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摘要: 通過對冀北圍場土壤進行調查,對圍場土壤狀況、成土因素、不同土壤類型分布、農作物種植分布進行研究分析,研究不同區(qū)域土地的土地深松作業(yè)安排,達到有效打破犁底層、增加蓄水保墑的目的,最終實現(xiàn)高產、高效,為今后圍場縣土地深松作業(yè)指出方向。
關鍵詞:土壤分析;土地深松;成土因素;冀北圍場
李 林. 冀北圍場土壤分析與土地深松[J]. 農業(yè)工程技術,2019,40(08):36-37.
一、冀北圍場成土因素
1、土壤形成與特點
(1)棕壤的形成與特點
棕壤多發(fā)育在海拔1000 m以上的中部、北部中山,土體上濕下潤,有一定強度的淋溶,發(fā)生了棕壤化、棕粘化、鐵錳還原氧化、酸化有機質積累等表現(xiàn)。pH值6.0-6.5,呈酸性,土色上層為棕色,下層淺灰棕,有機質含量4.76%(荒山),耕地為2.22%。
(2)褐土的形成與特點,
褐土發(fā)育在低山的山坡、黃土臺地及平川地。圍場縣的褐土為脫鈣淋溶型,多為黃土臺地及平川地,海拔高800-900 m,在雨季一定強度的淋溶條件下,粘性下移,心土有粘化現(xiàn)象,土色以褐、棕褐為主。
(3)風沙土的形成與特點
風沙土發(fā)育在風口和迎風坡面,氣候干燥,溫差大,是風速變弱或遇到障礙后沙粒陡落、堆積形成為風沙土的成土母質。
(4)草甸土的形成與特點
草甸土發(fā)育于地勢低平、受地下水或潛水直接浸潤并生長草甸植物的土壤。低洼地上濕生草甸植被,地下水位高,土溫低,有機質得到積累,土壤成微堿性,pH值7.5-8.5,分布在泡子周圍、河岸洼地上,地勢低平,地下水位1-3 m。
(5)沼澤土的形成與特點
沼澤土是在地勢低洼的扇間洼地上和壩上泡子周圍發(fā)育起來的土壤,地表沒有積水后,可種植玉米、甜菜、麻等作物。
(6)灰色森林土的形成與特點
灰色森林土是在森林草原植被交替作用下形成的,殘落物有機質含量平均3.4%,脫鈣微酸,土體無石灰反應,pH值5.9-6.5,心土較表土稍酸,有硅粉層、母質層分為兩個亞類。
(7)黑土的形成與特點
圍場縣的黑土發(fā)育在北部海拔1700 m以上的武巖熔巖臺地上,有覆蓋率達95%以上的草原植被,土體上濕下潤,有機質積累多,黑土層30-50 cm厚,草高、土黑,有暗色過度層,脫鈣微酸性。
2、土壤的劃分標準
把人為耕種的土壤與自然土壤加以區(qū)別。在棕壤、沼澤土、灰色森林土、風沙土類中以自然土壤為主,在褐土、草甸土兩個類中以耕種土壤為主。
把不同的土質類型加以區(qū)別。圍場縣土種分為:表土質地、障礙層次、風浸水蝕、土層厚度、有機質層。其中,表土質地又分為沙土、砂壤、輕壤、中壤、黏土五級。
3、土壤分布規(guī)律
圍場縣土壤分布由南向北、由東向西土壤質地越來越輕。分析原因,南部為下游沉積物顆粒較細,同時風力減弱,細土粒下沉。相反,西北部河川為各河流的發(fā)源地,坡度大,沉積物顆粒粗,風力強,沉降無質地粗。
二、農作物種植分布情況
由于土壤分布規(guī)律和特點,農作物種植上也有所不同,縣域中南部土壤多為褐土、棕壤土,土質粘性大,通透性差,在種植作物上,多以玉米、蔬菜、谷子、雜糧為主??h西北部土壤多為淋溶褐土、草甸土、風沙土,土質沙性強,滲透性大,不易保水保肥,因此在種植作物上,多以種植馬鈴薯、燕麥、莜麥、早熟玉米等作物為主。
三、土地深松整地的原理及效果
1、土地深松技術原理
土地深松技術是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重要內容,指利用深松機械作業(yè),不翻轉土層,保持原有土壤層次,局部松動耕層土壤和耕層下面土壤的一種耕作技術。深松深度一般在25-40 cm,以能打破犁底層為準。土地深松可增強土壤滲透能力,促進作物根系下扎,水、肥、氣、熱通透,促進土壤深層養(yǎng)分與耕作層實現(xiàn)良性互動。
2、土地深松的必要性
長期采用旋耕、淺翻的耕地,在土壤耕作部件擠壓、輪胎壓實和降水沉積等作用下,會在耕作層以下形成較為緊實的土層(犁底層),厚度可達6-10 cm,影響作物根系下扎和分部,吸收營養(yǎng)范圍減少,抗旱抗?jié)衬芰p弱,作物易倒伏早衰,會造成減產。同時犁底層阻礙了雨水的滲入,易形成地表徑流,造成水土流失。實施土地深松整地作業(yè),可有效的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水,肥、氣、熱條件。
3、土地深松效果
實施土地深松作業(yè),一是可有效打破犁底層,增加通透性。二是促進土壤蓄水保墑,增強抗旱防澇能力,經過深松的土地,在地下建了一個“土壤水庫”。深松地塊伏旱期間平均含水量比未深松地塊高7%,作物耐旱時間延長10天左右。三是促進作物根系下扎,分布優(yōu)化,充分吸收土壤的水分和養(yǎng)分,提高抗倒伏能力,改善作物根系生長條件。四是促進農作物生產,提高糧食產量。
四、冀北圍場土地深松合理安排
圍場是地處河北省東北端,屬承德地區(qū),位于北緯41°35'-118°14',縣境東西寬138 km,南北長118 km,總耕地面積167萬畝。全縣37個鄉(xiāng)(鎮(zhèn)),321個行政村,南北氣候差異大,種植作物不一,更主要的是東南部與西北部土壤構成不一樣。土地深松作業(yè)要根據(jù)不同的區(qū)域土壤狀況,作物分布情況合理安排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1、圍場東南部區(qū)域復式深松
土壤多為棕壤土、褐土,種植作物多以玉米、蔬菜、谷子等雜糧作物為主。土地深松作業(yè)選擇鑿式、鏟式帶翼的復式深松機。這兩種深松機深松深度大,通透性好,并有除草功能。如滅茬深松旋耕一體機,進行常規(guī)深松作業(yè),深松深度在25-30 cm,深松相鄰兩鏟間隔大于2.5倍的深松深度。深松作業(yè)過程要做到深淺一致,沒有漏耕,無秸稈堆積和土壤堆積,上平下實達到待耕狀態(tài)。由于該區(qū)域土壤黏性大,適合隔年深松一次。深松作業(yè)時間應安排在秋季,因為這個區(qū)域耕層土壤冬季不易被風刮走,深松作業(yè)后還可以達到曬土、紫外線消毒等作用。
2、圍場西北部區(qū)域淺翻犁深松
土壤多為淋溶性褐土、草甸土、沙壤土,種植作物多以馬鈴薯、莜麥、燕麥、大豆等作物為主。因為種植馬鈴薯以收獲塊莖為主,要大壟高培土才能保證高產,所以深松作業(yè)要深,以便起壟做床。這個區(qū)域土地深松應以深松淺翻犁、單一深松機為主,進行高標準深松作業(yè),深松深度要達到35 cm以上,相鄰兩鏟間距不大于70 cm,深松作業(yè)達到地面平整,無土塊。由于該區(qū)域土壤沙性大,地域海拔高,秋冬風沙較大,深松作業(yè)時間應安排在春耕之前,以防止耕層土壤風蝕失墑。該區(qū)域三年深松一次即達到深松效果,又可防止漏水漏肥現(xiàn)象發(fā)生。
3、執(zhí)行標準
作業(yè)質量標準:執(zhí)行農業(yè)部行業(yè)標準NY/T2584-2015,《深松作業(yè)質量》標準要求,符合國家行業(yè)標準JB/T9788-1999規(guī)定。
深松機具必須是國家或省推廣鑒定的合格產品,嚴禁使用非法改裝機具。深松作業(yè)過程中,深松鏟或鏟柄失效的應立即更換,鑿式深松鏟的鏟柄上需安裝翼鏟,兩側翼鏟的有效寬度不能小于150 mm。
配套動力機械應為120馬力以上(四驅)拖拉機牽引深松機實施作業(yè)。
五、結語
通過對冀北圍場成土因素和不同土壤類型分布狀況以及各類土壤質地進行分析,掌握土壤養(yǎng)分狀況。結合不同區(qū)域農作物分布及種植情況,不同區(qū)域類型的土壤要使用不同的深松機具和深松作業(yè)方式,有效地打破犁底層,改善土壤水、肥、氣、熱條件,增加蓄水保墑,最終實現(xiàn)高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