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爭
2020年初,我們遭遇了一場危機——新冠肺炎疫情。俗話說,危機是最鮮活的教材,災難是最深刻的課堂。如何對宅家的學生進行災難教育呢?我們班進行了以下嘗試。
讀書交流開啟災難教育
疫情期間,學生有大量居家閱讀的時間,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有選擇地、合理地閱讀。我們開展了“線上線下的居家閱讀”活動,將讀書和災難教育結(jié)合在一起。我和家委會成員以班級名義在班級群發(fā)出了閱讀倡議,鼓勵家長和學生一起閱讀。一方面給學生推薦相關的科普作品及以疫情(傳染?。橹黝}的文學作品,包括科幻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大自然中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認識生命、尊重生命。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閱讀英勇無畏的逆行者、勇敢面對病魔的患者、熱心服務的志愿者、堅守崗位的公安干警的故事。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人的故事,感受人間的美好,感受生活的意義,同時也了解災難的殘酷、疾病的恐怖,并學會正確、勇敢地面對人生的挫折和痛苦。我們還利用班級群的QQ電話功能,讓全班學生在線語音交流,分享閱讀的書籍,推薦自己喜愛的作品,交流讀書心得及收獲,討論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反思如何避免災難的發(fā)生。
防災宣講深化災難教育
光讀不用,如同紙上談兵。為了讓學生把自己了解到的疫情(傳染?。┲R內(nèi)化成技能,我們開展了防災宣講活動。
其一,“私人定制防災指南”活動。學生自己設計疫情防災指南,形式多樣,既可以是一目了然的海報、宣傳板報和張貼畫,也可以是圖文并茂的小插頁、小手冊。每個人將自己的防災指南上傳到班級微信打卡小程序,學生家長都可閱讀,并可以留言點贊。
其二,“知識小講堂”活動。學生可以報名當小講師,選擇要宣講的疫情防控科學知識,配上圖畫,錄制成小視頻,依次發(fā)到班級QQ群。這個活動既激發(fā)了學生全面了解疫情防控科學知識的興趣,又鍛煉了學生自主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同時借助多媒體這個載體,讓學生自我進行災難教育。
健康鍛煉拓展災難教育
生命不保,談何教育。災難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中小學生在災難來臨時能保護自己,及時逃生,學會生存。日本教育界認為,要使青少年能夠在災難中安全逃脫,健康與體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日本十分重視對學生走、跑、跳、攀、爬、越等素質(zhì)以及團隊精神、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美國學校更是如此,每年設有專門的“消防月”,在這個月里,全國的學生都會進行危急時刻的各種技能培訓,比如從高處跳下、掩鼻爬行、攀越障礙、墊上滾動、輪椅滑行等。如此看來,開展適當?shù)捏w育運動,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也是災難教育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在班級中,我們開展了“我們一起動動動”的活動,要求每日運動半小時至1小時。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形式,可以是學做新的戲曲廣播體操,練習體育舞蹈,或是仰臥起坐等小范圍居家體育活動,甚至可以自創(chuàng)一項室內(nèi)運動……學生自己設計打卡卡片,每日做好記載。還可以把自己的運動視頻發(fā)到班級群,若有家長參與了運動打卡,則可在自己的打卡記錄上多記載一份獎勵。在學生的帶領下,不少家長也參與其中,這項特殊的災難教育活動既凝聚了親情,又鍛煉了身體。
災難教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人生體驗和經(jīng)歷,在災難教育中,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重新審視自我,積極行動起來,經(jīng)常思考,達到自強和助人的雙重目的。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惠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