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盧愛玲,張微
(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血液凈化室,河南 焦作 454150)
糖尿病足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患者不僅長期遭受病痛折磨,還要面對截肢、死亡等風險,產(chǎn)生的焦慮、抑郁情緒也對患者心理帶來不利影響。目前,多數(shù)研究都強調(diào)要重視糖尿病足患者不良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卻忽視了自我保健對提高患者主觀效能和情緒的影響,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維持患者高質(zhì)量生活水平[1]。本研究旨在探討健康促進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8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護理方案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9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1999年WHO關于糖尿病足診斷標準;(2)智力及精神正常。排除標準:(1)存在理解功能障礙;(2)血栓或神經(jīng)疾病引起的足部麻木、潰爛。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健康促進模式管理。健康促進模式具體形式:(1)懸掛糖尿病足實例照片加深患者對糖尿病足危害的認識;(2)引導患者利用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篩查表明確潛在風險,糾正其對足部護理忽視的認識;(3)通過病案分析對既往截肢患者的回顧加深患者及時診治的意識;(4)利用即刻回饋和反復回饋等方法對患者足部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頻率每2周一次,根據(jù)評估情況進一步改進健康管理計劃。健康促進模式具體內(nèi)容:(1)健康促進模式過程中通過一對一指導向患者講解糖尿病足基礎知識,教會患者自我監(jiān)測血糖、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和健康運動的方法,重點教育足部護理,指導患者觀察患足皮膚顏色、足背動脈搏動和皮溫等情況,指導患者按時、準確填寫自我管理日記;(2)部分患者發(fā)生出現(xiàn)不良心理情緒時護理人員應及時給予針對性疏導,通過分享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增強治愈信心。
1.4 觀察指標(1)自我效能: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self-efficacy scale,DSES)評估患者自我效能,得分越高,自我效能越好。(2)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評價患者心理情緒,評分越高,心理情緒越差;采用Connor-Davidson韌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3]評估患者心理韌性水平,評分越高,患者對不良情緒耐受能力越高。
2.1 自我效能觀察組DSES量表中飲食管理、運動鍛煉、藥物治療、血糖監(jiān)測、自我護理、低血糖處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DSES各項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DSES—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
2.2 SAS、SDS評分觀察組SAS評分為(42.46±5.26)分,SDS評分為(40.02±5.62)分;對照組SAS評分為(49.24±5.16)分,SDS評分為(49.26±5.12)分。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3 CD-RISC評分觀察組CD-RISC中自我效能、家庭關懷度、適應度、合作度、情感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CD-RISC各項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CD-RISC—Connor-Davidson韌性量表。
糖尿病足患者長期遭受病痛折磨,心理脆弱,缺乏安全感,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且長期降糖治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經(jīng)濟負擔[4-5]。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以外,多元化護理管理可以幫助患者提高糖尿病足自我保健知識,改善疾病認知度,促進患者以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我們通過實施健康促進模式管理充分調(diào)動患者主觀能動性,強化患者自我足部保健和管理能力。護理人員耐心講解糖尿病足病情演變基礎知識,教會患者監(jiān)測血糖、調(diào)整飲食等提高患者足部自我護理知識,患者可自行觀察足部皮膚顏色、足背動脈搏動等體征情況,配合正確的足部按摩和適當?shù)南轮\動可以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緩解病足缺血、缺氧情況。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DSES量表中飲食管理、運動鍛煉、藥物治療、血糖監(jiān)測、自我護理、低血糖處理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證實健康促進模式對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方面的積極作用。正確的心理疏導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恐慌情緒,維持平穩(wěn)心態(tài)接受治療。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積極面對疾病,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CD-RISC中自我效能、家庭關懷度、適應度、合作度、情感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健康促進模式在引導患者轉(zhuǎn)變應對方式、糾正不良行為、調(diào)節(jié)心理狀態(tài)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健康促進模式可以提高糖尿病足患者主觀能動性,增強患足保健意識,同時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心理情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