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肆虐之際,醫(yī)療物資短缺成為許多國家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中國在有效控制住本國疫情擴散后,還為其他國家提供支援,以實際行動支持全球共同抗疫,卻遭西方一些國家政要和媒體的說三道四和無端詆毀。
惡意揣測,彰顯無知
滿載著中國醫(yī)療物資的飛機抵達羅馬、德黑蘭等世界各地的機場,這些照片在全球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不少國家感謝中國的幫助,但也有個別西方政客和媒體,竟然惡意揣測中國的援助動機,細數(shù)過來,他們的觀點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是“救贖罪惡、修復聲譽”。法國《世界報》把中國援助行為描繪成“外國強權(quán)想方設(shè)法通過人道援助修復自身形象,彌補所謂否認疫情的愧疚”;英國《金融時報》則以《從掩蓋到全球捐贈者:中國的軟實力把戲》為題刊文,認為塞爾維亞總統(tǒng)公開表示“只有中國能幫助我們”正是北京的“宣傳助攻”,使中國能從掩蓋疫情、導致病毒加速擴散的國家,轉(zhuǎn)變?yōu)樵谑澜缙渌胤较萑肟只藕臀kU之際提供領(lǐng)導力的慷慨全球大國。
二是“趁人之危、牟取暴利”。英國路透社聲稱,一些中國企業(yè)以援助為“幌子”,故意哄抬某些醫(yī)療器械價格從中牟取暴利;“美國之音”表示,中國企業(yè)“看準商機,紛紛轉(zhuǎn)產(chǎn)”,在醫(yī)療用品方面構(gòu)成“壟斷”,并在疫情期間“囤積貨物”,因此現(xiàn)在在對外供貨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三是“地緣政治、擴張影響力”。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wù)高級代表兼歐洲委員會副主席何塞·博雷利發(fā)文稱,歐盟應認識到“中國援助中包含的地緣政治因素”,警惕中國通過“政治修辭”和“慷慨政治”幫助他國來獲取影響力;美國《紐約時報》宣稱,中國通過捐贈醫(yī)療物資,表明自己是有責任擔當?shù)膹妵?,“同時也是吹捧自己在遏制疫情方面的成功,以表明一黨專政優(yōu)于西方國家笨拙的民主制度”。
對這些無知偏執(zhí)、滿含惡意揣測的言論,但凡有一絲良知和理性,都應該知道這些言論其實很“反智”。
造謠中傷,實為“甩鍋”
當中國為世界各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與幫助的時候,西方媒體要么說“中國造有毒”,要么說“中國制造質(zhì)量不合格”,要么說中國提供援助不公平對待,要么說中國借機對外施加影響力,等等。那么,攻擊抹黑中國的背后的動機是什么?
一是轉(zhuǎn)移視線,轉(zhuǎn)嫁責任。世衛(wèi)組織說,中國付出巨大代價為其他國家爭取了抗疫準備時間。可惜的是,美歐都沒抓住這個時間“窗口”,沒有采取嚴肅及時的預防措施。渲染“病毒式外交”和“救贖式援助”,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西方社會面對疫情的恐慌與焦慮心理??挂咂陂g,美歐一些國家暴露出在危機應對和公共衛(wèi)生領(lǐng)域的嚴重問題,西方國家內(nèi)部輿論對部分政客防疫失當?shù)呐u甚囂塵上,而一些平時看似依賴“共同價值觀”相互團結(jié)的國家,也出現(xiàn)了離心離德的趨勢。此時,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和政客,故意聚焦“西班牙拒絕使用中國準確率低的檢測盒”這類失實報道,試圖“禍水東引”,轉(zhuǎn)移國內(nèi)矛盾和輿論的視線,掩蓋政策失誤,防止盟友疏離,將疫情擴散責任“甩鍋”中國。
二是意識形態(tài)偏見和冷戰(zhàn)思維根深蒂固。盡管冷戰(zhàn)已結(jié)束20多年,但西方世界的冷戰(zhàn)思維根深蒂固,對中國的偏見一直存在。一些政客將中國的對外援助視為“軟實力滲透”和“全球領(lǐng)導權(quán)之爭”的一環(huán)。某歐洲國家的官員聲稱,中方利用向他國提供抗疫援助來操控民意,并稱這是“中國式政治宣傳”;部分西方政客和媒體就中國抗疫物資的質(zhì)量問題進行政治化解讀,上綱上線,企圖抹黑中國形象。這些無恥卑劣之舉,實際上是意識形態(tài)偏見的充分反映,也是對中國崛起的懼怕。在這些政客看來,中國在發(fā)達國家無法有效控制疫情的情況下,承擔起了幫助世界的角色,這損害了他們的“權(quán)威”。殊不知,把人類面臨的公共衛(wèi)生危機當作地緣政治工具,抹黑、污蔑中國體制和中國人民,無異于傳播“政治病毒”,對國際社會合力抗擊疫情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三是現(xiàn)實主義思想作祟,缺乏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很多西方國家的政客,總愛把“普世價值”掛在嘴邊,但當危機來臨時,現(xiàn)實主義思想顯然占了上風。面對日益嚴重的疫情,他們不關(guān)心如何拯救本國人民的生命,卻借著疫情搞政治投機,大撈政治資本;面對本國醫(yī)療物資緊缺,他們不想著如何擴大制造規(guī)模,卻想盡辦法從中國“揩油”,讓中國承擔更多責任;面對人類共同的危機,他們不愿放眼全局,無視正在成形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挖空心思對熱心幫助他們的中國大肆攻擊。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國已經(jīng)響亮而清晰地發(fā)出了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的信號,并提出打造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的理念,西方的某些無良政客,該醒醒了!
回擊偏見,敢于亮劍
可以說,西方媒體的偏見和雙重標準問題,無處不見。那么,我們的媒體應該怎么應對呢?只有積極應對,講好中國故事,講清我們的道理,才能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quán)。
一要實事求是,有理有利有節(jié)。謊言說上一千遍,還是謊言。面對信口雌黃和顛倒黑白,最好的回擊就是用事實說話。我們要旗幟鮮明、斬釘截鐵,用不爭的事實粉碎西方政客別有用心的抹黑和歪曲。要宏觀微觀“兩手抓”,既要顧全大局、把握大勢,做到宏觀真實,又要力求準確、追求真相,做到微觀真實;要敢于“亮劍”,善于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斗爭是一門藝術(shù),要善于斗爭?!泵鎸σ恍┪鞣絿乙咔檎位桃庵圃煲庾R形態(tài)偏見和冷戰(zhàn)思維,瘋狂向中國“潑臟水”的言行,必須旗幟鮮明地發(fā)聲“亮劍”,理直氣壯地給予批駁和反對,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讓全球國家和民眾更清晰地了解中國,讀懂中國雪中送炭、拯救生命的初心和關(guān)切,明白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
二要腳踏實地,以實際行動回擊。中國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早受害國,也是截至目前抗擊疫情的最大貢獻國。從舉國上下、團結(jié)一心、共抗疫情并取得良好效果,到投桃報李、施以援手與各國人民并肩作戰(zhàn),中國政府和人民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大國擔當和大國胸懷。當中國政府提供的一批又一批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援助物資,“飛赴”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當意大利民眾為感謝中國的雪中送炭,在陽臺上放起《義勇軍進行曲》;當塞爾維亞總統(tǒng)親自到機場迎接中國醫(yī)療隊,并親吻中國國旗;當委內(nèi)瑞拉總統(tǒng)在電視講話和社交媒體中深情表示“這是真正的人道主義援助,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委人民的支持”……這不僅是對中國所作貢獻的最好肯定,更是對西方習慣性抹黑中國的一次重擊。
三是及時主動,引導國際輿論。防疫戰(zhàn)也是輿論戰(zhàn)。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輿論場也是重要的戰(zhàn)場。面對抗疫支援中的各種雜音,我們要敢說話、早說話、會說話,提高警惕、未雨綢繆,在對外宣傳中先聲奪人,牢牢掌控信息發(fā)布、澄清事實的主動權(quán),對西方媒體的各種歪曲和不實報道,形成強有力的牽制,積極影響國際輿論,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讓世界共同見證中國與各國攜手抗疫的偉大力量,讓世界各國人民認識客觀真實的中國。
居心叵測,自食其果
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也不會區(qū)分社會制度,在疫情面前,沒有誰能獨善其身,幫助他國也是幫助我們自己。只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用科學戰(zhàn)勝愚昧,用合作抵制偏見,讓互愛互助之花永遠盛開,人類才會安全,人類文明才能繼續(xù)揚起發(fā)展之帆。大災面前有大愛,烈火之中煉真金。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首先暴發(fā)的國家,中國為防控疫情付出了巨大而艱辛的努力,在全球戰(zhàn)“疫”中,中國的行動為世界各國抗疫樹立了信心、爭取了時間,為國際社會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做法,同時盡最大努力向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qū)提供各種有效支援,為全球抗疫斗爭作出了重要貢獻。事實上,中國幫助其他國家抗疫的目的非常簡單,就是要努力挽救更多的生命,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口罩外交”“地緣政治考慮”。
世衛(wèi)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不要將疫情政治化。如果想被病毒利用,那就去做;如果不想,就應讓病毒遠離政治,將疫情與政治隔離?!毕M鞣揭恍┤宿饤壸砸詾槭堑陌谅c偏見,認清任何“污名化”中國的行徑不得人心。莫讓政治算計玷污了善意與真誠,否則,只能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