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靜
【摘要】目的 探討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分析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手術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選擇風險意識管理。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風險事件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取風險意識管理可以提升護理質量并減少風險事件。
【關鍵詞】手術室;風險意識;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5..01
手術患者往往病情嚴重,且由于手術的創(chuàng)傷性而極易引發(fā)各種風險事件,從而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為了探討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效果,對我院收治的手術(80例)患者采取了兩種不同的護理管理方法?,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抽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手術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6~78歲,平均(42.06±3.24)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5~77歲,平均(42.05±3.37)歲。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guī)護理管理:術前進行心理干預與健康宣教,術中加強操作配合,術后嚴密觀測生命體征并及時處理不良反應。
觀察組采取風險意識管理:(1)加強培訓:不定期組織手術室所有護理人員學習關于手術時風險因素的防護知識,并定期進行考核,從而使護理人員增強風險意識;(2)術前風險管理:嚴格審核手術患者的手術時間、手術類型以及病情資料,以確保手術通知單與患者病情信心相匹配,若患者存在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則需給予情緒疏導同時,同時觀察各項生命體征,以防出現(xiàn)不良事件;(2)術中風險管理:全程陪伴患者,幫助其正確擺放體位,縫合過程中要嚴密觀察術者的操作情況以防醫(yī)療物品殘留與體內;同時,遵醫(yī)囑控制用藥劑量,給予抗生素前要進行過敏試驗;(3)術后風險管理: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協(xié)助其采取各項檢查,盡早指導患者采取康復訓練并告知其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及其對待方法。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質量評分;②風險事件發(fā)生率。
1.4? 判定標準
依據(jù)護理質量評分量表對護理質量予以評估[1],包括服務及時性、護理態(tài)度、管理規(guī)范性等3個部分,總分為100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比較文中數(shù)據(jù),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護理質量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風險事件比較
觀察組風險事件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 論
風險意識管理提倡“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旨在于整個護理過程中加強對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的監(jiān)測,從而減少風險事件發(fā)生[2]。在風險意識管理中,加強培訓可以使護理人員掌握更多的風險管理知識,有利于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術前風險管理可以確?;颊咝g前體征與情緒穩(wěn)定,有利于及早展開手術;術中風險管理可以確保手術的安全性,有利于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后風險管理可以幫助患者穩(wěn)定手術療效并避免各種風險事件出現(xiàn),有利于促進病情快速康復[3]。文中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風險意識管理可以提升護理質量;觀察組風險事件明顯少于對照組,說明采取風險意識管理能夠減少風險事件。
綜上所述,為手術患者采取風險意識管理不僅可以提升護理質量,而且還可以減少風險事件,因此有必要將風險意識管理推廣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管理當中。
參考文獻
[1] 李? ?瓊,王慶玲,郭? ?姣.護理安全風險管理防御機制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1):175-176.
[2] 王? ?穎.觀察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16):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