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抗
低油價下產油國首當其沖,中國要處理好得與失的關系。
今年2 月路透社匯編數(shù)據(jù)顯示,由于需求銳減和國際油價暴跌等因素,全球主要油氣生產商已將今年的資本支出削減約30%。4 月,權威咨詢公司HIS Markit 副總董事長丹尼爾說:美國主要獨立公司平均削減了36%的預算。截至目前五大石油巨頭已全部加入大幅度削減開支的陣營。以??松梨跒槔A計今年資本開支約為230 億美元,較前年計劃減少100 億美元,是2016 年以來最低水平。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表示,如果有需要可能實施額外削減。正如中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能全所說,“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2020 年將是全球石油行業(yè)艱難的一年”。
低油價對不同的國家影響不一,受低油價影響最大的是石油出口國。
IEA 預計2020 年歐佩克許多成員國的收入將減少50%~85%,是20 多年來的最低水平。中東,特別是在沙特和海灣阿拉伯石油國首當其沖。僅從石油開發(fā)的操作成本上講,甚至油價低于10 美元/桶沙特也能夠有些盈利,但實際沙特巨額開支的90%依賴于石油收入,一旦油價低于每桶80 美元,沙特就會出現(xiàn)預算赤字。長期入不敷出已使其自2014 年累計赤字超過2600 億美元,去年的赤字更是空前增大,已經掏空了沙特的經濟根基。沙特與伊朗的對抗和參與敘利亞、也門內戰(zhàn),更使其軍費開支巨增。新王儲小薩勒曼大規(guī)模打擊王室內外政敵和強力推行的改革使其內外受困。這使沙特的石油政策可能出現(xiàn)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可以走向極端強硬,也會出現(xiàn)妥協(xié)的可能。但從總體態(tài)度上看沙特顯然希望油價不致過低,以使它既能夠保持在世界油氣市場上的份額,又不過多地損害其經濟利益。作為歐佩克的帶頭人和發(fā)起油價戰(zhàn)的挑戰(zhàn)者,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使得研究者特別關注。
長期以來俄羅斯處在美國的武力威脅、政治打壓和經濟制裁中。這一方面對它的發(fā)展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使其逐漸增強了抗力。特別是它的石油出口方向主要是中國和歐洲。中國相對穩(wěn)定的經濟和較高的石油進口需求(許多為中長期合同),使其對低油價的適應能力大于一般的石油輸出國。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將成為美國和沙特意見的對抗者,將會在決定油價走勢上起越來越大的作用。委內瑞拉、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尼日利亞等國近年來長期陷入嚴重的內亂之中,石油出口持續(xù)大幅度縮減。最近伊朗受到美國等的經濟制裁,石油出口量也被大幅度壓縮。從美國方面來說,這些正是過去/未來油氣出口所占石油市場份額得到保持/上升的重要缺口和機遇,會樂意促進這種勢態(tài)的發(fā)展。
美國的石油生產迅速增加正是近年來世界石油市場格局發(fā)生重大變化的原因之一。據(jù)統(tǒng)計,2008~2018 年世界石油產量增長中48% 來自美國的頁巖油、35%來自歐佩克,俄羅斯僅占10%。美國成為世界石油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其油氣出口量越來越大于進口量,低油價對其利害兼有之。這種特殊身份使它作為“非歐佩克+”的主要帶頭人,越來越主動地干預產量變化有關的討論、謀圖控制世界油價變化。
低油價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對其頁巖油氣生產的影響上。頁巖油氣的生產特點之一是產量呈L 型幾何遞減。占有產量相當大份額的大量中小型公司必須在產量最高的頭兩三年內還清貸款和利息,以便繼續(xù)得到金融信貸的支持去打大量補充性的新井,使生產得以持續(xù)/增加。即使在生產成本最低的頁巖氣產區(qū),在生產的全成本高于30 美元/桶時也會入不敷出、中斷現(xiàn)金流,最終導致其被兼并或破產。這正是近年進入低油價期后不斷發(fā)生著的事。美國2019 年12 月以來頁巖油產量連續(xù)6 周出現(xiàn)大幅下降, 5 月頁巖產量將降至852.6 萬桶/日。最終使主要由較大公司控制的美國7 個生產成本較低的頁巖氣主力區(qū)也將在5 月份后進入減產。據(jù)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這7 個區(qū)4 月頁巖油日產量比3月減少約19.36 萬桶, 5 月產量將再減少約18.26 萬桶,是2007 年以來第2 次大規(guī)模下降。即使是生產成本最低、占美國頁巖油產量一半以上的二疊紀盆地,5 月產量也將下降7.57 萬桶/日。
前幾年倒閉數(shù)量不斷增加的頁巖油公司都屬于中小型公司。這次低油價的深重打擊對中、大型的頁巖油企業(yè)也會產生明顯的影響。首個倒下的美國“重量級”生產商是惠廷(Whiting)石油公司。今年前3 個月,該公司股價一路下跌91%。下跌的油價,使其無力償還巨額的負債,只能在4 月1 日申請破產重組。中小公司面臨更大的生存危機,挪威能源咨詢公司稱,如果WTI 價格維持在每桶30 美元,申請破產保護的油氣生產商數(shù)量可能攀升至三位數(shù)。這種狀況的持續(xù)將使美國頁巖油氣的產量和出口量(包括LNG)受到很大的影響。
對整個石油工業(yè)的不同部分來說,低油價對上游的打擊最為直接和嚴重。以僅作為這次低油價起始的2019 年與2018 年相比,居世界前列也是抗風險能力最強的五大石油公司雪佛龍、BP、??松?、殼牌、道達爾的年度利潤依次降低80%、67.8%、31%、23%、13%。不言而喻,當油價“低谷”時對其利潤的打擊也會更大。如果說對大型石油公司油價“低谷”使其度日艱難的話,那么對大量的中小公司來說卻是能否繼續(xù)生存的問題。
為應對這一局面的各項對策中,最“常規(guī)”的辦法是直接削減開支。據(jù)北美44 家石油公司的統(tǒng)計,在去年已削減的基礎上,年初已決定再減支36%~50%(約244 億美元)。但是形勢越來越嚴峻,各方估計其投資的減少幅度應當更大??s減上游勘探(特別是開拓新區(qū)新領域的風險勘探)的投資數(shù)量對短期利益影響最小。因而它首當其沖,被削減力度最大。
油服業(yè)是為石油工業(yè)各環(huán)節(jié)服務的行業(yè),主要指為上游勘探開發(fā)服務的企業(yè)。作為雇主的甲方縮減開支,受影響最大的當然是其乙方的油服業(yè)。行內專家形象地表示,石油生產投資決策的一小步,是油服市場巨變的一大步。還應補充的是,油服業(yè)的恢復要比油價的恢復慢許多。
今年油價在進入谷底后,有緩慢抬升之勢,4月24 日6 月交貨的布倫特油價已緩慢抬升至21.44美元/桶,同期公布的活躍鉆井數(shù)僅為378 臺,環(huán)比少60 臺,仍然呈現(xiàn)連續(xù)6 周的大幅下降之勢。在如今的艱難形勢下,貝克休斯打出了“組合拳”,除將其18 億美元的項目重組外還將在2019 年縮減的基礎上再削減20%的資本支出,預計全年資本支出僅為7.8 億美元。
并購重組也是油服企業(yè)戰(zhàn)勝“寒冬”的重要措施。2015 年在水下作業(yè)領域居于世界前列的法國德西尼布公司兼并了同類的先進企業(yè)美國FMC 技術公司,成為名列第三位的油服公司。但低油價下經營不佳,又使兩者分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子公司。今年德西尼布又與油服巨頭哈里波頓達成了并購意向。
裁員是西方公司渡過困難的又一重要措施。斯倫貝謝和貝克休斯已裁員數(shù)萬,法國鉆桿制造商瓦克瑞克公司將裁員900 人,占其北美員工總數(shù)1/3。行業(yè)面臨著巨大困境,使幾大油服巨頭也難以支撐,截至3 月30 日哈利伯頓、斯倫貝謝、貝克休斯等三大巨頭股價跌幅依次達74.2%、66.4%、61.7%。如果說幾個最大的油服公司尚可艱難地應對求生,那么大量的中小油服公司必將面臨倒閉的困境。據(jù)挪威能源咨詢公司統(tǒng)計,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fā)的兩月內英國和挪威油服市場喪失了49.2 億美元的工作合同,已有占其公司總量20%的超過200 家油服公司破產。油服市場萎縮將使500 萬人的從業(yè)人口降低21%。
石油進口國將從低油價中有所受益。最直接的反應是趁低油價之機,大量地搶購原油使庫存很快近于飽和,致使郵輪的出租價也迅速上漲。美國能源部甚至要把富裕的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量出租給國內的石油商。但原油和油品庫存近滿又刺激期貨價格降低。除中國外,以東亞對低油價的反應較為典型。但必須注意到,在整個世界經濟明顯衰退和新冠疫情造成的許多產業(yè)鏈不同程度斷裂的背景下,低油價所帶來的對該區(qū)經濟發(fā)展的刺激作用可能被抵消,近年來甚至仍然可能出現(xiàn)經濟的負增長。這對經濟總量比較大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影響可能更加明顯。
這里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其最大的私營石油貿易商興隆集團目前爆發(fā)財務丑聞,不僅促使其宣布破產重組,同時也讓數(shù)10 家銀行面臨不良貸款增加的風險。在全球油價大幅降低的背景下,作為全球燃料油實物貿易巨頭之一,興隆集團的興衰或將給亞洲石油產業(yè)鏈帶來負面的蝴蝶效應。
對新形勢下中國油氣所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已有不少文章做出來全面的分析。這里僅就目前特殊的情況,做以補充性的論述。
中國是世界石油生產大國,但更重要的是石油進口依存度已超過70%,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不言而喻,進口石油價格的降低,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有有利的一面。據(jù)測算,國際油價每下降1美元/桶,我國進口原油成本將減少40 億美元左右。如果2020 年國際油價同比降低30 美元/桶,僅交通運輸部門全年可節(jié)省3600 億元左右。這將對有關部門特別是居民汽油的消費價格降低大有助益。筆者注意到,在影響石油業(yè)改革的討論中經常提到“要有合適的條件”,這就是不能因汽油、燃氣等的價格過大提高而明顯影響居民的消費和生活。如是,低油價為促進油氣改革關鍵一步的完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也應該注意到,由于我國特殊的定價政策,原油價格過高和過低并不能給煉油廠和消費帶來相應幅度的價格變化。目前國際油價很低,但我國油品價格卻明顯高于國外。這正是近年來出現(xiàn)油品進口批量走私的原因之一。
過高的國際油價使我國為原油進口付出了太多的石油美元,其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F(xiàn)在國內油氣生產成本與國際油價存在不小差距,我們不能僅為了保證國內石油生產量的穩(wěn)定,或者說要“保障國家石油供應的安全”,而長期大量地以高于國際油價的價格生產。老油田生產條件的日益惡化正是我國石油產量近年來低于2 億噸的原因之一。這已經是石油公司上下盡力降本增效扭虧增盈才取得的重要成果。“沒有效益的產量一噸也不要”正是這一方針的實際體現(xiàn)。至少在我國東部,近年曾以生產成本達到50 美元/桶、內部收益率8%作為經濟評價標準的下限。今年4 月中旬勝利油田東勝公司為了降低石油減產速度而新優(yōu)選的10 個項目中,以成本45 美元/桶、內部收益率8%的新標準評價,10個項目中競有8 個未能通過。而這一價格標準仍高于近期國際油價。這種狀況顯然為各公司的生產帶來巨大的實際困難。
更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石油生產的客觀規(guī)律和現(xiàn)狀表明:僅在老油區(qū)老領域內進行挖潛增儲上產的戰(zhàn)術性接替已很難保證近期年產量能保持在近2億噸左右,必須及時進行新區(qū)新領域開拓的戰(zhàn)略性接替。后者的完成不僅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近期內難獲得收益),而且要耗費巨額投資。按照目前的體制,這個投資是石油公司很難全部付出的,其相當大的部分要由國家從基建經費中負擔。但我國2020年1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新基建”涉及的7大領域中,與能源有關的僅有特高壓輸電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兩項,并不包括油氣??紤]到我國2019年已經積累的占GDP 總額相當高的負債率和新冠疫情以來巨額的支出及相應的收入減少,近期試圖從國家收入中再拿出相當大的資金來支持油氣的戰(zhàn)略接替是有相當大困難的。
我們常說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只有正視困難并認真的分析,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化“?!睘椤皺C”。
為了落實中共中央提出的“六保六穩(wěn)”的要求,探討新形勢下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4 月23 日,中國石化召開了公司內外專家參加的“十四五”宏觀形勢戰(zhàn)略研討會。會議提出:“與時俱進地明確公司轉型發(fā)展的方向、領域和重大舉措,堅定不移地深耕國內、放眼全球、強化優(yōu)勢、補足短板,著力構建以能源資源為基礎、以潔凈能源和合成材料為兩翼、以新能源新經濟新領域為重要增長點的‘一基兩翼三新’發(fā)展格局,向著打造世界領先的潔凈能源、合成材料公司的戰(zhàn)略目標,奮勇前進?!憋@然,這種頗具新意的認識體現(xiàn)了大力踐行新發(fā)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fā)展要求、努力把握大勢大局密切關注行業(yè)動向的戰(zhàn)略眼光。這表明一方面繼續(xù)堅持把千方百計降本增效作為企業(yè)發(fā)展永恒的主題,努力增儲上產保障國家對油氣不斷增長的要求;另一方面把油氣工業(yè)匯入國家能源轉型和能源革命的大計中,進一步發(fā)揮大型國營公司在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和安全中的主導領先作用,成為新形勢下石油公司的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為此,各石油公司已經做出了將生產成本高于國際油價的生產量“適度”削減的決定,同時要求全力增加低成本高效益的天然氣產量。
▲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