m的鋼筋混凝土輸水廊道(外設(shè)反濾層)。量水堰堰板口高程為1787.55m,堰板底地面高程為1787.30m,高于下游正常尾水位(1784.00m),最大量程為178L/s。2015年3月11日,將梯形堰改為三角堰。變化量“+”表示滲流量增大;“-”表示滲流量減小。主壩量水堰剖面圖見圖1。
圖1 主壩量水堰剖面圖(1:20)Figure 1 Section of water measuring weir of main dam
從長期監(jiān)測資料反映,自2012年11月21日至今主壩滲流量時有時無,期間多次進行過補強灌漿處理、滲漏通道檢查等工作。除尾水倒灌外,2015年3月11日至今滲流量最大為11.599L/s;2017年至今滲流量最大值為9.904L/s,當(dāng)日下游水位為1786.40m;其余時段滲流量在0~7.130L/s之間。截至2018年7月12日滲流量為6.984L/s,小于設(shè)計滲流計算的滲流量34.8L/s,在同類工程中處于較低水平[3],表明防滲效果良好。近幾年滲流量年最大值基本發(fā)生在5~7月,從滲流量與下流水位相關(guān)圖反映:滲流量與下游水位相關(guān)性不明顯,擬合值為0.27(相關(guān)圖見圖 2)。
圖2 主壩滲流量與下游水位相關(guān)圖Figure 2 Correlation diagram between seepage discharge of main dam and downstream water level
位于進水口廊道引右0+059.25m的量水堰,歷史最大滲流量為2.303L/s(2017年3月7日);截至2018年8月8日,進水口滲流量為1.086L/s。從長序列滲流量過程線反映:進水口滲流量總體呈年周期變化,與上游水位相關(guān)性不明顯。進水口量水堰平面布置圖見圖3,過程線詳見圖4。
圖3 進水口量水堰平面布置圖(1:20)Figure 3 Layout plan of inlet water weir
圖4 進水口滲流量與上游水位過程線Figure 4 Flow rate of inlet seepage and upstream water level process line
位于右岸邊坡壩后OH-Y10地下水孔下游側(cè)山體(1817.40m高程左右)處的滲漏點于2010年10月29日啟測;2017年8月3日將附近4個滲漏點匯集于一處引至廠壩肩處,從2017年8月15日開始觀測。
2016年、2017和2018年的1、2月均因結(jié)冰無法觀測;2018年3~4月邊坡滲漏點無滲流量;2018年5月下旬至6月初因施工滲漏點被堵無法觀測;歷史最大滲漏量為0.0751L/s(2017年10月9日),近五年滲流量均值為0.0271L/s,2017年至今滲流量均值為0.04891L/s。從長序列滲流量過程線反映:右岸滲流量無明顯變化規(guī)律,與上游水位無明顯相關(guān)性,過程線詳見圖5。
圖5 右邊坡滲流量與上游水位過程線Figure 5 Right slope seepage flow and upstream water level process line
滲壓計監(jiān)測共有5個主監(jiān)測斷面,其中3個監(jiān)測斷面位置在主斷面(壩右0+086.36m監(jiān)測斷面、壩右0+165.36m、壩右0+250.36m),另外2個監(jiān)測斷面分別位于壩右0+033.035m(引水發(fā)電系統(tǒng)2號鋼管埋管軸線)、壩右0+128.36m(沿壩軸線斷面基巖面最低)處。每個監(jiān)測斷面在帷幕線后布置有2~5個壩基滲壓測點,除此之外沿趾板處帷幕線后還布置了10個壩基滲壓測點。壩基滲壓計共計31支,壩體滲壓計5支。為了監(jiān)測Fc斷層帶的滲流狀態(tài),沿Fc斷層走向增加布置了3支滲壓計,分別位于趾板后混凝土板下部基礎(chǔ)、上部墊層小區(qū)后以及混凝土拖板下游端。共布置壩體及壩基監(jiān)測滲壓計39支。
從5個主監(jiān)測斷面監(jiān)測資料反映,儀器埋設(shè)初期位于1790.0m高程以下的測點基本都在2009年9月~11月滲透壓力均有明顯的波動,這主要受大壩泡水影響[2],1790.0m高程以上測點測值基本平穩(wěn),后期庫水位穩(wěn)定期滲透壓力基本穩(wěn)定;2012年12月25日至2013年4月初電站二期蓄水,蓄水初期滲透壓力隨之出現(xiàn)波動,1790.0m高程以下的測點波動較大;二期蓄水后至今除0+86.30m 斷面的PA-4和PA-7測點外,其余測點滲透壓力變化較平穩(wěn)。截至2018年6月,上游水位為1850.5m,壩基滲壓水位在1785~1795m,低于上游水位55~65m,表明壩基帷幕整體防滲效果較好。
位于壩右0+86.30m 斷面的PA-4和PA-7測點滲透壓力在2013年~2017年10月10日期間總體無明顯異常,2017年10月10日~11月21日滲透壓力總體呈小幅趨勢性增大,期間變化量分別為+0.005MPa 和+0.006MPa,同期上游水位變化量為-1.47m;11月21日~2018年2月6日兩測點滲透壓力總體呈小幅趨勢性減小,期間變化量均為-0.004 MPa,同期上游水位變化量為+0.39m;2月6日~3月14日兩測點滲透壓力總體呈小幅趨勢性增大;3月14日~4月24日兩測點滲透壓力呈小幅趨勢性減?。粡?018年4月24日起PA-4和PA-7測點滲透壓力測值基本接近2017年10月10日測值。截至7月4日兩測點滲透壓力總體穩(wěn)定,滲透壓力分別為+0.010MPa和-0.001MPa。過程線詳見圖6~圖7。
圖6 面板堆石壩壩右0+086.30斷面滲壓計PA-4滲透壓力過程線Figure 6 Seepage pressure process line of the seepage pressure meter PA-4 in section 0+086.30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ace rockfill dam
圖7 面板堆石壩壩右0+086.30斷面滲壓計PA-7滲透壓力過程線Figure 7 Seepage pressure process line of the seepage pressure meter PA-7 in section 0+086.30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ace rockfill dam
為監(jiān)測壩體的繞壩滲流,在左右岸共布置有16個地下水測孔;其中混凝土堆石壩右岸共設(shè)置了10個測孔,溢洪道左岸共設(shè)置5個測孔,另外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下游左岸1號和2號引水鋼管斜坡段間設(shè)置了1個測孔(0H-Z13)。2014年8月至9月,完成了右岸帷幕補充灌漿和地下水長觀孔消缺、改造工程。2015年7月右岸邊坡頂部裂縫處存在的危石,給新OH-Y08、新OH-Y10和新OH-Y12測孔觀測工作帶來安全隱患,除2017年進行過校測值外,其余時段暫停對上述三孔的觀測工作。位于右岸過壩交通洞的新OH-Y04和新OH-Y15測孔分別于2015年12月和2016年5月被損毀停測。2017年7月在右岸新增OH-Y16和OH-Y17測孔。2018年7月18、19日強降雨后,位于右岸山頂施工交通洞口的OH-Y14和OH-Y16測孔19日起停測。壩址區(qū)地下水孔布置圖見圖8。
左岸各測孔地下水位從長期監(jiān)測成果反映:各測孔在歷次抬升庫水位期間地下水位總體表現(xiàn)為隨之抬升,庫水位穩(wěn)定后各測孔水位基本逐漸穩(wěn)定。位于壩軸線上游的補OH-Z01和補OH-Z05測孔地下水位與上游水位存在較好的相關(guān)性,兩測孔擬合值分別為0.93和0.88(相關(guān)圖見圖9~圖10);在歷次抬升庫水位期間地下水位隨之抬升,在庫水位相對穩(wěn)定期其地下水位相對穩(wěn)定。截至2018年8月9日左岸地下水位最高為補OH-Z01測孔,水位為1850.47m,其次為補OH-Z05測孔,水位為1818.34m,其余測孔地下水位在1788.59~1803.75m之間,同期上游水位為1850.55m。
右岸各測孔地下水位從長期監(jiān)測成果反映:各測孔在歷次抬升庫水位期間地下水位總體表現(xiàn)為隨之抬升,庫水位穩(wěn)定后各測孔水位基本逐漸穩(wěn)定;目前在測的測孔位于右岸左端帷幕灌漿洞口OH-Y02和右岸帷幕灌漿洞與上右岸山頂施工交通洞岔口的OH-Y14測孔地下水位與上游水位存在較好的相關(guān)性,兩測孔擬合值分別為0.89和0.92(過程線見圖11~圖12);在歷次抬升庫水位期間兩測孔地下水位隨之抬升,在庫水位相對穩(wěn)定期兩測孔地下水位相對穩(wěn)定。截至2018年8月9日,右岸在測的地下水位最高為OH-Y02測孔,水位為1850.88m,OH-Y17和新OH-Y06測孔,水位分別為1847.82、1810.55m,同期上游水位為1850.55m。
2018年7月18~19日兩岸繞滲受強降雨(累計降雨26.0mm)影響,導(dǎo)致兩岸在測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抬升;18日強降雨導(dǎo)致右岸邊坡雨水進入新OH-Y06測孔,7月19日該孔地下水位為1807.529m,相對于強降雨前地下水位抬升12.35m,其余孔地下水位抬升量在0.13~1.21m之間,同期上游水位抬升1.45m。8月1~3日兩岸繞滲受持續(xù)降雨(36h累計降雨165.7mm)影響,8月4日右岸新OHY06、OH-Y02、OH-Y17和左岸OH-Z09測孔地下水位比7月26日均有所抬升,抬升量分別為5.96、3.07、1.43m和1.29m,同期上游水位變化量為1.09m;上述測孔現(xiàn)場巡視均有雨水流入孔內(nèi)的現(xiàn)象。過程線見圖13~圖16。
圖8 壩址區(qū)地下水布置圖Figure 8 Groundwater arrangement plan of dam site area
圖9 地下水補OH-Z01測孔地下水位與上游水位相關(guān)圖Figure 9 Correlation diagram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upstream water level in groundwater supplement OH-Z01 borehole
圖10 地下水補OH-Z05測孔地下水位與上游水位相關(guān)圖Figure 10 Correlation diagram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upstream water level in groundwater supplement OH-Z05 borehole
圖11 地下水OH-Y02測孔地下水位與上游水位相關(guān)圖Figure 11 Correlation diagram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upstream water level in OH-Y02 borehole
圖12 地下水OH-Y14測孔地下水位與上游水位相關(guān)圖Figure 12 Correlation diagram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upstream water level in OH-Y014 borehole
圖13 地下水新OH-Y06測孔地下水位過程線(長序列)Figure 13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process line of new OHY06 borehole in groundwater (long sequence)
圖14 地下水新OH-Y06測孔地下水位過程線(短序列)Figure 14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process line of new OH-Y06 borehole in groundwater (short sequence)
圖15 地下水新OH-Y06測孔地下水位與降雨量過程線(長序列)Figure 15 Process line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rainfall in new OH-Y06 borehole (long sequence)
圖16 地下水新OH-Y06測孔地下水位與降雨量過程線(短序列)Figure 16 Process line of groundwater table and rainfall in new OH-Y06 borehole (short sequence)
從兩岸繞壩滲流監(jiān)測資料分析認(rèn)為:左岸帷幕灌漿效果較好,帷幕前后的地下水位差值在55m以上;右岸部分幕后孔地下水位與庫水位有相關(guān)性,補充灌漿后,孔內(nèi)水位降低不明顯。對左右兩岸上地下水位對比分析,右岸地下水位較左岸整體偏高。截至2018年8月9日位于左岸壩下0+0.005m、高程1861.000m處的OH-Z09和左岸壩上0~025.000m、高程1864.000m處的OH-Z07測孔地下水位分別為1794.36m和1793.35m,同期位于壩右0+326.241m、壩下0+010.000m、高程1861.000m處新OH-Y06、位于壩右0+326.241m、壩上0~010.000m、高程1861.000m處OH-Y02和位于右岸出渣洞壩上0~002.000m、高程1857.000m處的OH-Y17測孔地下水位分別為1810.55、1850.88m和1847.82m。過程線見圖17~圖19。
圖17 左岸地下水OH-Z07測孔地下水位過程線Figure 17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process line of OH-Z07 hole on the left bank
圖18 左岸地下水OH-Z09測孔地下水位過程線Figure 18 Process line of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of OH-Z09 hole on the left bank
圖19 右岸地下水OH-Y02、新OH-Y06、OH-Y17測孔地下水位過程線Figure 19 Process lines of groundwater OH-Y02,new OH-Y06 and OH-Y17 on the right bank
(1)主壩量水堰從長期監(jiān)測資料反映,滲流量時有時無。除尾水倒灌外,2015年3月11日~2018年7月12日滲流量最大為11.599L/s;在同類工程中處于較低水平,表明防滲效果良好。
(2)主壩滲壓計在二期蓄水后至今除0+86.30m斷面的PA-4和PA-7測點外,其余測點滲透壓力基本穩(wěn)定;根據(jù)蓄水后主壩滲流量和滲壓觀測成果,截至2018年6月當(dāng)上游水位約在1850.5m時,壩基滲壓水位基本在1785~1795m,低于上游水位55~65m[3];主壩滲流量2015年3月11日至今滲流量最大為11.599L/s,在同類型工程中處于較低水平,表明壩基帷幕灌漿整體效果較好。右岸滲流量無明顯變化規(guī)律,進水口滲流量基本呈年周期變化。
(3)右岸部分孔與庫水位存在相關(guān)性,右岸帷幕在補強灌漿后,存在一定的繞壩滲流現(xiàn)象[3]。左岸帷幕在補強灌漿后,防治效果總體較好。通過對兩岸地下水位對比分析,右岸地下水位總體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