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的基本認識/"/>
鉆石位于五大名貴寶石之首,象征著純潔、永恒而備受人們喜愛,故被譽為“寶石之王”。鉆石是唯一一種由單一元素(碳)構(gòu)成的寶石:其中的碳含量高達99.95%,另外0.05%可能是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微量元素,這些原子不屬于鉆石的基本化學(xué)結(jié)構(gòu),但可能影響它的顏色或晶體形狀。
成分 晶系 解理 比重 折射率 光澤 色散率 導(dǎo)熱率碳(C)等軸晶系八面體解理金剛光澤0.044870~2010w/(m·k)3.522.42
顏色:各種顏色如無色、淺黃色至黃色、褐色、淺綠色至綠色、藍色、粉紅色至紅色等。無色到黃色的開普系列鉆石最為常見,4C分級中以D、E、F、G……等來評價該系列鉆石的色級。
硬度:摩氏硬度10,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zhì)。但各個方向的絕對硬度有差別,因此能利用差異硬度實現(xiàn)鉆石對鉆石的切磨。
a.線條實驗:切磨比列正確的鉆石會將光線全內(nèi)反射。將鉆石底尖朝上放置在畫有一條線的紙面上,透過鉆石看不到線條,而通過合成立方氧化鋯等仿鉆可以看到變形的線條,但切工較好的莫桑石同樣看不到線條。
b.液滴試驗:鉆石親油疏水,用油性筆在鉆石面上劃線,若成連續(xù)線狀則為真,若為斷續(xù)狀油滴則需保持警惕。
c.呵氣實驗:鉆石熱導(dǎo)率高。對鉆石呵氣,鉆石快速散熱,不會輕易結(jié)霧,仿鉆則會蒙上一層霧氣。
d.10倍放大鏡下觀察
(1)鉆石的表面平滑,通常無劃痕、磨損痕跡;
(2)鉆石的刻面之間關(guān)系平直,而仿鉆一般硬度較低,棱線圓鈍;
(3)腰棱部位可能呈毛沙狀(無拋光);
(4)腰棱部位有時可見的三角生長紋或原始晶面;
(5)鉆石不會出現(xiàn)后刻面棱重影,而莫桑石一般在10倍放大下就可見到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