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燕洪
摘? 要:隨著中斯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化,兩國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對斯里蘭卡本土專門用途漢語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從課程、教材、教師和教學四個方面,對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現(xiàn)狀進行了考察,并論述了當前的主要特點。以海關漢語為例,在對海關漢語學習者的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適合于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教學原則,即重視聽說教學、強化拼音教學、弱化漢字教學和突出文化教學。同時,還提出了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教材設計原則,即針對性、話題性和實用性。
關鍵詞:“一帶一路”;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海關漢語
自“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基于漢語開展的各類活動和交流日益增多。一方面,大批中國企業(yè)在沿線國家進行投資,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去旅游;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有了基于自身工作、職業(yè)的漢語需求,對旅游漢語、商務漢語、酒店漢語、銀行漢語等的需求日益增長。與此同時,“漢語熱”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溫,截至2019年底,全世界有162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550所孔子學院和1172個孔子課堂,有3萬多所中小學開設了中文課程,4000多所大學設立了中文院系或課程,還有4.5萬所華文學校和培訓機構開展中文教育,全球學習中文的人數(shù)超過2500萬人[1]。
2019年12月,國際中文教育大會首設“中文+職業(yè)技能”專題論壇,將專門用途漢語教學明確化,這無疑為未來海外漢語教學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從而由單一的語言教學轉向為融中文與職業(yè)技能的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目前,泰國、馬來西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等40多個國家的100多所孔子學院相繼開設了“中文+”課程,涉及高鐵、經(jīng)貿(mào)、旅游、法律、海關、航空等數(shù)十個領域[2]。
所謂“專門用途漢語”,是相對普遍使用的通用外語而言的,指用于某種專業(yè)領域、特定范圍和固定場合的漢語。它并不限于跟學科密切相關的專業(yè)漢語,同時也包括特定業(yè)務、特定場合、特定環(huán)境中使用的漢語[3](P50-51)。專門用途漢語,有時也稱為“職業(yè)漢語”,是處在對外漢語教育和職業(yè)教育交叉地帶的漢語,天然地要反映特定領域的工作任務,要求解決實際問題,得到一定的結果、結論[4](P112)。還有使用“專業(yè)漢語”這一名稱的,或者稱“門類漢語”,是經(jīng)過基礎漢語學習,即將進入專業(yè)學習階段的具有過渡性質的綜合漢語[5](P106)??梢钥闯?,以上三種觀點都突出了專門用途漢語的“專業(yè)化”“職業(yè)化”,這也是我們在海外開展專門用途漢語需要特別注意的。
一、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學現(xiàn)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斯經(jīng)濟合作更加緊密,兩國之間的經(jīng)濟貿(mào)易規(guī)模不斷擴大,中國對斯里蘭卡的投資穩(wěn)定增長,中國企業(yè)承包了斯里蘭卡的港口、道路、機場、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隨著斯里蘭卡簽證政策的優(yōu)化,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赴斯里蘭卡旅游,極大地推動了斯里蘭卡旅游業(yè)及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對其經(jīng)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這一形勢下,斯里蘭卡的相關從業(yè)者也有了學習漢語的迫切需求,尤其是旅游、酒店、銀行等行業(yè)和海關、警察、移民等政府部門,紛紛要求從業(yè)人員接受中文培訓,學習漢語的基本知識及與職業(yè)相關的專業(yè)知識。
(一)課程
1.課程類型多樣
斯里蘭卡的專門用途漢語開始時間較早,在2012年之前,凱拉尼亞大學孔子學院就已經(jīng)開設旅游漢語和商務漢語這兩類課程[6](P92)。經(jīng)過近些年的發(fā)展,斯里蘭卡開設的專門用途漢語已呈遍地開花之勢,可謂是類型眾多,涉及廣泛。截止到2020年6月,斯里蘭卡開設的專門用途漢語主要有下列類型:
2.高校課程確立
目前,斯里蘭卡有兩所大學開設了中文專業(yè),分別是凱拉尼亞大學和薩伯勒格穆沃大學。兩所高校都在其本科三年制和四年制中文專業(yè)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了專門用途漢語課程的類別、性質和內(nèi)容。其中,凱拉尼亞大學三年制中文專業(yè)大綱規(guī)定,該專業(yè)學生需要在二年級下學期學習輔修課“商務漢語”;四年制本科中文專業(yè)大綱規(guī)定,該專業(yè)學生需要在三年級、四年級分別學習“商務漢語”和“專業(yè)商務漢語”,二者均為學位課。薩伯勒格穆沃大學則在其四年制中文專業(yè)大綱中,將“商務漢語”和“旅游漢語”列為學位課,每門課程有45個課時、3個學分。這兩所高校開設專門用途漢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響應了當下的社會需求,但開設門類較為單一,課時也比較少。
3.統(tǒng)一大綱暫缺
與高校的中文專業(yè)相比,孔子學院及社會機構開設的專門用途漢語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沒有那么成熟,缺乏系統(tǒng)規(guī)范、連續(xù)統(tǒng)一的總體設計與教學大綱。雖然一些課程也有較為規(guī)范的教學大綱,但課程與課程之間仍是各自為政,缺乏有效銜接與內(nèi)在關聯(lián)。因此,如何結合斯里蘭卡的社會需求,規(guī)范相應課程的教學計劃,制定統(tǒng)一的課程大綱,應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教材
1.已有教材水土不服
斯里蘭卡的漢語教材主要來自于孔子學院總部,其中也包括一些專門用途漢語教材,如《公司漢語》《基礎商務漢語·會話與應用》和《經(jīng)貿(mào)漢語·初級口語》(第四版)等。不過,教師在實際使用時發(fā)現(xiàn),這些教材和斯里蘭卡的本土教學并不是十分匹配。一是難度相對較大。這些教材的適用對象是已經(jīng)具有一定漢語基礎的學生,但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學習者多數(shù)是零基礎的,即便是中文專業(yè)的學生,基礎也較為薄弱。二是針對性有所欠缺。很多已有教材的使用對象都是面向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在課文、翻譯語言、文化點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適應斯里蘭卡的本土實際。比如,這些教材的翻譯語言都是英語,如果能提供僧伽羅語或泰米爾語,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材的針對性、有效性①。
2.自編教材不成規(guī)模
鑒于已有教材的上述問題,一些中方專家和本土學者開始著手編著適用于斯里蘭卡實際的教材與講義。目前,已經(jīng)編寫成型的教材主要有以下五種:
這些自編教材與講義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材本土化的空白。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這些自編講義數(shù)量較少,沒有形成規(guī)模效應,而且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也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一線教師結合具體教學實際進行逐步完善。
(三)教師
專門用途漢語的授課教師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即漢辦教師、本土教師和出身當?shù)氐娜A人華僑教師。
1.漢辦教師
這部分教師由孔子學院總部派遣到斯里蘭卡,主要負責孔子學院、孔子課堂開設的專門用途漢語課程,也會參與孔子學院所在高校中文專業(yè)的相關授課。薩伯勒格穆沃大學孔子課堂中文專業(yè)開設的旅游漢語和商務漢語,一開始就由漢語教師志愿者講授。科倫坡大學孔子學院開設的銀行漢語、海關漢語、酒店漢語和警察漢語,都是由漢辦教師負責教學。這類教師的優(yōu)點是接受過專業(yè)的漢語教學培訓,漢語發(fā)音較為標準,有較好的教師素養(yǎng);缺點是對斯里蘭卡本土情況認知有限,而且人員穩(wěn)定性相對較差,一般一至二年就會更換一批。
2.本土教師
這部分教師主要包括兩類:第一類是在中國留過學的;第二類是畢業(yè)于凱拉尼亞大學或薩伯勒格穆沃大學中文專業(yè)的。他們主要負責高?;蛏鐣C構專門用途漢語的教學,如凱拉尼亞大學三年制和四年制中文本科專業(yè)中的商務漢語、薩伯勒格穆沃大學中文專業(yè)的旅游漢語和商務漢語,均由本土教師講授。該類教師的優(yōu)點是穩(wěn)定性較好,比較了解本土情況,而且接受過相對規(guī)范的漢語培訓;缺點是漢語教學的素養(yǎng)仍有提升的空間。
3.出身于華人華僑的教師
與本土教師相比,由于這類教師的母語為漢語,因此,他們具備先天的母語優(yōu)勢;與公派教師和漢語教師志愿者相比,他們對本土的實際情況又更為了解,有的教師的僧伽羅語水平還相當高。缺點是他們并沒有接受過較為專業(yè)的漢語教學培訓,教師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的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這三類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劣勢,那就是雖然或多或少都具有漢語教學方面的經(jīng)驗,但并未接受過專門用途漢語相關行業(yè)的培訓,在專業(yè)知識、理論和技能方面均有所欠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進一步發(fā)展。
(四)教學
1.教學內(nèi)容明確
就高校中文專業(yè)的專門用途漢語來說,其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括所屬領域的漢語語言知識和中國文化,由于拼音、日常漢語在前期已經(jīng)學過,所以并不涉及。像薩伯勒格穆沃大學的旅游漢語課,主要講授與旅游各個環(huán)節(jié)相關的漢語表達,如導游職責、斯里蘭卡主要景點、斯里蘭卡特產(chǎn)、中斯餐桌禮儀等。
而非高校中文專業(yè)的專門用途漢語課程,由于學習者大多數(shù)并未學習過漢語,所以其教學內(nèi)容基本上都包含四部分,即拼音、日常漢語、同所屬領域相關的漢語語言知識和中國文化常識。以凱拉尼亞大學孔子學院為丹布勒酒店管理職業(yè)學院開設的酒店管理漢語為例,教師根據(jù)專門用途漢語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頗具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語音入門、旅游交際會話、酒店常用漢語和相關的中國文化知識,旨在教授學生實用的漢語口語,并將語言教育和文化體驗相結合,以增加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2.教學研究缺失
總體來看,斯里蘭卡的專門用途漢語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有關的教學研究還相對滯后。我們將“斯里蘭卡中文/漢語”作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進行了檢索,截止到2020年8月24日,共檢索到與斯里蘭卡漢語研究相關的論文56篇。我們又將“Chinese language in Sri Lanka”和“Chinese teaching in
Sri Lanka”作為關鍵詞,通過Google Scholar、 ResearchGate和Microsoft Academic等進行搜索,共檢索到相關研究論文29篇。在這85篇論文中,主要包括“漢語教學調查及現(xiàn)狀分析”“教學策略和教學設計”“習得與偏誤分析”“文化及跨文化”“海外傳播”五個方面,而針對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相關研究為0篇。
二、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學習需求調查①
(一)調查設計
專門用途漢語與通用漢語的內(nèi)容指向有所不同,通用漢語側重面向生活的一般性、通用性話題,而專門用途漢語則要反映特定領域的工作任務,要求解決實際問題[4](P112)。海外漢語教學中的專門用途漢語同樣如此。因此,在開展海外專門用途漢語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考慮所屬職業(yè)、所屬領域的相關特點,引入與所屬職業(yè)、領域相關的漢語知識,并將其融入到基本的通用漢語中。需要指出的是,在制定、編寫適合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學的大綱和教材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教學對象的學習需求,這是有效提升教學的第一步。
1.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調查問卷具體數(shù)據(jù)的量化分析,了解學員的現(xiàn)實狀況和實際需求,為海關漢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的編寫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具體研究問題如下②:
(1)學員想要學習哪些漢語知識?
(2)學員想要了解中國文化嗎?如果想的話,想要了解哪些中國文化?
(3)學員在工作會經(jīng)常會遇到什么問題?
2.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第一期海關漢語班的26名學生。問卷的發(fā)放時間是2019年12月5日第二次課堂之前。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前完成問卷。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9份。
3.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問卷共設有三個問題??紤]到學員的漢語水平為零基礎,所有文字均使用英語,詞語盡量簡單,個別題目有疑問時可以提供解答。同時,為了避免學員在回答問題時存在主觀性,問卷形式均采用客觀題的形式。
(二)調查統(tǒng)計
我們首先對第一個問題“你想要學習哪些漢語知識?”的相關答案進行了歸類與統(tǒng)計,具體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海關學員最想學習的漢語知識,是日常口語,也就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漢語口語知識。
我們接著對第二個問題“想要了解哪些中國文化?”的相關答案進行了歸類與統(tǒng)計,具體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海關學員對中國文化抱有極大的興趣,他們最想了解的中國文化分別是食物、佛教、歷史、藝術、服飾、流行文化和節(jié)日等。
我們還對第三個問題“面對來自中國的游客、商人,你經(jīng)常會遇到什么問題?”的相關答案進行了歸類與統(tǒng)計,具體如表5所示:
從表5可以看出,海關學員在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主要有如何詢問來訪中國人員的個人信息、如何處理海關事務性問題和日常交際問題等。
結合上述統(tǒng)計,筆者對海關學員的學習需求進行了歸納,大致包括五個方面:一是需要學習日常交際口語,用以進行基本的溝通交流;二是需要學習同海關事務相關的專業(yè)性漢語,以更好地從事海關工作;三是需要了解漢語的語音知識;四是希望能夠認讀簡單的漢字;五是希望了解中國文化??梢哉f,這些調查結果為筆者專門用途漢語教學原則的制定、教材設計原則的實施、教學實踐的操作均提供了依據(jù)和參考。
三、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學原則
通過對海關學員學習需求的統(tǒng)計、分析,并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我們大致可以總結出斯里蘭卡漢語教學中專門用途漢語的主要教學原則,即重視聽說教學、強化拼音教學、弱化漢字教學和突出文化教學。
(一)重視聽說教學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7](P11),在一定意義上說,學習漢語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交際。要保證學習者能夠運用漢語進行日常交際,進行大量的聽說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們可以將海關漢語定位為聽說課,以突出聽說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安排高強度的語言操練,讓學習者能夠對漢語詞匯、句子有深刻而直觀的印象。同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場景中的語言溝通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分角色朗讀、情景表演等方式,使學員將所學的詞語、句子和對話在相對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表達出來。
(二)強化拼音教學
與筆劃繁復、難寫難記的漢字相比,漢語拼音對學習者來說要相對簡單一些,也易于掌握。學習者通過對拼音的學習,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了解漢語的發(fā)音規(guī)律,認讀、標記詞匯和句子。拼音教學可以采用集中授課加嚴格糾音的模式。教學初期,應安排集中授課,通過示范、認讀與操練等方式,使學員能基本把握漢語普通話中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發(fā)音要領。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要嚴格糾音、及時糾音、持續(xù)糾音,尤其是對學習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偏誤應格外關注,如陽平、r、ü等的發(fā)音。同時,教師還應適當了解僧伽羅語、泰米爾語等斯里蘭卡本土語言,并將其與漢語語音進行對比分析,這樣不僅可以規(guī)避語音教學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失誤,而且在學習者出現(xiàn)偏誤后也知道如何糾音和引導。
(三)弱化漢字教學
海外漢語教學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是否在教學中只引入拼音,而完全摒除漢字?如果實施漢字教學的話,漢字應該是要求認寫還是認讀?要想真正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考慮具體的課程安排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不是覺得漢字難寫難記,就將其排除在課堂教學之外。斯里蘭卡的專門用途漢語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屬于短期集中培訓,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需求出發(fā),教學中可以對學習者能否書寫漢字不作要求。而對學習者的漢字認讀則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以海關漢語為例,海關學員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會面對不懂英語的中國游客,他們在填寫入境卡時只能使用漢字,海關工作人員不能認讀漢字的話,雙方就無法正常溝通。海關人員如果能認讀一些常用漢字,如與護照信息有關的漢字,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優(yōu)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突出文化教學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掌握特定群體的語言,可以加深對其文化的了解,二者互為一體,彼此促進。張占一將文化分為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兩種。所謂知識文化,指的是那種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進行交際時,不直接影響準確傳遞信息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文化因素。所謂交際文化,指的是那種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進行交際時,直接影響信息準確傳遞(即引起偏差或誤解)的語言和非語言的文化因素[8](P22)。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都對交際產(chǎn)生一定影響,而后者的影響無疑更大,這也為我們在文化教學時選取相關內(nèi)容提供了思路。
在斯里蘭卡的專門用途漢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所屬行業(yè)的領域特點和當?shù)氐娘L俗習慣,從知識文化和交際文化的角度,選取適宜的教學內(nèi)容,使學習者能基本了解中斯文化所存在的差異。比如,筆者在講授海關漢語時,就將“中國人常用的問候語”“中國人常見的身勢語”“時間概念”“家庭構成”“數(shù)字禁忌”“中斯主要節(jié)日”等作為主要內(nèi)容。在介紹“問
候語”時,主要是以“你怎么樣?”和“你吃飯了嗎?”為例,而不是大多數(shù)教材的“你好”,這是因為在真實的漢語語境中,中國人之間很少用“你好”打招呼,這與斯里蘭卡文化中見面就用“Ayubowan”打招呼有所區(qū)別。我們所選取的文化內(nèi)容,既有知識文化,如中斯節(jié)日、家庭構成;亦有交際文化,如問候語、身勢語、時間概念、數(shù)字禁忌等。海關學員對中國的知識文化有所了解,可以使工作更加高效順暢;而對交際文化有所了解,則有助于消除誤解,避免跨文化交際沖突。
四、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材設計原則
教材是教與學所依據(jù)的材料,是課堂教學和測試的依據(jù),教材設計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教材的質量[9](P312)。在制定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材的原則時,我們有必要充分了解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因為這不僅可以為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教學原則提供依據(jù),同樣也可以為教材設計提供依據(jù)。在漢語快步走向世界的進程中,無論是基于現(xiàn)實的考量還是基于未來的趨勢,作為漢語的母語國,中國都應大力推進國別化教材和專門用途漢語教學的發(fā)展,以滿足學習者對漢語的多元化需求。就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相對于研究成果豐碩、教材數(shù)量繁多的通用漢語教材和一般用途漢語教材來說,國別化教材和專門用途漢語教材起步晚,發(fā)展慢,研究不足,成果較少[10](P170)。結合筆者前文的調查結果和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觀察,本文認為,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材應當遵循針對性、話題性和實用性原則。
(一)針對性
劉珣指出,教材設計應該具有針對性,要結合學習者的特點,綜合考慮他們的年齡、國別、文化程度、學習目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時限[9](P314)。我們在對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教材進行設計時,除了要了解學習者的背景、需求、語言、風俗習慣等之外,還應充分考慮所屬行業(yè)和領域的專業(yè)性、職業(yè)性特點。以斯里蘭卡海關漢語為例,這些學員均來自斯里蘭卡海關總署,年齡從25到45歲不等,均為大學學歷,英語水平較高。從上文的調查結果來看,他們學習漢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對海關工作有所幫助,因此,學員們最想學習的是日常交際漢語及與海關事務相關的簡單漢語。筆者在編寫海關漢語講義時,為了保證講義的針對性,采取了各種措施,具體如表6所示:
內(nèi)容 講義初稿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結合海關學員的建議,對未能涉及的內(nèi)容(詞匯、文化點等)進行了補充,包括行李抽檢、常見違禁品、中斯重要節(jié)日等。
(二)話題性
話題是教學設計首先需要考慮的,也是教學設計得以體現(xiàn)交際能力培養(yǎng)這一目標的必要條件[11](P10)。這也同樣適用于專門用途漢語教材的編寫,因為人們的日常交際都是圍繞某個話題展開的。當然,我們在選取、確定專門用途漢語教學的話題時,需要參考使用對象的學習需求。從上文的調查結果來看,海關學員的主要需求是能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使用相應的日常交際話語及與海關工作有關的漢語用語。因此,在選擇話題時,可以從“日常交際”和“某某實戰(zhàn)”兩方面入手,將通用漢語和專業(yè)漢語融合在一起。其中,與日常交際相關的話題可以結合《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來選擇,而“某某實戰(zhàn)”則需要結合所屬行業(yè)的特性和需求來選擇。
筆者的海關漢語講義也是分為“日常交際”和“海關實戰(zhàn)”兩個部分。日常交際部分主要是介紹基本的問候、家庭、國籍、日期、時間、數(shù)字;海關實戰(zhàn)部分則是主要介紹過關、交稅品、機場換錢、報關、商驗。日常交際是為零基礎的海關學員鋪路搭橋,讓他們從最基礎的問候、打招呼開始學起,并逐漸積累起一定量的基本詞匯和句子;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安排與所屬領域相關的專業(yè)漢語知識,學習者可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畏難情緒,從而阻礙教學的正常開展。海關實戰(zhàn)則是日常交際的延伸,我們首先應選擇海關工作中的常用話題;同時,考慮到參與學習的海關學員分別來自機場出入境、港口報檢、法務處等不同部門,所以要盡量做到話題場景設計的多層次、廣覆蓋。
(三)實用性
實用性指的是教材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并符合其實際交際活動需要。具體來說,就是教材的語言材料要來源于生活現(xiàn)實,要真實,同時,語言材料又應該有利于開展交際活動,也就是要具有交際性[9](P315)。
首先,語言材料應具有真實性。真實性是指選用的課文應來自真實或相對真實的場景,其中的詞語、句式應盡量貼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盡量符合所屬行業(yè)領域的實際操作。這是因為學習者在學習結束后,是在真實語境中同中國人進行溝通、交流的。如果教材所提供的詞語、句式是書面的、過時的,那么在實際溝通中,交際雙方就不能相互理解,也就無法達成交際任務。以筆者編寫的海關漢語講義為例,有一篇課文是講解如何在機場換錢的:
張三:你好,機場 可以 換 錢 嗎?
海關員Srilal:可以。
張三:在 哪 換 錢?
Srilal:出 了 海關,那里 有 很 多 換 錢 的 地方。
張三:人民幣 可以 換 斯里蘭卡 盧比 嗎?
Srilal: 沒 問題。如果 你 沒有 人民幣,你 也 可以 用 美元 換。
張三:人民幣 匯率 是 多少?
Srilal:這個 我 不 知道,你 可以 在 換錢 的 地方 問。
張三:非常 感謝!
Srilal:不客氣,再見。
張三:再見。
可以看出,這段課文設置的場景是中國的張三在過斯里蘭卡海關時向工作人員問詢?nèi)绾螕Q錢的,這也是海關學員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在設計課文時,考慮到海關學員的漢語水平,所以優(yōu)先選取了那些最為基礎、最為常用的詞語和表達方式;同時,針對海關行業(yè)的專業(yè)特點與現(xiàn)實需要,也選取了“斯里蘭卡盧比”“人民幣”“匯率”等詞語。
其次,語言材料應具有交際性。此處的交際性,是指教材的語言材料要以交際為導向,以聽說為重點。這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學習者大都屬于初級階段或零起點,普遍缺乏漢語基礎。同時,他們又有迫切的現(xiàn)實需求與強烈的學習意愿,參加專門用途漢語培訓主要是為了能和中國人進行溝通、能對工作提供幫助。因此,在教材設計時必須突出實用性、交際性。第二,目前斯里蘭卡的專門用途漢語培訓周期較短,多以20到40課時為主,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材設計、課堂設置時,也必須考慮到其實用性、適用性。
總的來說,我們在編寫專門用途漢語教材時,不可能像通用漢語教材那樣面面俱到,而應當以實用為基礎,以交際為導向,以聽說為重點。課文設計要刪繁就簡、避難趨易,增強實用功能、交際功能,以精簡的對話為主,盡量使用口語化的、地道化的表達方式。課文應當標注拼音,同時提供標準普通話錄音,以便于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教材、講義的編寫可以不考慮漢字因素,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借助拼音認讀基本漢字即可。
綜上所述,本文以海關漢語為例,在對海關學員學習需求調查的基礎上,提出了適用于斯里蘭卡專門用途漢語的教學原則和教材設計原則。目前斯里蘭卡的專門用途漢語的發(fā)展方興未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與之相應的配套教材、課程大綱、研究理論等還不夠系統(tǒng)成熟。我們相信,隨著中斯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化,兩國的人文交流也面臨更大機遇,斯里蘭卡的專門用途漢語教學必將會出現(xiàn)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在各位有識之士的努力下,也必將會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在長沙閉幕[EB/OL].http://conference2019.hanban.org/page/#/pcpage/detailpage/new0sdetail?id=42, 2020-08-20.
[2]趙曉霞.“中文+”的未來之路[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12-20.
[3]李泉.論專門用途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J].2011,(3).
[4]張晶晶,那英志.基于項目的職業(yè)漢語教學——以旅游漢語為例[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11,(6).
[5]劉杰.國內(nèi)“專業(yè)漢語”類教材分析與建設芻議[A].第三屆漢語國別化教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廈門: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2014.
[6]楊剛.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漢語教學現(xiàn)狀[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2,(3).
[7]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8]張占一.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3).
[9]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10]劉昕遠.談國別化專門用途漢語教材編寫的針對性——以《尼泊爾導游漢語》編寫為例[A].趙成平等編.變革中的國際漢語教育——第四屆漢語國別化教材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
[11]朱志平.區(qū)域化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學設計的通則[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1,(1).
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Sri Lanka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aking Customs Chinese as an Example
Fei Yanhong
(Confuciu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olombo, Colombo 00200, Sri Lanka)
Abstract: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has been enhanced between Sri Lanka and China. Needs for 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 (CSP)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ctiv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for General Purposes (CGP), 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 refers to Chinese used in special fields and occasions. This paper, in terms of curriculum, textbook, teacher, and teaching, has give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d present features of 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Sri Lanka. Based on learning needs analysis of customs leaners, this paper has proposed four teaching principles:paying attention to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mphasizing Pinyin, weakening Chinese characters, and highlighting culture, and three text designing principles: pertinence, topic-orientation, and practicality, which are applicable to Chinese for Special Purposes in Sri Lanka by giving an example of Customs Chinese in Sri Lanka.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ri Lanka;Chinese for Special Purposes;Customs Chinese