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朝滿
摘 要:教學語言是傳達教育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組織教學活動的紐帶。本文通過對物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的分析探討了語言藝術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物理教學 語言藝術
“教學的藝術,全在于把年輕人天生的好奇心喚醒(A.F)?!币驗椤昂闷娴哪抗獬3?梢钥吹奖人M吹降臇|西更多(萊辛)?!彼?,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性,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一直是物理學教研工作者們探討的熱門話題?!罢Z言作為工具,對于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騎手的重要(但?。?。”因此,語言表達能力也就成為考核教師基本素質(zhì)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但教雖有法,卻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如何使自己的課堂語言更豐富、更形象,也就無一定之規(guī)。
教學語言作為教師向?qū)W生傳播知識、進行思想教育的手段,貫穿教學全過程,在教學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其語言藝術,語言藝術的運用對提高教學效果的意義又有哪些?筆者將就這些問題做粗淺探討。
一、物理教學的藝術性主要表現(xiàn)在語言的科學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三個方面
1.教學語言的科學性
所謂科學性就是指內(nèi)容要符合科學原理。具體地說,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語言的精煉性和語言的準確性。
2.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物理學本身又是一門趣味性非常強的科學,如果教師上課時,能恰當?shù)剡\用生動、形象、簡潔的語言把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展示給學生,那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以詩歌的形式,將歌曲融入課堂,具有豐富的情感語言教學。例如老師在講解“參照物”時可以運用“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月亮在白蓮花的云朵里穿行”等歌詞。這些歌詞為樸實的物理課涂上了輕快浪漫的色彩,讓學生感覺的無窮的魅力,使問題的提出很新穎,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消除學生的疲勞感。我們也可以由“星星的眼睛眨呀眨呀”問學生為什么星光是閃爍的從而進一步了解光的折射。
(2)以比喻擬人等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解物理內(nèi)容。在講解“楞次定律”時可把線圈說成具有“冷酷”和“多情”的雙重性格,時而冷酷無情,時而溫柔多情,最后把楞次定律歸納為“來則拒之,去則拉之”,這樣學生聽了既興趣盎然,又加深了理解和記憶。
再如在講解自感現(xiàn)象時,隨著電壓升高或線圈匝數(shù)增加時,燈泡亮度越來越亮,學生還要繼續(xù)增大,老師帶著幾分悲情說道:“可憐的燈泡啊,是到了該獻身的時候了,在你生命終極時,我叮囑你一路走好!”在較高的自感電壓下,燈泡閃亮一下,熄滅了!還教師可以把“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關系比喻為“兒子和爸爸”的關系,只能說兒子像爸爸,不能說爸爸像兒子,因為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所以說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顛倒。
通過這些幽默詼諧的語言學生在開懷大笑中既掌握了物理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欲,何樂而不為?
總之,簡單的體態(tài)語言,塑造情感化的形象,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
3.教學語言的啟發(fā)性
啟發(fā)式教學必須通過教師語言來表現(xiàn), 因此,教師有必要使自己的語言具有吸引力,有必要使自己思考得更深刻,使自己的求知欲從潛在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榉e極狀態(tài);要有由現(xiàn)象看到本質(zhì)的嚴密思維,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
例如,在講解自由落體運動時,讓學生看完書后,撕下一張練習本上的紙,分成大小不等的兩片,問學生,哪張先著地?無論怎樣回答,老師都能給予一個反面的實驗結論現(xiàn)場演示:重的先落,則捏緊小紙片;輕的先落,則捏緊大紙片;同時落,則任意捏緊其中一張,當然至此,學生就能結合書本知識整理出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了!
講解共點力的合成,學生對“1+1≠2”很難理解。不妨讓二個學生拉一條中間掛有一塊磚頭的繩子,當二人用盡全力繩子也拉不直時,全班同學都笑了。就在這愉悅的笑聲中同學們明白了“1+1≠2”的道理,教師(或全班同學)再通過用彈簧秤做的定量實驗,得出共點力合成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由此可見,啟發(fā)式語言不僅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可以運用簡短的幾個字、幾句話,幾個小小動作便能簡化一個較復雜問題。
二、物理教學語言藝術的運用對提高教學效果的意義。
1.使學生直接獲得知識
通過物理課堂的教學,運用藝術語言使我們的學生對物理學習產(chǎn)生濃濃的興趣,使他們便捷地獲得書本的社會的生活的知識,為培養(yǎng)物理專業(yè)技術或科研一線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2.使道德與美得到升華
在講述萬有引力定律時,“地心說”與“日心說”的直接對抗,教煌們用熊熊大火把布魯諾燒死
在十字架下,卻同樣用火點亮了真理前進的道路;教煌們囚禁了伽利略的身體,卻喚起了更多的人對真理的追求。到后來開普勒發(fā)現(xiàn)三大定律和牛頓發(fā)表萬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的測定,到今天的人造衛(wèi)星上天為人類服務,說明科學的發(fā)展不是一帆風順的,堅持真理是要付出代價的,甚至生命。為真理、為科學奮斗,何其偉大!
又如,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電流能產(chǎn)生磁場后,科學家思考:反過來磁是否能夠生電?經(jīng)過10多年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到1831年法拉第終于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電流的條件——不論用什么方法,只要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閉合電路中就有電流產(chǎn)生。就在實驗室電流計指針的那么一個小小偏轉(zhuǎn),有人譏諷:電有什么用?大科學家用睿智的眼光非常冷靜地回答道:嬰兒有什么用?事實上,再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于1834年楞次又發(fā)現(xiàn)了感應電流的方向,到今天電的普遍使用,說明了對科學的信念與執(zhí)著,是我們攻克科學難關的金鑰匙,學生也從中得到美的升華。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曲折發(fā)展史也說明了科學在發(fā)展過程中是逐步發(fā)展與完善的,我們要批判地繼承與發(fā)揚。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我們每個物理老師注意自己的語言藝術,經(jīng)過長期的錘煉、磨礪,一定能使得物理教學中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