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尚
【編輯留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互聯(lián)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遼寧省總工會打造的“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將職工文化陣地由線下移至線上,把職工教宣工作放置于數(shù)字化時代的大背景中謀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用先進的理念教育職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勵職工、用明確的目標鼓舞職工、用榜樣的力量感召職工,不僅延伸了宣教部門的工作觸角,也用微群效應實現(xiàn)了履職全流程和廣覆蓋。
2018年初,溫智榮接到了遼寧省總工會宣教部的電話,省總工會想就建立覆蓋全省的“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聽聽基層的看法。
放下電話,溫智榮有些興奮,作為阜新市總工會宣教部部長,多年的宣教工作經驗使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將是宣教工作的一次創(chuàng)新發(fā)展?!耙驗橐酝顒雨嚨叵鄬潭ǎm然活動搞得紅火,但覆蓋面總是有限?!睖刂菢s說。
以阜新為例,“阜新職工文化大舞臺”是阜新工會堅持了13年的品牌活動,每到盛夏,市民都會搬著自家的板凳前往解放廣場,觀看由當?shù)仄笫聵I(yè)單位職工自編自導自演的歌曲、樣板戲、相聲、戲曲等文藝節(jié)目?!肮奈乃嚮顒臃浅J軞g迎,但因時間、精力、場地、經費等原因,活動場次有限,不能實時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睖刂菢s說,“搞群眾文化活動,是工會的傳統(tǒng)工作,也是工會的優(yōu)勢。但不能只在線下搞,那樣會跟時代脫節(jié),自己把自己搞僵化了。新時期工會工作,需要借助網絡技術不斷升級,走線上線下相結合之路,這樣才能跟上時代,跟上職工的需求?!?/p>
溫智榮的想法與省總工會宣教部不謀而合。
按照省總工會“雙服務”對于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宣教部探索和實踐“互聯(lián)網+”職工文化工作新模式,計劃在全省范圍內建立省級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推動職工文化向基層延伸。
“這次建立省級微信群,除了借助互聯(lián)網,我們還要充分發(fā)揮職工文化活動骨干的力量,讓各市的文藝骨干、積極分子擔任省級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群主?!笔】偣滩肯嚓P負責人說,“讓專業(yè)人士唱主角,工會只把握方向目標,形成組織引導、自主活動、廣泛參與的職工文化活動新格局”。
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省總工會宣教部在多次調研、征求意見后,下發(fā)了《關于建設遼寧省職工文化陣地的通知》,要求各市和產業(yè)工會充分利用并依托現(xiàn)有的工會資源,整合社會資源,選擇比較成熟的職工文體活動項目,組織成立職工文化陣地,每個市選擇2-3個項目。
葫蘆島市作為中國古箏之鄉(xiāng),上報了古箏項目;鐵嶺市因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鐵嶺剪紙”,上報了剪紙項目;阜新市每年都會舉辦業(yè)余籃球俱樂部聯(lián)賽,有100多支球隊參賽,被譽為“百姓CBA”。阜新在全省組織“全民讀書日”活動以前,已經在全市開展“全民讀書節(jié)”,有非常濃厚的閱讀氛圍。鑒于以上兩點,阜新市總工會上報了籃球和閱讀兩個項目;遼河油田公司的遼油集郵協(xié)會,是全國唯一的行業(yè)郵協(xié),遼河油田公司工會上報了集郵項目……
經過省總工會宣教部對基層上報項目的逐一審核篩選,最終明確了閱讀、書法、美術、攝影、剪紙、籃球、合唱、集郵、繪畫等31個省級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
在此過程中,工會集合了一批活躍在文化領域的專家——沈陽市職工文工團團長蓋崇茂、遼寧省職工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宋池、遼寧畫苑專職畫家李群、非物質文化遺產“鐵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張欣、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單勇等,他們分別成為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合唱群、書法群、繪畫群、剪紙群、閱讀群的群主。
在省總工會宣教部看來,每一個微信群都是工會聯(lián)絡職工的“群眾工作部”,每一個群主,都是“部長”。他們會在省總工會宣教部的引領下,用崇高的精神激勵職工、用榜樣的力量感召職工,為職工文化活動注入新能量。
它們又不僅僅是31個群工部,每一個省級群,都會不斷向基層輻射延展,從省級群到市級群再到企業(yè)群,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時時煥發(fā)生機。
對于工會來說,搞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可謂歷史悠久。從1922年組織長辛店工人俱樂部,到20世紀80年代在全國發(fā)起振興中華職工讀書活動,帶動職工自學成才,工會在組織群眾性文化活動,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上,一直有著成熟的經驗和高度的動員能力。在年復一年的接力式活動中,工會組織始終在提升著職工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品位。
職工文化微信群又是一次工會發(fā)起組織的職工文化運動,不同之處在于,這次工會借助的,是專業(yè)骨干和互聯(lián)網技術。
隨著“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閱讀群”落戶阜新市,職工閱讀活動以阜新為主導,在全省范圍內延展。群內包括了14個市的骨干成員,李靜作為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誦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錦州市語言藝術學會會長,是骨干成員之一,負責在錦州地區(qū)開展職工文化活動。
錦州市總工會之所以選擇李靜擔此重任,是因為她在5年前,已經開始組建“錦州市閱讀會”,目前有7個閱讀群,群成員2000余人,在開展職工閱讀活動方面非常專業(yè)。“讓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錦州市總工會宣教部部長田萬生說,“給予骨干成員充分的活動自由,工會做好內容引領,并且要讓微信群印上‘工字烙印。”
各個文化群的群主,因為多是“文藝工作者”,所以談論的話題、分享的內容有時相對專業(yè),這就需要工會引導其增添工會、工人的元素,讓職工有興趣參與進來,再逐漸提高文學藝術水平。
李靜組織群內成員發(fā)起的“錦州市詩歌春晚”已經開展了3年。今年1月21日,活動在錦州市總工會的組織下,更名為“錦州市職工詩歌春晚”,《大國工匠》《藍色工裝》等歌頌勞動者的作品在晚會上精彩上演。
“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集郵群”同樣如此。群主王健表示,集郵群倡導的是職工集郵文化,“不搞那么專業(yè)的活動,也不搞花錢多的活動。”2018年10月12日,遼寧省首屆職工集郵文化展覽在遼河油田舉行。其中一項展覽主題為“書信文化”,職工可以用信封展示城市發(fā)展和生活變化,降低了參與門檻。
互聯(lián)網使地球變小,使人的世界變大?!奥毠の幕顒游⑿湃骸本瓦@樣搭上了互聯(lián)網的快車,幫助職工拓展了知識觸角,縮短了工人與藝術大咖之間的距離。
李典是阜新市政設施維修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日常工作就是與工友一起檢修道路、鋪設瀝青。他同時也是“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閱讀群”的成員,是“阜工宣講群”的骨干。
2018年底,一次偶然的機會,演講零基礎的他,被公司工會主席挑中,參加了集團公司工會的演講比賽,沒想到一路過關斬將,最后代表阜新市獲得了由遼寧省總工會主辦的遼寧省職工演講比賽金獎。
成長為骨干力量的李典,被拉進了“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閱讀群”,通過微信群,他認識了中華文化促進會朗讀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單勇、遼寧省朗誦藝術協(xié)會副會長齊芳、阜新廣播電視臺的洪濤……“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能夠和這些藝術家直接對話,還能獲得他們的指導,像做夢一樣?!崩畹渑d奮地說。
李典經常往群里發(fā)自己的誦讀作品,群內的各位老師會糾正他的發(fā)音,指出他的問題?!袄蠋煹狞c評一針見血,非常專業(yè)?!崩畹湔f。
點對點輔導讓李典進步飛快。2019年7月,他代表遼寧走上全國演講舞臺,參與了“時代新人說、我和我的祖國共成長”全國演講比賽。參加比賽前,工會又請來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文藝研究會副會長、遼寧廣播電視臺文藝節(jié)目中心副主任兼文藝廣播總監(jiān)、國家一級導演曉君,對李典進行專門指導。
現(xiàn)在的李典和兩年前完全不同了。1988年出生的李典,作為一名大學生,對工人這個職業(yè)沒有認同感,“在路上干活兒最怕遇到同學,覺得沒面子”。通過演講,通過職工文化活動的熏陶,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職工文藝骨干,集團公司還專門為他下發(fā)一個紅頭文件,號召全體職工向他學習。如今的李典依舊堅守一線,卻多了一份坦然與職業(yè)榮譽感。
一個社會組織對網絡資源的擁有量和支配能力,決定其網絡話語權大小,由是可見,工會網絡資源占有程度,會直接影響工會對職工群眾的凝聚力。
“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的建立,就是工會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爭取工會網絡話語權、占領網絡輿論陣地的一次有益嘗試。
一方面,在“遼寧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建立之初,省總工會宣教部就下發(fā)了《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活動微信群管理規(guī)定》,規(guī)定各群成員要經過群主審核,上報市總工會宣教部,經省總工會宣教部同意方可入群。各微信群主需帶領群內成員開展活動,培養(yǎng)各市職工文化活動骨干力量,發(fā)揮引領和傳播職工文化的作用,切實擔負起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和維護群內秩序的責任;另一方面,建設職工文化活動人才庫,帶動一批有文化活動愛好的職工提升文化水準,并且影響更多的職工群眾參與文化活動,從而全面提升全省職工隊伍的文化素質?!拔覀兤谕梢酝ㄟ^省、市、縣區(qū)、企業(yè)逐層下沉的微信群,團結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網絡宣傳大軍,不斷唱響網上主旋律,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笔】偣嚓P負責人表示。
2020年初,全國人民迎來了最寒冷的春節(jié)。面對疫情,職工文化活動群的成員迅速在網絡集結,積極主動地發(fā)出工會聲音,疏導負面情緒,傳遞信心與勇氣,對輿論引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剪紙群”,群成員發(fā)起了“萬眾一心戰(zhàn)勝疫情·遼寧剪紙人在行動”線上剪紙展,收集作品270余幅;“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集郵群”發(fā)起“寫給抗疫英雄的一封信”活動;元宵節(jié)當天,“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閱讀群”開展了“聲動遼寧·聲援武漢”職工戰(zhàn)“疫”空中誦讀會;“遼寧省工會職工文化合唱群”的群友,通過網絡排練歌曲;5月1日晚,遼寧省總工會宣教部主辦2020“長子情懷·聲動中國”遼寧職工戰(zhàn)“疫”云誦會……來自全省各地的職工通過網絡,傳遞戰(zhàn)“疫”信心,感受同頻心跳。
隨著職工精神文化需求日漸多樣和信息技術行業(yè)應用日臻成熟,為網絡工會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如何發(fā)掘工會網絡資源整合能力,如何將網絡技術和產品,與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內容進行深度融合,提升網絡話語權,做好“互聯(lián)網+”時代的職工群眾工作,“職工文化微信群”需要進一步的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