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花
紫砂壺藝是一個講求實用性與欣賞性共存的實用藝術,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既要滿足其需要表現(xiàn)的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又要符合制作規(guī)則,還要適應市場受眾的需求。這就需要在構思作品的過程中,以創(chuàng)作理念為主軸,提煉適合表現(xiàn)主題的形式、色彩、圖案等多種元素,巧妙地應用到作品中,共同表現(xiàn)作品的情感內涵,同時具有美學造詣,營造出一定的意境。
《星火燎原》是由偉大領袖毛澤東題寫書名,朱德作序,500多位開國元老撰寫的大型革命史料叢書,生動再現(xiàn)了壯懷激烈的革命故事、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革命前驅是星星之火,數(shù)百萬的星星之火,燃燒自己,前赴后繼,保衛(wèi)了全中國;革命故事是星星之火,一場場偉大的革命斗爭,譜寫了一曲開創(chuàng)新中國的頌歌?!傲窃瓑亍笔且黄x后感,只是它以泥為紙,以手代筆,通過拍、捏、塑等紫砂藝術技法,將這份抽象的感動具象化,感謝偉大的革命前驅,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美好生活,歌頌偉大的革命精神,砥礪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書·盤庚上》曰“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比喻新生事物開始時力量雖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無限,引申義成語的近義詞有水滴石穿、磨鐵成針。創(chuàng)作這把壺,也希望我們可以堅持不懈,永不言棄,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功。
紫砂泥料的可塑性與延展性,為紫砂壺藝的造型設計提供了優(yōu)越的創(chuàng)作條件,可以形象的塑造萬物。紫砂壺藝的造型設計一般分為三大類:光器、花器、筋紋器。光器簡練大方,比如仿古壺、掇球壺;花器形象生動,比如供春、松樁等;筋紋器規(guī)范整齊,比如玉蘭花、菱花壺等。三大器型,各有千秋,都是紫砂壺藝發(fā)展歷程中的經(jīng)典器型。隨著紫砂匠人們在知識結構、文化底蘊、美學造詣上的提升,紫砂壺藝的造型越來越豐富,三大器型的結合造型越來越多,比如顧景舟的九頭詠梅茶具,在光器的基礎上,結合了花器的貼花工藝,突出了梅的主題。唐鳳芝的“蜂菊壺”,是在筋紋器的基礎上結合了花器的雕塑技法,再現(xiàn)了蜂采蜜的情景。這把“燎原壺”亦是如此,在光素圓器的基礎上,結合了花器的捏塑技法,展現(xiàn)了星火燎原之勢。
藝術作品設計領域把是否具有主題、主題元素能否表現(xiàn)設計的內涵作為評價設計好壞的標準。在紫砂壺藝造型設計上,主題元素的巧妙應用,是造型設計能否表達主題的關鍵。比如竹段壺以竹為主題元素、松樁壺以松為主題元素等?;趧?chuàng)作理念,“火”是最能表現(xiàn)“星火燎原”主題的元素,壺把、壺嘴上巧妙設計了火苗的造型,壺鈕設計成火焰造型,壺嘴、壺鈕、壺蓋,成“三點”呼應, 在“燎原”主題造型設計中,重復使用“火”這一造型元素,在整體或者局部進行多種形式的潢繹,以強化、突出此造型元素在整把壺給人的視覺暗示,形象生動的展現(xiàn)了“星星之火”。 這把壺的壺身呈半圓形,圓潤飽滿,給人沉穩(wěn)之感。采用平蓋設計,口和蓋的配合達到了“直、緊、通、轉”的口蓋四項準則。平蓋的設計,與壺底的平面對應,和諧統(tǒng)一,給人平穩(wěn)之感。這把壺的造型設計簡練卻不簡單,低調而不單調。
色澤和肌理方面在壺藝造型設計中的視覺效果除形態(tài)美感外,泥料自身固有的視覺效果也是不容忽視的。泥料的色澤、肌理是也是紫砂壺藝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這把壺選用黃龍山原礦優(yōu)質老紫泥制作,燒成后呈紫紅色,不僅增加了這把壺沉著內斂的氣質,也與“火”的顏色相生,力求達到星火燎原的意境和氛圍。
總結,“燎原”這把壺的創(chuàng)作理念、造型結構、泥料選配都經(jīng)過嚴密的構思,從而具有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風格,更能表達深厚的情感,情感表達是藝術作品對鑒賞者的一種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手工匠人通過藝術手法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真正的藝術品有思想有內涵,會感染人,這是作品由里向外藝術感染力的反映,從而擁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