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亮
摘 要:當前人們對與無公害綠色產品的認識已經逐漸提高了,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運用無公害優(yōu)質水道栽培技術,可以提高水稻的質量和產量。隨著人們需求的不斷增加,農民已經真實的感受到了實際效益,認識到了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優(yōu)勢,當前我國農民正在努力的改進水稻栽培技術。但是在當前的水稻種植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栽培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科技人員充分地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做好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的推廣和宣傳工作,從而促進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的廣泛應用。
關鍵詞: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栽培技術;推廣
在我國水稻生產糧食生產主要類型之一,水稻是人們主食之一,對人們的生活非常重要。但水稻的種植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對溫度和光照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我國當前的水稻種植面積還是比較廣闊的,所以水稻栽培技術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水稻的需求不斷地增加,對于水稻的質量和品質要求也不斷地加強,尤其是對無公害水稻的需求。所以應當加大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栽培和推廣,從而更好的推進農業(yè)經濟發(fā)展。
一、水稻種子的選擇及播種育苗
(一)水稻種子選擇及處理
水稻栽培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種子選擇。在進行種子選擇時要考慮的種子的性狀和特點,選擇產量高且抗逆性強的種子,也要考慮到種子的適應性和抗病性,有助于后期的田間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其次,種子處理。種子處理主要有兩個步驟:第一步,進行種子晾曬。將選擇好的種子進行反復的晾曬。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陽光殺滅種子表面蟲卵和病菌。但是要注意保持種子的晾曬均勻和注動輕柔,從而減少對種子的損壞。第二步,進行種子消毒。主要是物理和化學兩種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將種子倒入到五十度左右的干凈水中,然后用木棒進行攪動,動作要輕柔,這個過程主要是讓種子充分地吸收水分,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和促進種子發(fā)育。采用化學處理方法,主要是對種子進行藥物浸泡,可以有效地預防播種后,種子被地下蟲害破壞,但是進行藥物浸泡,要注意藥劑的濃度,過低和過高都影響浸泡效果對種子產生影響。
(二)水稻的播種育苗
在對種子處理以后,就進入到了播種育苗階段。進行水稻播種時,要選擇適合的時間有利于種子發(fā)芽。播種時要注意水稻的品種,不同的水稻品種,播種期有一定的差異的。播種時要注意溫度和氣候條件的影響,然后確定播種期。由于外界溫度是無法控制的,如果遇到溫度較低或者降雨較少的情形時,降雨少和溫度低時播種后要鋪地膜,主要是起到保溫和增加土壤濕度的作用。當水稻秧苗到四到五片葉子左右的時候,進入到插秧的階段,插秧前要對土地進行平整。由于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許多地方在插秧和平整土時都采用機械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種植效率,并且種植效果非常的好。
二、水稻的田間管理工作
(一)水分和肥料管理
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需要許多的水分,要注意水分管理。在水稻移植過程中,要注意水位。當到了返青階段時,要不斷地增加水位一直到水稻分蘗以后,停止增加水位。水稻分蘗以后,不僅要停止灌溉,還要將水分排除進行曬田,這樣才可以保證分蘗的有效性。但是要注意水稻施肥期間的水分管理,水稻生長水分管理非常重要,一定要給予充分地重視。同時也要根據水稻栽種當地的水源情況、氣候和地理條件進行灌溉,避免資源浪費的情形發(fā)生。水稻生長過肥料管理也是比較重要。在水稻生長初期主要是注意氮肥,因為氮元素有利于水稻根莖生長和發(fā)育。稻穗形成階段也要養(yǎng)分,這個時期是水稻拔節(jié)期間生長迅速,需要供給足夠的養(yǎng)分,但是也要進行合理地控制比較生長過快。進入到谷粒生長成熟階段,這個階段也是保持產量的關鍵時期,水稻無公害生產管理也是在這個階段,要是碳肥的供給,對與水稻生長是非常重要的。
(二)病蟲害防治
水稻生長期間的病蟲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水稻的產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采用綠色無公害栽培技術的水稻。水稻出現病蟲害時,要盡量避免使用高濃度的藥劑進行處理,減少農業(yè)殘留。使用高濃度農藥可以讓病蟲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對水稻的品質影響較大,這個階段的病蟲害防治,可以考慮用農業(yè)方法或者生物方法進行病蟲害防治。
三、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栽培技術的宣傳和推廣
(一)增加推廣經費,拓寬宣傳渠道
當前的農業(yè)推廣人員較少且比較分散,這給推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應當加大農業(yè)推廣資金投入,擴大推廣人員隊伍建設。無公害水稻栽培中,對于農藥的使用要求很高,應當選擇低殘留農藥使用。但是這樣的農藥價格較高,所以在這方面也要給予一定的補貼,才能轉變農民原有的病蟲害防治思想。要想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也要加大宣傳力度。當前農村的勞動力主要是老年人,對于無公害水稻的前景和技術不夠了解,所以在進行技術推廣和講解時,經常會遇到各種阻力和困難。所以在無公害技術宣傳方式上要拓寬渠道,講解無公害與傳統(tǒng)栽培技術的差異,促使農民認識到無公害栽培的害處,從而積極地進行無公害栽培。
(二)提高農民素質,培養(yǎng)職業(yè)農民
在進行農業(yè)推廣中,除了要增加經費和增加技術人員以外,農民的素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技術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提高農民素質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需要大家一同努力,對農民進行培訓,培養(yǎng)職業(yè)農民,主要是那些受過一定文化教育的、有學習意愿和學習能力強的中青年農民,通過提高農民素質和進行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才能更好的實現水稻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廣泛使用,為農業(yè)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束語
當前綠色無公害這個理念,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當期的水稻栽培中,運用綠色無公害技術,不僅提高產量和質量,也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要加大綠色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何幫華.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栽培技術及推廣[J].農家致富顧問,2018,12:56-58.
[2]張婷婷,馮歡.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19,04:23-25.
[3]陳新標,毛豪仁,段紅霞.淺析優(yōu)質水稻無公害栽培技術[J].種子科技,2018,03: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