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晶心
陪三歲不到的小外甥在院子里找四葉草,終于找到一枚,他好開心。拿著那枚四葉草他高興地說:“你好!”要離開了,他對那些沒被選中的三葉草們說:“再見!”
走出院子,去開柵欄門,他先說“你好!”轉(zhuǎn)身把柵欄門關(guān)好,他說:“再見!”
關(guān)好柵欄門,回到家門口,對著家里的大門,他說:“你好!”轉(zhuǎn)身,他對身后的院子和柵欄門揮揮手:“再見!”
不僅如此。吃飯的時候,他端起碗說:“碗你好!米飯你好!青菜你好!大肉肉你好!”放下碗,他說:“碗再見,筷子再見,勺子再見!”
起初覺得搞笑,某個瞬間我被感動了,生活不就是一場場遇見和告別嗎?
朋友家高中三年級的男孩莫名陷入了一場“失戀”。兩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因為青春情愫互有好感,但并未表白,只是平常課間多聊了一些,周末上共同的輔導(dǎo)班時,趁課間休息出去吃過冰激凌。突然有一天,女孩不跟男孩說話了,上輔導(dǎo)班時也坐得離男孩遠遠的。本來粗枝大葉的男孩清晰接收到了女孩疏遠的信息,一下子蒙了,想去問又拉不下面子,不去問心里又憋得慌。
有一個周末,男孩拒絕去上輔導(dǎo)班。起初朋友以為兒子只是累了,不上也罷,休息個一天也沒什么大不了。可是周一,男孩又拒絕去上學(xué),怎么勸都不去,怎么問都不說。
朋友平息了最初的震驚和怒氣,同意了孩子的請求,讓他在家歇幾天。第三天的晚上,朋友突然聽到兒子的房間里傳來嗚嗚的哭聲,她沒有急著推門,只是坐在門外靜靜聆聽。直到兩個小時過去,哭聲止息,她才敲門進去。
正是孩子漸漸平息憂傷、愿意傾訴的時候,于是她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朋友鎮(zhèn)定地說:“我知道了,你有她的QQ吧?你給她發(fā)一條消息?!?/p>
男孩說:“我不發(fā)?!?/p>
朋友說:“你先把她的QQ對話框打開?!?/p>
男孩在她的堅持下,打開女孩的QQ對話框。朋友說:“你就看著這個對話框,不用往里敲字,我只是問你,如果讓你和她面對面說話,你想說什么?”
男孩說:“我就想知道為什么?!?/p>
朋友答:“因為臨近高考,我家人給我壓力,讓我與你保持距離,先專心備考。”她模擬的是女孩的語氣。
男孩問:“是真的嗎?”
朋友答:“真的!”
男孩不作聲了,朋友說:“你要不信,你可以在QQ上直接提出你的疑問?!?/p>
男孩遲疑了一下,在女孩的QQ對話框里輸入了兩個字:“你好!”
誰知,女孩好像等在那頭似的,立即回復(fù)道:“這兩天我一直在等你消息,希望你沒有怪我。你回來上學(xué)吧,但我還是不能與你說話,我家人不讓,他們要我專心備考。我要下了,我媽一會兒要來看的。”
男孩來不及多說,立即回復(fù)了兩個字:“再見!”
女孩也回復(fù)了兩個字:“再見!”
女孩的QQ頭像灰了下去,男孩抬頭看著朋友,朋友不說話,陪他默默地坐著。過了一會兒,男孩說:“我明天去上學(xué)。”
小外甥最近還迷上一本書《月亮,晚安》,小兔子要睡覺了,臨睡前,他跟房間里每一樣事物好好道別:晚安,房間;晚安,月亮;晚安,燈光;晚安,紅氣球;晚安,小熊;晚安,椅子;晚安,小貓;晚安,手套;晚安,星星;晚安,空氣;晚安,所有的聲音……
小外甥看完書,每晚臨睡前也學(xué)著跟他房間里的每樣事物一一道別。小孩子真的是不厭其煩。
生活就是一場不厭其煩的旅程,好好珍惜每一場遇見,好好跟每一場分離告別,幸福在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