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韻秋
Azulik Uh May藝術中心在圖盧姆的原始叢林中如花綻放。
每年四月,由TANE主辦的“Art with me”圖盧姆生態(tài)文化藝術節(jié)都將在墨西哥圖盧姆開展年度活動。自2018年起,生態(tài)文化藝術節(jié)的沉浸式旅程便包括超越現(xiàn)實生活的大型藝術裝置、互動藝術體驗、親密奔放的現(xiàn)場音樂會、輔助冥想的健康瑜伽等,為參與者提供一個思索生命關系的機會,意在喚起人們對環(huán)境問題的注意。而作為藝術節(jié)舉辦場地的Azulik度假村,也早已超出了人們“簡單輕松商業(yè)化”的預設,它的內涵并不能被“玩樂”“享受”“網(wǎng)紅”這樣的標簽來說明,Azulik Uh May藝術中心的成立,使圖盧姆悠久的文明慢慢在叢林中得以綻放。
蜿蜒、盤旋上升的混凝土步道,與當?shù)卦奶俾参镆煌沃@棟建筑,讓它看上去像是從地里“生長”出來。
圖盧姆生態(tài)文化藝術節(jié)最重要的展出場地Azulik Uh May和IK Lab, 是兩個前所未有的藝術館,它們坐落在拉丁美洲最獨特的區(qū)位之一,尤卡坦半島。要了解尤卡坦半島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73,600平方英里(約19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將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一分為二——必須追溯到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末期。地質學家表示,正是在那個時間,一顆大約六英里寬的小行星從太空深處沖出,以比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還要強大100億倍的力量襲擊了尤卡坦半島的北部海岸。億萬年后,這里遍布茂密的原始森林,上萬種生物把它當做自己的棲息地,但人們將圖盧姆和尤卡坦半島稱為“旋渦”——世界上能量最強大的地方之一——實際上有著難以置信的能量從這個地方釋放出來。這種能量改變了地球的生命歷程,也影響了數(shù)百萬年后發(fā)展和繁榮的文明。如今,現(xiàn)代人來到圖盧姆旅行,感受這片土地上固有的自然的熱情節(jié)奏,在這樣一個擁有巨大力量和美景的地方繼續(xù)進行崇拜的循環(huán)。
冰涼光滑的水泥和溫暖粗糙藤木相結合,帶來一種驚喜的過渡。
《每棵樹都是一種文明的存在》藝術裝置
于2018年11月底開放的Azulik Uh May是個多功能藝術綜合體建筑,仿佛從自然中“生長”出來,契合了創(chuàng)始人兼建筑師Jorge Eduardo Neira Sterkel(Roth)心中的夢想——建造一座能包容每一個人的藝術之城。在每個項目中,Roth都鼓勵保護當?shù)匚幕?,從祖先的智慧中汲取知識和價值觀,以促進與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形式的互動并對環(huán)境進行保護。Azulik Uh May被計劃打造成一個多面和靈活的綜合性場所,包括藝術空間、時裝和設計實驗室、藝術和手工藝學校、錄音室,以及創(chuàng)意人才的居住地等,使本土和現(xiàn)代的個人、部落與自然間彼此聯(lián)絡。墨西哥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瑪雅文明遺產,賦予了設計無盡的靈感。建筑似乎自然地上升出地面,一系列擬人化的結構通過浮動的橋梁和蜿蜒的路徑進行連接。一個16米高的混凝土和原生藤蔓植物交織的頂部,被冠以“生命之花”的名字,由重疊的圓圈組成的幾何形以花的圖案排列,而它的基部則依據(jù)斐波那契數(shù)列的比例展開。整個建筑設計都在追尋一種對叢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充滿環(huán)保意識地在材料和細節(jié)方面考慮著,例如從底部延伸到天花板的那些起伏的拋光水泥表面以及“Bejuco”木地板——該地區(qū)一種原生的藤蔓狀植物。
Roth解釋說,Azulik Uh May把握住了這個地方的靈魂,經(jīng)過精心設計,意圖保護和擁抱當?shù)氐纳鷳B(tài)系統(tǒng)。這種關切,與通過藝術探索人類本質的行為一致,也與我們對地球造成何種影響的關注相一致?!霸谑┕み^程中我們十分注意減少碳足跡,沒有切割任何一棵樹來為建筑物騰出空間,而是建筑物擁抱現(xiàn)有的植被?!闭麄€建筑場域與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以半開放的關系連通,形成對話和呼應,混凝土材料呈現(xiàn)出質樸又溫潤的質感。美輪美奐的光影效果,見證了建筑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AZULIK Uh May力求探索個人和社區(qū)建立聯(lián)系的新方式,向當?shù)夭柯鋵W習,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并在藝術的庇護下,幫助當?shù)厝藨獙Ξ敶畹奶魬?zhàn)。
AZULIK Uh May鼓勵并支持我們與這個時代最優(yōu)秀的精神相遇,不僅僅在乎于人類社會之間,也是敬畏著大自然的神明。
與Azulik Uh May毗鄰的IK LAB是一座新型的生態(tài)美術館,具體說來它可以算作是Azulik Uh May完成的第一階段。設計師Roth與藝術“上癮者”、古根海姆家族的重要成員羅姆尼·古根海姆(Rumney Guggenheim)共同創(chuàng)立了這座富有熱帶雨林氣息的畫廊。地板、墻面、屋頂、立柱、扶手……整個畫廊是由藤蔓“編織”而成,中間穿插以光滑的灰色水泥元素,給人一種原始居所的印象。而“墻面”“屋頂”也不過是便于指稱的說法——作為一個沒有任何水平線和垂直線的巢穴般的存在,這個彎曲的畫廊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墻體和房頂,勉強合格的“地面”也是傾斜的,其玻璃窗戶和出入口也都是如同滿月般的圓形。談及畫廊彎曲的結構,羅姆尼說:“我們想用一個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來激發(fā)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用一個沒有垂直墻壁和地面的空間來挑戰(zhàn)他們。”這也是為什么畫廊被叫做IK LAB(LAB是英文“實驗室”的縮寫)的原因。
作為一個自學成才的建筑師,Roth的設計方式很與眾不同:沒有草稿,沒有藍圖,就靠實地考察和搭建簡易的模型進行構想。他試圖弱化這個地方所存在的“建筑”痕跡,比如很多正在生長的植物也成為畫廊獨特形式的一部分,它們的枝蔓為室內空間增加了很多生氣,并與透過畫廊窗子看到的熱帶景觀形成呼應。地面未被水泥覆蓋的部分,藤蔓編織而成的圖案呈波狀起伏,既讓人聯(lián)想起不遠處海浪的涌動,又讓人想起貝殼的紋路。此外,畫廊還規(guī)定,來訪者必須光腳參觀,從涼爽光滑的剖光水泥踩到溫暖粗糙的木地板,這是一種驚喜的過渡。
在IK LAB宏偉的空間中漫步,顛覆了在白色方塊美術館內的參觀體驗,因為它加強了藝術和物理環(huán)境之間的有機關系。這種結構暗示著無形的維度,思緒已經(jīng)在難忘的旅途中漫游。這個有遠見的項目是人造的,是對我們腳下的土地的致敬,同時也是一個善意的提醒——人類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
為了中心的開幕,IK Lab的藝術總監(jiān)邀請了多位藝術家到此進行了創(chuàng)作,包括浸入式的雕塑和裝置。這些作品駐留在 AZULIK Uh May 的新空間,致力于當代藝術,為人們帶去深層的思考。
如果說IK LAB是人類進化和視覺潛力的象征,它將祖先的知識、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可持續(xù)性、生活靈性和集體體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以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體驗方式達到頂峰。那么隱現(xiàn)于沙岸邊的林蔭處、由傳統(tǒng)稻草屋頂與木頭建造而成的Azulik Hotel度假旅店,則更像遺世獨立的叢林聚落。落腳于景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閑暇時漫步在私人海灘上,不被拘束、遠離吵雜,蔚藍的海水拍打著細細白沙,掀起濤濤浪花,仿佛一切煩惱憂愁,就此遺忘。
建筑的屋頂由重疊的木質圓圈所組成的幾何形花朵圖案排列,再依據(jù)斐波那契數(shù)列的比例依次展開。
Roth的設計藍圖中,Azulik是“樹”,無論是古埃及的“生命樹”、古希伯來文化里的“Cabala之樹”,還是亞馬遜森林的古老智慧,所有文明的源頭都在用千絲萬縷的植物神經(jīng)隱喻著一種看不見連結著集體意識網(wǎng)絡。萬物是相連的有機生命體,植物像這個星球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一樣去傳遞信息,把線性時間里的記憶、情緒與認知都連結在了一起。正如印第安部落那個古老寓言所說:“所有膚色的子民都重聚在生命之樹下,全人類將重新成為一個圓,到那一天,萬物生靈為一”。這也是Azulik社區(qū)建造時沒有破壞一棵樹木的原因。
房間除了被樹海環(huán)繞,還可以遠眺加勒比海,整個酒店一半面向海水,一半隱于叢林,充滿了親切的自然寫意。
基于此,宛如世外原生小部落的Azulik Hotel,以“叢林”、“月亮”、“大?!薄ⅰ疤炜铡钡茸匀辉孛?,每間寬敞的木屋皆由墨西哥皇室烏木Khatalosh 所建造。有趣的是,這里的房間都沒有附設電視及電話,不過卻都有一個專屬的戶外甲板休息區(qū)以及用來曬日光浴的小床,讓旅客能隔絕科技干擾,完全放松地享受被綠蔥蔥的林蔭包圍,被加勒比海的碧海藍天所環(huán)擁的“心靈之旅”。這里也如旅行者駐足的一方營地,收藏著當?shù)厮囆g家的手工作品,并定期與當?shù)貏?chuàng)作人合作舉辦展覽活動;其所販售的商品秉持著“回歸初衷”的理念,將土地永續(xù)的環(huán)保概念以及傳統(tǒng)工藝結合,積極實現(xiàn)環(huán)境與人文藝術平衡發(fā)展的美好愿景。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保護墨西哥的歷史,尊重及推廣本地文化,努力地讓瑪雅文明的遺跡留存。飲酒、舞蹈、音樂、星辰、自然……欲望越純粹,精神越逍遙。愈原始,愈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