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黃點斑”“黃條斑”的發(fā)生,每年不盡相同,春夏季多雨的年份發(fā)生較重,特別是臨近抽薹期遇到持續(xù)降雨則會加重。
以生產實踐看,預防和緩解蒜薹黃斑病害的發(fā)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物理防治:做好大蒜播種前的準備工作,先將備播的蒜種提前進行晾曬,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晾曬時注意不要將蒜種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然后進行分瓣、分級,及時剔除病變、發(fā)霉、有硬傷和個體過小的蒜瓣,從選種上嚴把質量關。
本欄目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農村廣播(綠色頻道FM107.4)協(xié)辦
播種大蒜時,應先按大小瓣分好等級,同一等級的蒜種播到同一塊蒜田,減少大小瓣蒜種混種,防止出苗后蒜苗大小不一,出現爭肥爭水現象,造成小苗群體長勢不壯而極易侵染病害。大小蒜種分別種植能保證蒜苗出苗后長勢均勻。只有整塊蒜田的蒜苗整體健壯才會有效抵御有害菌群的侵入。
化學防治:對于一些容易侵染黃斑病的蒜田,應選擇在大蒜返青期、復壯期、抽薹前畝用金太龍200克+80%乙蒜素20毫升+24%噻呋酰胺+25%吡唑醚菌酯10克+25%吡蟲啉8克,兌水15-20千克噴施。
藥劑混合時,應嚴格按照葉面肥、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劑、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種即充分攪拌均勻再加入下一種。
噴施時應注意選擇晴天無風的上午9時左右(露水退去后)或下午的4時后進行。因為大蒜葉面富含蠟質層,噴施時應加配有機硅助劑增加葉面對藥肥的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