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 程孝惠 姜小梅
【摘要】介紹1例血液透析患者鈣化防御導致下肢皮膚破潰、壞死的患者護理經(jīng)驗。通過聯(lián)合造口治療師管理創(chuàng)口,有效控制感染;中醫(yī)科采取董氏奇穴左手拇指“制污穴”放血療法促進愈合的多學科合作模式,結(jié)合鈣磷管理,皮膚破潰壞死處逐漸結(jié)痂愈合,避免了敗血癥的發(fā)生,血鈣、血磷、PTH均控制良好,入院11d后患者病情穩(wěn)定出院,一月后傷口痊愈,取得滿意效果。
【關鍵詞】血液透析;鈣化防御;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3
鈣化防御(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是以系統(tǒng)性小動脈鈣化和組織缺血壞死為特征的一種少見、致命性的血管性疾病,主要影響中小血管,引起局部鈣化而導致相應皮膚及組織缺血壞死。典型表現(xiàn)為皮膚網(wǎng)狀壞死、青斑和痛性潰瘍,多發(fā)生于肢端,尤其是脛前,多由微小創(chuàng)傷引起,形成的潰瘍由于供血不足常導致傷口難以愈合,最后可發(fā)展成黑色硬結(jié)、壞疽,手指或足趾壞死,甚至引發(fā)敗血癥[1],給臨床治療和護理帶來極大的難度和風險。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該疾病的發(fā)生率約1%~4%,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45%、35%[2]。鈣化防御可通過皮膚病理活檢確診。對于血液透析患者來說,導致CUA的危險因素包括血磷、血鈣以及iPTH水平增高、維生素D缺乏,目前常用療法包括:傷口、營養(yǎng)方面的管理、調(diào)整透析方式及處方等[3]。
2017年5月我科成功救治了一例鈣化防御出現(xiàn)下肢皮膚破潰、壞死的血液透析患者,現(xiàn)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因“規(guī)律血液透析6年,左下肢皮膚破潰伴紅腫半月”于2017年05月11日入住我院腎內(nèi)科。患者2011年8月確診為“慢性腎臟病5期”,行左側(cè)橈動脈-頭靜脈內(nèi)瘺成形術,術后規(guī)律血液透析治療至今。2017年4月下旬患者局部外傷后出現(xiàn)左下肢破潰伴焦痂,劇烈疼痛。自行前往皮膚科門診就診,遵醫(yī)囑口服阿莫西林未改善,后于腎內(nèi)科就診。入院查體:T:36.9℃,BP136/78 mmHg。右小腿近踝關節(jié)處傷口大小4 cm×5cm,基底為黑色壞死組織,形狀不規(guī)則,伴少量滲液,無異味,傷口邊緣無潛行竇道,外周皮膚紅腫伴色素沉著。傷口輕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采用改良版長海痛尺疼痛評分為2分,否認糖尿病史。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8.6×109/L、紅細胞計數(shù)3.45×1012/L、血紅蛋白102g/L、血小板計數(shù)140×109/L、鉀5.53 mmol/L、肌酐910 μmol/L、尿素27.6 mmol/L、鈣2.11 mmol/L、磷2.58 mmol/L、尿酸491 μmol/L、白蛋白36.8 g/L、球蛋白22.6 g/L、葉酸14.42 ng/mL、甲狀旁腺激素693.20 pg/mL、鐵15.2 μmol/L、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39%。皮膚病理活檢提示:脂肪壞死,間質(zhì)鈣鹽沉積,診斷為“尿毒癥相關性鈣化防御”。入院后,骨科會診建議控制感染,若感染擴散則行脛骨髁上截肢術。傷口造口治療師(具備國際造口師資格)會診,指導我科護士根據(jù)傷口評估三角(傷口床、傷口邊緣、傷口周圍皮膚)進行傷口評估,遵循TIME原則[4]即保持組織活性(tissue)、控制感染和炎癥反應(infection/inflammation)、維持濕度平衡(moist)、處理傷口邊緣(edge),根據(jù)情況采用針對性的傷口敷料。中醫(yī)科會診后予董氏奇穴左手拇指“制污穴”放血4次。治療期間予哌拉西林舒巴坦4.5 g∕d靜滴抗感染10天,停鈣片、羅蓋全,口服碳酸鑭500 mg Bid降磷方案對癥治療,結(jié)合飲食指導、充分透析。5月19日紅細胞計數(shù)3.32×1012/L、血紅蛋白101 g/L、血清肌酐973 μmol/L、尿素21.6 mmol/L、鈣2.06 mmol/L磷2.0 mmol/L、總蛋白56.5 g/L;血紅蛋白91 g/L、血小板80×109/L。5月22日患者傷口床結(jié)痂,表面干燥無滲液,疼痛評分為0分。外周皮膚無紅腫,予以出院,維持規(guī)律性透析。6月7日復查鈣2.1 mmol/L,磷1.38 mmol/L,PTH甲狀旁腺激素498.6 pg/mL。目前患者傷口完全愈合,皮膚表面色素沉著。
2 護 理
2.1 傷口管理
選取血透室5年資歷以上護士3名,組建科室傷口護理小組,并聯(lián)合傷口造口治療師(具備國際造口師資格),為患者構(gòu)建標準化傷口處理流程,遵循TIME原則處理傷口。通過評估傷口情況選擇敷料、換藥方法;觀察傷口變化情況并及時與造口師反饋;出院前傷口護理小組聯(lián)絡造口師為患者確定復診、出院后換藥事宜。
2.1.1 清創(chuàng)
使用0.9%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無菌鑷子輕輕從傷口基底去除壞死、無活性的組織,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目的是保持組織活性,并且盡量減少清創(chuàng)過程中的疼痛、出血,保證安全和有效。
2.1.2 敷料的選擇
入院第一日,患者右小腿近踝關節(jié)處傷口床大小4cm×5cm,少量滲液,形狀不規(guī)則;邊緣無潛行竇道,無異味;傷口周圍皮膚紅腫伴色素沉著,干燥。疼痛評分2分。生理鹽水清潔及清創(chuàng)后,我們選用泡沫銀抗菌敷料,使用消毒剪刀對敷料進行裁剪,使其大小與傷口處相同,覆蓋于傷口處。隔天更換敷料,避免碰撞。泡沫銀抗菌敷料可以防止?jié)B液擴散和浸漬,吸收創(chuàng)面的滲液,擬合“濕性傷口愈合理論”保持創(chuàng)面處于濕潤環(huán)境,加速傷口的愈合[5]。傷口周圍使用賽膚潤液體敷料3~4次/天,每次2-3滴以指尖輕柔按摩促進吸收,以形成脂質(zhì)保護膜,隔離保護皮膚,并含有多種必須脂肪酸,維生素E等,可促進局部組織微循環(huán)[6] 。
入院第六日,傷口床表現(xiàn)為干燥無滲液,周圍色素沉著范圍無明顯變化,皮膚紅腫較前好轉(zhuǎn),傷口疼痛評分0分。由于感染已控制,改用康惠爾無邊泡沫敷料保護傷口,既保持良好的通透性,在有效保護創(chuàng)面的同時保持局部組織濕潤度和溫度,不會與新生組織粘連,更換時不會損傷組織[7]。周圍皮膚繼續(xù)使用賽膚潤液體敷料按摩3~4次/天。
入院第十一日(出院日),傷口床結(jié)痂形成,表面干燥,周圍皮膚色素沉著較前好轉(zhuǎn)。更換清潔的康惠爾無邊泡沫,外周皮膚繼續(xù)使用賽膚潤。囑咐患者保持敷料清潔,同時要求透析期間傷口護理小組成員持續(xù)觀察傷口變化情況,并記錄于皮膚評估單,直至完全愈合。出院后第八天,傷口結(jié)痂成熟,周圍色素沉著范圍繼續(xù)縮小,因此我們繼續(xù)采用泡沫敷料加賽膚潤,以保護傷口及周圍新生組織。出院后第十五天傷口結(jié)痂處3 cm×4 cm,逐漸愈合,周圍新生上皮血運良好,停用泡沫敷料,僅使用賽膚潤。一月后創(chuàng)口完全褪痂,愈合,指導患者仍需避免長時間站、坐或者蹲,保持下肢皮膚清潔,避免堿性肥皂或沐浴露,指甲剪短,避免碰撞和外傷。
2.2 穴位放血療法
中醫(yī)科醫(yī)生予董氏奇穴左手拇指“制污穴”[8]放血,共放血治療4次。此穴在肺經(jīng)上,有促進皮膚愈合,瀉火解毒,去淤除腐等功效。取穴:制污穴大拇指指背第一關節(jié)中央線上,共三穴。具體操作:中醫(yī)科醫(yī)生使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膚,以2ml注射器針尖點刺制污穴的三個穴點,擠出淤血,直至血液顏色變?yōu)榈t色。一日3次,為一個療程,結(jié)合哌拉西林舒巴坦4.5 g∕d靜滴抗感染10天。
2.3 飲食指導
我們根據(jù)患者電解質(zhì)情況以及患者飲食喜好,共同制定了個體化飲食方案?;颊呱砀?70 cm,標準體重為65 Kg,MBI指數(shù)為20.8,為輕度體力勞動(每日所需總熱量30 Kcal∕Kg∕d),維持透析(每日蛋白質(zhì)需要量1.2 g∕Kg∕d),計算所需總熱量為1950 Kcal∕d,按食品交換份法轉(zhuǎn)換為22份。每日所需蛋白質(zhì)總量約78 g,其中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由肉蛋奶提供)占60~70%約49 g,按食品交換份法轉(zhuǎn)換為7份肉蛋奶,其中瘦肉150 g,魚類150 g,雞蛋60 g,牛奶230 mL;非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29 g(由谷薯、蔬菜、水果提供),其中谷薯類200 g,綠葉蔬菜750 g,水果200 g,淀粉50 g,植物油20 g,共15份。該患者血磷較高,避免選擇含磷高的食物種類。K/DQI指南推薦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每天磷攝入應<700 mg,并需限制高磷食物(磷含量>300 mg/100 g)的攝入,如:動物、內(nèi)臟、豆類、堅果、口蘑、汽水、酵母粉等;適當增加低磷食物(磷含量<100 mg/100 g)的攝入,如:胡蘿卜、梨、河蝦、海參等;忌食含有大量磷酸鹽添加劑的食物,如小包裝零食、貝殼類、堅果類、蝦皮等,肉類、蔬菜先水煮棄湯后再烹飪,可減少磷的攝入。指導患者改掉喝肉湯、魚湯等飲食習慣,同時補充維生素,少食豆制品。并要求患者每個星期提供飲食記錄三天,以監(jiān)督患者的飲食情況。
2.4 血液灌流串聯(lián)血液透析濾過
血液灌流(HP)串聯(lián)血液透析濾過(HDF)結(jié)合了吸附、彌散、對流三種作用優(yōu)勢,能夠更加有效地清除PTH、磷等中大分子,調(diào)整電解質(zhì)平衡,有效提高透析充分性,從而減少透析患者近期和遠期并發(fā)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zhì)量[9] 。根據(jù)K∕DOQI建議的透析充分性目標,我們采用HP串聯(lián)HDF每周1次,血液透析每周2次。A液使用低鈣透析液(鈣離子濃度為1.25 mmol/L),B液使用碳酸氫鹽透析液。血液透析使用透析器為德朗B-14H,膜面積1.4 m2,血流量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HP串聯(lián)HDF將灌流器HA130串聯(lián)在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前,HDF采用后置換,高通量透析器使用日本旭化成18 UC,膜面積1.8 m2,血流量200 ml/min,置換液流量140 ml/min,2 h后撤掉灌流器,終止HP繼續(xù)HDF治療,單純HDF治療血流量調(diào)至250 ml/min,置換液流量70 ml/min。
2.5 磷結(jié)合劑的使用
含鈣的磷結(jié)合劑可能使患者鈣負荷增加,高鈣血癥發(fā)病率增高,不含鈣磷結(jié)合劑與之比較,CK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下降可達22%[10],因此近年來不含鈣磷結(jié)合劑的開發(fā)和研究受到關注,如碳酸鑭、司維拉姆。碳酸鑭是一種稀土化合物,與磷結(jié)合可以形成難溶于水的磷酸鹽,不被機體吸收,可以有效控制MHD患者血磷,有較好的安全性[11],是高磷血癥患者的新選擇。血磷靶目標值為KDIGO建議的正常范圍(0.81~1.45 mmol/L),該患者入院時血磷:2.58 mmol/L,鈣2.11 mmol/L,根據(jù)該患者情況,在嚴格限磷飲食的基礎上,給予調(diào)整磷結(jié)合劑,停鈣片、羅蓋全,改為非鈣非鋁磷結(jié)合劑碳酸鑭口服500mg Bid,隨餐服用。一周后血鈣2.06 mmol/L,磷2.0 mmol/L。一月后血鈣2.1 mmol/L,磷1.38 mmol/L,繼續(xù)維持口服,并每月復查一次鈣磷指標。
3 小 結(jié)
目前鈣化防御常用療法包括進行傷口、鈣磷等方面的管理,調(diào)整透析方式及處方,其中傷口管理是治療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控制感染,避免敗血癥發(fā)生,我科通過多學科合作方式, 聯(lián)合造口治療師使該患者在住院期間和出院后均得到了專業(yè)的傷口護理;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采取董氏奇穴左手拇指“制污穴”放血療法,促進創(chuàng)口結(jié)痂愈合,免去了截肢的痛苦。同時遵循“3D”原則進行鈣磷管理,即低磷飲食、充分透析、使用磷結(jié)合劑,使患者鈣磷乘積、PTH均控制在較理想水平,提高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王白鶴,徐秀蓮.皮膚鈣化防御[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7,46(3):188-190.
[2] 戰(zhàn)曉麗.尿毒癥狀態(tài)下鈣化防御的研究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06,5(8):442-444.
[3] 賀 培,倪兆慧.透析患者動脈中層鈣化和鈣化防御的危險因素、治療和預后[J].中國血液凈化,2017,16(4):145-147.
[4] 范崢瑩,胡三蓮,周 玲.傷口床準備原則在手外傷術后創(chuàng)面感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11):2973-2974.
[5] 陸燕萍.銀離子抗菌敷料在兒科燒傷中的應用現(xiàn)狀[J].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中英文),2017,3(04):171-174.
[6] 黃展芬,任見珍,林佩芬.安普貼聯(lián)合賽膚潤預防無創(chuàng)通氣患者面部壓瘡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34):249-250.
[7] 廖春燕,馮海麗,王開秀,譚李軍,夏微凌.泡沫敷料在低蛋白血癥患者圍手術期壓瘡預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03):269-271.
[8] 陳秋帆,楊燕貞,等.制污穴刺絡放血結(jié)合火針治療帶狀皰疹60例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3):2921-2922.
[9] 安書強,王保興,張建榮,楊倩.血液灌流串聯(lián)血液透析濾過改善尿毒癥患者礦物質(zhì)及骨代謝異常的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5,9(23):4282-4287.
[10] Jamal SA,Vandermeer B,Raggi P,et al.Effect of calcium-based versus non-calcium-based phosphate binders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Lancet,2013,382(9900):1268-1277.
[11] Toussaint ND,Lau KK,Polkinghorne KR.Attenuation of aortic calcification with lanthanum carbonate versus calcium-based phosphate binders in haemodialysis: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ephrology,2011,16:29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