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國 孫健生
摘 要 結合工程實踐,對改性瀝青混合料(SMA-13)施工工藝進行了研究,在滿足規(guī)范與設計要求的同時對后續(xù)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關鍵詞 上面層;瀝青混凝土;施工工藝
1概述
山東某高速全長約116.29km,路基寬度27米,主線路面結構類型:4cm改性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6cm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8cm厚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5)+10cm大粒徑透水性改性瀝青混合料(LSPM)+51cm厚水泥穩(wěn)定碎石。
2混合料生產(chǎn)配合比
原材料:①瀝青:SBS改性瀝青。②粗集料:玄武巖10-15mm、玄武巖5-10mm。③細集料:石灰?guī)r0-3mm。④填料:礦粉。
SMA-13瀝青混凝土上面層生產(chǎn)配合比:碎石(0~3mm)、碎石(6~12mm)、 碎石(12~16mm)、礦粉、石灰、木質素纖維=13%:42%:35%:8.5%:1.5%:0.35%。油石比6.2%。
3施工工藝及方法[1]
(1)下承層準備。下承層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上部結構施工。
(2)瀝青粘層施工。①粘層油采用快裂SBS改性乳化瀝青。②用智能型瀝青灑布車按照0.5L/m2灑布量均勻灑布快裂SBS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油。③噴灑瀝青油必須成均勻霧狀,在路面全寬度內均勻分布成一薄層,不得有灑花漏空或成條狀,也不得有堆積。④路緣石與瀝青混合料接觸面上人工均勻涂刷薄層粘層油,在灑布粘層油時對路緣石采取薄膜覆蓋措施。⑤粘層油在瀝青混凝土上面層當天灑布,待乳化瀝青破乳、水分蒸發(fā)完成后,緊跟著鋪筑瀝青層。
(3)拌和。①由試驗工程師簽發(fā)開盤通知單,拌和站按照調試好的各項參數(shù)進行生產(chǎn)。②改性瀝青現(xiàn)場制作溫度165℃~170℃,成品改性瀝青加熱溫度不大于175℃,集料加熱溫度190℃~220℃,瀝青混合料的出料溫度控制在180℃~190℃。
③混合料的拌和時間不小于60s,其中干拌不少于15s,混合料拌和時木質纖維一定要按時按量加入,使混合料拌和均勻、木質纖維摻加劑均勻分布在混合料中,確?;旌狭暇鶆蛞恢拢瑹o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粗細集料分離現(xiàn)象。④設專人在出料口每車檢查混合料的拌和質量。
(4)運輸。運輸采用20m?自卸汽車,數(shù)量根據(jù)運距、拌和能力、攤鋪能力與速度等確定。為防止混合料中的細集料黏結在料車底部或周壁,最后倒入攤鋪機而在路面形成油斑,料車在每天裝料前應適當涂抹植物油(不得有余液聚漬在車箱底部),同時在攤鋪過程中也應當注意細集料的積聚并清除。在運輸車裝料時料車做到前后移動分多堆裝車。運輸車應當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輸車應掛空擋由攤鋪機推動前進。運輸車輛采用厚棉被覆蓋,以保證混合料溫度在運輸過程中盡量不損失,同時運輸能力要比攤鋪能力有所富余,以避免攤鋪機的長時間待料,并保證攤鋪的連續(xù)性。施工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xiàn)場時,應設定區(qū)域安排專人對汽車輪胎進行清洗,以免車輛對路面污染,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攤鋪質量。瀝青混合料運到攤鋪現(xiàn)場后,隨即檢查其溫度和外觀質量。凡不符合溫度要求,或花白,或結團成塊、滴漏或顏色枯竭灰暗,或遭雨淋的,均應送到固定地點廢棄,不得使用。在運料車側面中部設專用檢測孔,孔口距車廂底面約300mm。采用數(shù)字顯示插入式熱電偶溫度計檢測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和運到現(xiàn)場溫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
(5)攤鋪?;旌狭蠑備亼WC足夠的厚度,碾壓成型后攤鋪厚度為4cm,松鋪系數(shù)暫定1.25,松鋪厚度應控制在5.0cm。本次試驗段瀝青混合料攤鋪采用一臺北京天順長城攤鋪機進行攤鋪,采用非接觸式平衡梁進行自動找平及厚度控制,瀝青混凝攤鋪機安裝寬度為11.0m,攤鋪機每側有0.75cm的伸縮寬度,可進行調整。攤鋪機開工前應提前0.5~1h預熱熨平板不低于100℃,下臥層表面溫度低于10℃時不允許攤鋪,下臥層表面溫度為10℃~15℃時,混合料攤鋪溫度不低于165℃,下臥層表面溫度為大于15℃時,混合料攤鋪溫度不低于160℃,待卸料的混合料運輸車達4輛后開始攤鋪,并保持連續(xù)攤鋪。攤鋪機的攤鋪速度要勻速,拌和機的生產(chǎn)能力與攤鋪機的攤鋪能力應相互協(xié)調,攤鋪過程中盡量減少合料斗的次數(shù),以減少離析現(xiàn)象的發(fā)生。攤鋪時熨平板應采用中強夯實等級,使初始壓實度達到85%以上,且以高頻低幅為宜。調整后螺旋布料器兩端的自動料位器,并使料門開度、鏈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轉速相匹配。布料器中料的位置應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為度,同時螺旋布料器的轉速不宜太快,避免攤鋪層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
(6)碾壓。碾壓采用4臺雙鋼輪振動壓路機和1臺小型雙鋼輪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應遵循:“高溫、緊跟、均速、慢壓、高頻、低幅、先邊、后中”的原則。碾壓段落按“初壓、復壓、終壓”進行,壓實后的瀝青混合料應符合壓實度及平整度的要求。壓路機緊跟攤鋪機在全寬范圍內進行碾壓,初壓溫度不低于150℃,采用插入式熱電偶溫度計檢測。終壓后表面溫度不低于120℃,采用表面接觸式溫度計測定。
(7)接縫的處理。橫縫處理:采用平接縫,在終壓結束后,用3米直尺檢查了平整度,將超過2mm的部分挖除,做成垂直面,將接縫面混合料清除干凈。上下層的橫向接縫應錯位1m以上,冷接縫接頭盡量設置在橋梁伸縮縫處。
(8)檢測。施工完成后測量縱斷高程,檢測壓實度、平整度、寬度、橫坡度等技術指標,為加快檢測速度現(xiàn)場配備足夠檢測人員。
(9)松鋪系數(shù)的確定。攤鋪前在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選取6個斷面,每個斷面測量距中樁3.5m,5.5m,7.5m,9.5m,位置高程,記錄數(shù)據(jù),攤鋪后、碾壓后再次測量相同位置高程,根據(jù)所測數(shù)據(jù)計算出松鋪厚度和壓實厚度,計算出松鋪系數(shù)。
4結束語
通過對改性瀝青混合料(SMA-13)上面層施工實踐,工程各項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本文闡述了高速公路(SMA-13)上面層施工工藝,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