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
“家長群”,是隨著微信在中國的大范圍普及而迅猛發(fā)展起來的。
孩子,無論是參加早教、課外班,還是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家長一定會參加一個甚至幾個專門屬于這個班的家長群。
不知道別人的媽媽怎么樣,反正我在中考之際,我媽先后加入了四個家長群:一個是擁有全校家長的學校群,一個是年級群,一個是有班主任的班級群,還有一個是沒有班主任的班級小群……
而我在各種群里潛伏多年,總結出家長群里的奇葩家長有這么幾類——
一星級奇葩家長:心靈雞湯型
“人這輩子,最難跨越的山,不是外面的哪座山,而是內(nèi)心隨時打翻的五味瓶?!薄叭松鷽]有太晚的開始,什么時候努力都來得及?!薄@些心靈雞湯是這類家長每日必發(fā)的。
他們的出發(fā)點不錯,希望這些文章能夠激勵苦讀的孩子和陪讀的自己。但是每天一碗,味道再好,也讓人倒胃口。
二星級奇葩家長:神通廣大型
某些家長似乎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小道消息,例如“今年中考要改革了”“某某學區(qū)房要漲價了”“我知道的最新出國留學政策”“今年我校中考推優(yōu)名額有多少”等。
這類家長喜歡在群里發(fā)布各類時準時不準的消息,且常以權威自居。他們提供或轉(zhuǎn)發(fā)的各類教育資訊,無論是出于顯擺還是真心分享,都無可指責??墒歉羧砦宓赝渡蠋酌墩婕匐y辨的“新聞炸彈”,讓大家心驚肉跳的,有點受不了。
三星級奇葩家長:點贊拉票型
“請幫忙給我女兒投一票,勝敗在此一舉……”“今天是最后一天,謝謝各位家長給我家寶貝投票……”
點贊、拉票在初中生家長群里不多,但在幼兒園、小學家長群里時常出現(xiàn)。從一開始簡單要求在家長分享的內(nèi)容下點贊,到后來要關注評選機構或者主辦方的公眾號才能投票,有的甚至還要截屏、分享朋友圈。原本只是為了讓孩子多參與,長見識,結果演變成了“拼父母”“拼人脈”。
四星級奇葩家長:“絕不補課”型
作為一名常年輾轉(zhuǎn)于各大教育機構的補課生,我對那些不需補課,僅憑自己實力就能碾壓他人智商的學霸充滿羨慕,同時也非常認可比如我這樣——通過補課及自身努力取得好成績的人。畢竟,世上的天才總是少數(shù)。
恰恰在家長群這個江湖里,有些家長總是不斷地用不屑的口吻抨擊各類補課機構訛詐家長的辛苦錢,然后標榜自家孩子是絕對不會去外面補課的,并經(jīng)常在群里暗示自家孩子每天晚上9點就熄燈睡覺了。各類考試之后,那些晚上9點就熄燈睡覺的娃,取得的成績卻都排在班級前幾名,讓我們這些學得吭哧吭哧的孩子感到汗顏。
然而世界太小。我陸續(xù)在各大補課場所撞上之前宣稱從不補課的大神們,剎那間一個大寫的“囧”字飄過。
五星級奇葩之王:臥底特工型
家長群按照大類分,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有班主任的班群,一種是沒有班主任的小群。一般來說,家長們更熱衷于在小群里發(fā)言。想想也是,班群的確恐怖。老師說一句話,后面立刻烏泱烏泱地涌上一片點贊的、OK的、萌娃點頭的,還有“跪拜”“鮮花”……晚進來的家長需要爬N多“樓梯”,穿越大片“鮮花”、動畫小人,方能看到老師的金句。當然,有老師在這個群里,發(fā)言者通常都比較謹慎。但是,小群就可以暢所欲言嗎?
老媽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如今的家長們個個都是特工007,表面云淡風輕,背后高深莫測。記得有一段時期,語文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超多,且多為抄寫類,害得我們晚上不得不熬夜寫到11點。有個家長認為語文老師不僅授課水平有限,還給孩子布置這么多無聊的抄寫作業(yè),太耽誤時間,于是在小群里發(fā)了發(fā)牢騷。
殊不知,次日語文老師便在班里意味深長地講了一番話,大體意思是:不喜歡我布置的作業(yè)可以不做,覺得作業(yè)無聊、對老師有意見可以當面直說,不要在背后嘀嘀咕咕,方為光明磊落……
我聽后莫名其妙,回家把這件事講給老媽聽。她大駭,立馬翻開前一日家長小群的聊天記錄,發(fā)現(xiàn)老師意味深長的那番話里,居然有不少是某家長的原話,敢情是聊天記錄被某個或者某幾個潛水的家長截屏,發(fā)給老師了!
老媽當即手撫胸口,慶幸當日一言未發(fā)。此后,她更堅定了在群里做個“小透明”的決心。
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我順利升入高中,新學年又將有新的家長群了。我媽的手機里,高一新生家長群不到一會兒工夫,就已經(jīng)顯示為消息99+。我伸長脖子想看一眼,被我媽當即阻止。她嘆口氣,對我說:“大人的世界太復雜,你不懂。聽話,趕緊背書去!”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