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岑
幼兒階段的學生對世間萬物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對于所有未知的事物有著一種強烈的追求感。我們應該為幼兒搭建好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然后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xiàn)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書。當年他創(chuàng)辦的曉莊師范就是“以宇宙為教室,奉自然作宗師”“和馬牛羊雞犬豕做朋友,對稻粱麥稷下功夫”,最終成為重要的生活課程。皮亞杰的認知結構理論認為:“幼兒認識和智力結構的起源是物質的活動,他們必須通過實際操作感知或者依靠表象認識事物,因此幼兒的科學活動也必須是在與周圍事物的互動中完成?!碧K霍姆林斯基也曾經(jīng)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在大自然中對幼兒進行教學,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種植、采摘、喂養(yǎng)并且觀察動植物的生長,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可以滿足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對幼兒的教育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所以說在幼兒園大班中舉辦自然角的探究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基于自然角種植活動氛圍
在進行自然角種植活動中,教師應該結合幼兒園大班幼兒自身的理解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創(chuàng)設讓幼兒能夠理解的互動主題。此外,教師還可以與家長配合,在不同的季節(jié)中,將不同的季節(jié)元素加入自然角的種植活動中,充分地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同時,在布置活動場所時讓幼兒加入,不僅可以讓幼兒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審美能力,還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基于自然角種植活動內容
在自然角種植活動中,對應的內容應該與季節(jié)相符合,在什么樣的季節(jié)種植什么樣的植物,同時還要符合幼兒自身的認知情況。尤其是幼兒園的開課時間大部分都是在春秋兩季,所以教師在活動中應該注意這一點。比如,在春天進行自然角活動時,教師要多準備一些種子之類的物品,帶領幼兒進行種植活動;如果是在秋天,秋天屬于收獲的季節(jié),教師多準備一些水果以及糧食。同時在活動道具的準備中,教師最好選擇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物品,從而更好地激發(fā)有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探究能力。
(三)基于自然角種植活動實踐
自然角活動的開展目的是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所以在活動的準備中,教師應該重視這一點,教學中盡可能地選擇可操作性強的道具。同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自身的動手能力,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種植以及收獲各種植物。比如,在種植花朵的活動中,教師只需要將一些花朵移植過來交給幼兒,讓幼兒自行動手栽種花朵,這樣不僅能夠讓幼兒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還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
(一)基于植物的種植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
在自然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想種植的植物,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比如,在種植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準備土豆等容易種植的植物,在種植活動中,教師可以給幼兒講解土豆是人們日常食用的蔬菜、土豆中含有哪些營養(yǎng)物質等,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增加幼兒的知識,還可以提高他們動手能力。
(二)基于植物的管理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
自然角活動是一類長期的活動,植物的種植只是活動的第一步,更加重要的是對植物的后期管理。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可能會對植物的生長情況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疑問,教師可以以這些疑問為切入點,加強對幼兒知識的教授。同時經(jīng)過長時間愛護、培養(yǎng)自己種植的植物,不僅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以及自豪感,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然角種植活動對幼兒早期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增強了幼兒對自然界的認知以及感悟,還能夠加強幼兒素質的培養(yǎng)。所以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這一點,在幼兒園教學中大力推廣自然角種植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大自然的各種植物,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動手探究能力。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尚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