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
【原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綠葉顯示,新聞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實擔保。
——《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南方周末》1999年新聞獻詞)
大媒體不僅需要反應迅速,出色履行職責,還應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僅是社會活動的記錄者,也應該是組織者和參與者。
——《汶川地震啟示錄之四——大媒體》(2008年網(wǎng)易新聞)
即便身處江湖,金錢也不該是唯一的信仰,這是對自媒體最誠懇的告誡。
——《自媒體的金錢江湖》(2018年《新民周刊》)
要求:圍繞材料的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名師解題】
從形式上看,這是多則材料組合式命題,選取了不同時代背景下媒體價值認同的縮影與不同的側面作為作文材料。根據(jù)寫作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那意味著最好綜合三則材料來立意。第一則材料,強調的是新聞媒體應堅持追求真相,這是媒體的道德底線和基本要求。第二則材料,強調的是媒體還應有參與社會建設的大意識,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第三則材料,強調的是現(xiàn)在的自媒體不能唯利是圖,不能因為經(jīng)濟利益而失去原則和道德底線。時代的發(fā)展中,媒體的定位和角色也在變化,但不變的應該是媒體的社會責任與價值堅守。寫作本文時,建議聯(lián)系時代背景和社會熱點,深入理解媒體的“變”與“不變”,寫出自己的思考與看法。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三則材料間建立聯(lián)系,不可孤立地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